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像喬布斯一樣興奮,最起碼沃茲就做不到,他對喬布斯所定的零售價很是不滿,因為該價格幾乎是成本價的三倍,在原來彼特商店的基礎上又上漲了33%,他認為這個價格很離譜,應該按成本價出售。這件事再次證實了這樣一個事實:與喬布斯這個合格的商人相比,沃茲看起來更適合做一個慈善家。
接下來,沃茲仍致力於改進自己最鍾愛的計算機,而喬布斯則繼續為蘋果公司的計算機發展而不停奔走著。為了掌握新興的計算機產業的脈搏,喬布斯積極參與了許多類似電腦俱樂部的交流活動,努力提高蘋果公司的知名度。1976年7月,在一本麵向電腦業餘愛好者的報紙《界麵》上,終於出現了一篇關於蘋果電腦的專題報道。這是蘋果公司及其產品的第一次見報,而且為了使當時還處於家庭手工組裝階段的蘋果公司聽起來更像一家正規公司,報道中給喬布斯加上了蘋果公司的“市場總監”和“前阿塔裏公司的私人顧問”的頭銜。“如果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電腦愛好者的需求感受和動機,我們就可以作出正確的回應,生產出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喬布斯在該報道中這樣說。
1976年的勞動節,第一屆年度個人電腦節在新澤西州大西洋城一家破舊的酒店中舉行,所有人都有機會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產品。正在努力提高蘋果電腦知名度的喬布斯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拉著沃茲參加這次交流會。除了第一台個人計算機阿爾泰電腦外,在這次展銷中,他們還發現了更多的競爭者,其中最強大的競爭者是處理器科技公司的所羅門電腦,它是由“家釀計算機俱樂部”的李·費爾森斯泰因和戈登·費倫設計的。
展廳後麵的一張桌子被安排給蘋果公司,喬布斯和沃茲將蘋果I裝在一個雪茄盒裏,把當時還正在研發中的第二代樣機裝入另一個盒子裏,桌子上還放著薄薄的宣傳冊以及印製簡單的名片,旁邊站著滿臉胡須,頭發蓬鬆,穿著邋遢的喬布斯和沃茲。毫無疑問,這樣的布局根本不會引起參觀者的注意。況且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李·費爾森斯泰因就被安排在旁邊,他設計了一個規模很大的展示台,台上燈光熠熠,讓人眼花繚亂,還雇傭幾個妙齡女郎穿著超短裙登台展示他們的產品,還有專業市場宣傳員和衣著考究溫文爾雅的電子工程師。不出所料,蘋果公司被晾在了一邊,偶爾的幾個參觀者也被一旁其他公司大張旗鼓的宣傳活動吸引而去。
當李·費爾森斯泰因看到蘋果I後,評價為“十分平庸”。因為和他自己研發的外觀精美的所羅門電腦相比,造型粗糙,沒有鍵盤、線纜和電源的蘋果I看起來更像是孩子們的玩具,和它的發明者一樣邋遢不堪。“我們聽見他們用很高深的商業術語講話,這是我們從來沒接觸過的類似商業術語的縮略詞。”沃茲回憶時說。這使沃茲喪失了信心,很是羞愧以至於沒有勇氣站到展覽桌前去介紹自己的產品,隻是一味地躲在酒店房間中研究他的新樣機。無奈之下,喬布斯將他的朋友——參加過蘋果I組裝的科特基召喚過來,讓他堅守陣地,而自己則四處走動以偵察敵情。和羞愧的沃茲恰好相反,調查後的喬布斯相當自信,因為他並沒有看到可以打動他的東西,他仍然堅信沃茲是最優秀的電子工程師,認為蘋果I以及正在研發的新樣機可以在功能上擊敗所有的對手。
但是總體而言,這次展銷還是使蘋果丟了臉麵。沒有一個有實力的中間商光顧,這個在世界電子業中心——矽穀的“心髒”成長起來的公司,在這次展銷會上卻默默無聞,人們對它視而不見。不過,對於蘋果I來說,這次展銷會上的失敗無異於黎明前短暫的黑暗,蠶蛹化蝶前必經的陣痛。黑暗過後將會陽光普照,陣痛退卻才能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