當然,在兩人的衝突中,喬布斯也並非常勝將軍,也有他氣急敗壞的時候。斯科特為了幫助蘋果公司建立早期的基礎架構,大致根據每個員工受雇的日期製定了寫有編號的身份徽章。他給自己的編號是7,因為這是他的幸運數字。給沃茲的編號是1,以此表示對沃茲傑出的設計能力的尊重,因為沒有這些設計,就不會有蘋果公司。但是斯科特的這種行為卻惹惱了喬布斯,因為他認為自己才是蘋果公司的“第一把交椅”,兩人互不讓步,最後,喬布斯采取了折中方案,他接受0號徽章,但是由於美國銀行存折處理軟件上不允許使用編號0,故而在蘋果公司的正式花名冊上,喬布斯仍處於2號。即使在今天蘋果公司,數字小的編號代表的仍是一種榮耀。以下就是蘋果公司早期的員工花名冊:
1.史蒂夫·沃茲尼亞克
2.史蒂夫·喬布斯
3.邁克·馬庫拉
4.比爾·費南德斯
5.羅德·霍爾特
6.蘭迪·威金頓
7.邁克·斯科特
8.克莉絲·斯皮諾莎
其中的比爾·費南德斯是和喬布斯、沃茲一起長大的惡作劇夥伴,而蘭迪·威金頓和克莉絲·斯皮諾莎是蘋果公司雇傭的程序員,當時還在高中讀書。
蘋果公司終於走上了正式的軌道,搬出了喬布斯家的車庫,進駐庫比蒂諾的一間租來的辦公室,成為了一家名副其實的公司,它擁有了一批員工和一定的信貸額度,還需要承受來自客戶和供應商的壓力。
接下來蘋果公司必須要回答的問題是——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來自於哪裏?應該如何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盡管在當時的美國商界廣告的威力還普遍不受重視,但年僅21歲的喬布斯已經充分地意識到了公司的商標和形象的重要性,在經過幾次艱難的交涉後,他終於成功地將矽穀傑出的公關人員裏吉斯·麥肯納及他的廣告製作團隊招至麾下。
在喬布斯的要求下,麥肯納讓自己的團隊為蘋果II設計宣傳畫冊,而他們設計宣傳畫冊的前提就是要求換掉之前由羅恩·韋恩設計的維多利亞木版畫風格的蘋果徽標,因為在他們看來,該徽標的圖案中牛頓所代表的意義太過於理性,不大符合蘋果電腦色彩斑斕、活潑頑皮的風格。該團隊的藝術指導羅布·雅諾夫為蘋果公司重新設計了兩個版本的蘋果圖標,一個是完整的蘋果,另一個則是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並把小寫的公司名稱嵌入被咬的缺口中。由於第一個圖標看上去太像一顆櫻桃或是西紅柿了,喬布斯選擇了第二個圖標。而且,為了彰顯蘋果II計算機出色的彩色處理能力,在蘋果圖標的顏色選擇上,喬布斯摒棄了雅諾夫所主張黑白二色,換之以綠、黃、藍、紅、紫、橙六種顏色的水平色條,這就是後來舉世皆知的蘋果標誌了。當然,如此一來,該徽標的印刷費用也大大增加了,以至於被斯科特稱作為“最昂貴的徽標”。除了重新設計徽標外,他們還在蘋果II宣傳冊的頂端,加上了這樣一句格言:至繁歸於至簡。而這正是喬布斯設計理念中的決定性總則。
在解決了上述一係列問題之後,對於蘋果公司騰飛的目標來講,已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蘋果II的發布會被定在了1977年的4月17日,因為美國西海岸的首屆電腦展覽會將於該日在舊金山舉辦,而這將會為蘋果II的現世提供一個絕佳的宣傳機會。事實上,喬布斯在得到展會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毫不猶豫地以5000美元的代價為蘋果公司預定了一個最佳的展位,盡管這筆錢對於1977年的一個剛成立的小公司來說是筆巨款。蘋果公司精心為蘋果II準備了一場盛大且華麗的發布會。“喬布斯認為這是我們最重要的發布會”,沃茲道,“他想要全世界知道我們有最好的電腦,蘋果是一家最棒的公司。”
蘋果公司的展位位於展銷會的門口,這可以讓人們進門第一眼就注意到蘋果電腦,而且為了與其他展銷商所使用的普通桌子和硬紙板做的牌子區別開來,進而突出蘋果電腦的與眾不同,蘋果公司在其展位上安放了一塊煙霧狀的背光樹脂玻璃板,並且上麵印有蘋果公司的名稱和剛由雅諾夫新設計的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徽標。黑色天鵝絨帷幕鋪就的展台上麵擺放著蘋果公司僅有的三台嶄新的蘋果II電腦和一台寬屏顯示器,但周圍卻堆滿了空的包裝箱,使蘋果公司看起來好像有充足的存貨。那三台裝在漂亮的、米黃色箱子裏的蘋果II顯得既牢固結實又親切友好,和其他展台上的那些鍍著金屬的醜陋猙獰的機器或是幹脆裸露的電路板相比,高下立分。至於那台寬屏顯示器上則演示著由蘋果公司年輕的程序員蘭迪·威金頓和克莉絲·斯皮諾莎共同編寫的滑稽遊戲,和周圍其他公司出產的電腦所演示的簡單的、單調的、黑白二色的圖案相比,蘋果II的屏幕上那些變幻不停的、豐富多彩的、栩栩如生的圖像更讓人目眩神迷。而旁邊站著的工作人員顯然也經過了精心的打扮,喬布斯和沃茲一改以往的滿臉胡須、不講衛生的邋遢形象,在馬庫拉的強烈要求下,穿上了專門定製的西裝,舉手投足間都力求優雅。
事實證明,蘋果公司在展銷會上這樣努力的投入是完全值得的。眾多的電腦愛好者、普通參觀者和媒體人士都蜂擁在蘋果公司的展台周圍,他們還是第一次看見這麼漂亮的、專業的個人電腦。當蘋果公司的參展員工把蘋果II的機箱打開時,展現在他們麵前的那種設計先進的,由62塊芯片巧妙組成的電路板和集成電路也讓他們大開眼界,況且在喬布斯吹毛求疵的要求下,蘋果II的每一個接口都做得很巧妙,完全采用流線型的設計,讓原本複雜紛亂的電路竟給人帶來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蘋果也早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這次蘋果II的發布和半年前喬布斯和沃茲帶著蘋果I參加的第一次展銷不可同日而語,那次倉促、草率的展示帶給他們的更多的是羞辱,而這次則是無與倫比的榮耀。這也是馬庫拉營銷準則在蘋果公司的第一次實際應用,通過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把蘋果電腦的卓越品質“灌輸”給他們。
這場華麗且盛大的發布會,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它使得蘋果II名聲大振,刮起了計算機業的風暴,蘋果公司在展會上就接到了300多份蘋果II的訂單,而這個數目是之前蘋果I總銷售量的三倍。但是,源源不斷的訂單在給蘋果帶來生機與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在發布會前,蘋果公司決定蘋果II的機箱生產規模時,預計蘋果II的銷售數量應該和蘋果I不相上下,所以就按照蘋果I的生產規模來確定蘋果II的機箱生產量,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資金。不料,一場成功的發布會使得蘋果II的銷售規模遠遠超過了蘋果I,結果導致蘋果II的機箱生產線嚴重不足。沒有機箱不能生產計算機,那也意味著無錢可賺,而這時,訂購蘋果II的用戶又在不停地催貨,機箱供應商也在索要貸款,這導致蘋果資金的周轉幾乎失靈。這時,喬布斯的小宇宙又一次爆發了,用他那傑出的商業才能提出了解決這一危機的最佳方案。他提出蘋果公司可以提供給機箱生產商一定的獎勵,以此來激勵機箱生產商提前供貨,每提前一個星期供貨,將會得到蘋果公司1000美元的獎勵。果不其然,新的機箱生產線很快就組建完成,蘋果公司又可以重新發貨了,使公司幾乎瀕臨絕境的資金問題終於解決了。
1977年8月,蘋果公司的資金流轉就已經轉負為正,蘋果也將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技術的開發和升級上。蘋果公司和微軟通過談判,最終以21000美元取得了微軟版BASIC編程語言八年的許可使用權,再經過蘋果公司年輕的程序員蘭迪·威金頓局部的修改後,發布為浮點BASIC。多年來,蘋果II係列產品的數萬個有用的程序都是采用它編寫的,對計算機的普及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另一個技術問題的解決對於蘋果電腦的暢銷則具有決定性的意義。1977年的聖誕節前夕,蘋果公司的天才工程師沃茲開發出了磁盤驅動器,這一發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在計算機操作過程中,計算機必須順次執行一係列操作指令,然後再對輸入的複雜數據加以處理,才能最終完成一項指令任務。在計算機時代剛開始的時候,指令和數據是通過轉化器或者插入接插線來輸入的,這是個細致而繁瑣,而且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然而,沃茲卻將這些指令和數據輸入電腦中,然後用一種磁性材料製作的軟盤來存儲它們,從而極大地簡化了這一過程,而且沃茲開發的磁盤驅動器使用的元器件要比市場上的其他驅動器少得多。於是,當蘋果公司把它呈現在拉斯維加斯的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時,理所當然地又一次引起了轟動。家釀計算機俱樂部會議的主持人李·費爾森斯坦回憶他第一次看到磁盤驅動器的那一刻時說:“我吃驚得差點掉了褲子,這樣的設計真是太精妙了,沒想到這些家夥能設計出這樣完美的產品。”
蘋果II計算機最後的一個增值點——電子數據表,並不是由沃茲或是蘋果公司的其他人開發的。相反,它來自於與蘋果公司沒有任何關係的,處於美國東部的個人軟件公司。它是由兩個分別來自於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的學生共同開發的。電子數據表是連接計算機和商業賬簿的橋梁,它使分類賬簿可以通過建立數字之間的數學關係來解決複雜的財務問題。蘋果公司將該技術恰當地應用在蘋果II上,使它的市場馬上就超出了家用計算機的範圍,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商業工具。
蘋果II的內置程序語言係統以及它的擴展功能——磁盤驅動器、電子製表軟件,這幾項成果造就了蘋果電腦最終的輝煌,使蘋果個人電腦成了商業圈必備的計算機產品。在這之後,蘋果公司還生產了大量不同型號的蘋果II。蘋果II還在電腦界被廣泛地讚譽為是締造了家庭電腦市場的產品,《華爾街日報》的全頁廣告寫著“蘋果電腦就是21世紀人類的自行車”。在之後的16年中,各種型號的蘋果II總共出售了近600萬台,真正成為了蘋果公司源源不斷掉下來金蘋果的搖錢樹,更為重要的是,它在真正意義上開創了個人電腦產業飛速發展的時代。
作為蘋果II電腦電路板及其他相關操作軟件的發明者,沃茲應當之無愧名留青史,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但是,如果沒有喬布斯給沃茲的電路板加上電源、鍵盤和漂亮的機箱,蘋果II很可能今天仍陳列在電腦業餘愛好者的商店裏。盡管如此,大多數人還是將蘋果II的輝煌歸功於沃茲,為了向他表示敬意,前一萬台計算機的機箱都有沃茲的簽名,打上了沃茲的烙印,而這種尊崇使得控製欲很強的喬布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同時也激勵著喬布斯開始熱切地追求蘋果的下一次革新——屬於他自己的偉大革新。
§§第二章 早期的發展(1977~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