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發怒的一方總認為別人不夠理解他或同情他。你應顯示出你在這方麵確實考慮到了他的處境,讓他盡量發泄,不要打岔。這樣,發怒的人得到了理解和同情,怒氣自然會平息下來。
2.以友好相對
別人對你發怒,有他自己的理由,不管對錯,這時,你千萬不要和他對著幹,否則可能會出現更為糟糕的情況。
立即消除他人怒氣最好的方法就是報之以善意友好的態度。當你柔聲講和時,發怒的一方立刻會意識到隻有他一個人在喊。這將使他大為尷尬,覺得自己像個傻瓜,他會突然變得羞愧難當,急於盡快恢複正常之心。
你可以利用這一心理,支配和控製發怒之人,穩定其情緒,讓他重新恢複理智。
這樣,既能使自己擺脫剛才難堪的氣氛,也可留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同時,也可以顯示你寬厚的為人。
3.找到怒火的“發源處”
別人對你發怒,通常出於下列原因之一,可能是因為(或以為)你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也有可能對方是和別人鬧別扭,卻發泄在你身上。
不管其怒火從何而來,也不管他是誰,都需要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他重歸於好。要找出其發怒的原因其實並不難,可以多向對方問一些為什麼,直至發現對方為什麼發怒。為了做到萬無一失,可以再進一步了解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假如的確是你的錯,就應該立刻承認。並真誠地向被你傷害之人表示歉意。
如果不是你的錯,你可以大度一些。如果說一聲對不起就可以兩人重歸於好,那就說一聲,沒必要在誰對誰錯的問題上過於計較。
麵對那些因為感覺自己受到輕視、忽視或冷落而發怒的人,關注他,讓他感到自己的價值,是消除他的怒氣最好的辦法。因為這種人希望受到關注,為了受到關注他會不遺餘力。缺少關注會損傷他的自尊心,讓他感到自己不重要,是個多餘的人。
你可以請求他的幫助,征求他的意見,聽從他的忠告。這樣,他的怒氣很快就會消除了。
辦事千萬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不要出口就傷到別人的心
孫劍是個直率的人。有一次為了老板對同事過分刻薄,薪金與外麵相比隻及十分之四五,大家都有怨言。孫劍自告奮勇,向老板提出加薪的請求,事前擬定一張生活費用月計表,以四個人做生活單位,以粗茶淡飯做生活資料,對老板慷慨陳辭,認為工作全靠員工去做,員工們都努力工作,所以給員工們的工資應該照顧到粗茶淡飯的最低生活。他還拿出生活費用月計表,證明現在的待遇,不但不合理,不合情,簡直逼他們走到死路上去。
孫劍自以為理直氣壯,自以為夠得上直說的交情,誰知老板聽了大不高興,不但不能采納,而且反唇相譏,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問題,應該由政府來解決,他是無力改善的,結果弄得自討沒趣收場。
從此以後,老板認為孫劍是存心搗蛋,對於孫劍的一言一行,暗中派人監視。監視的人,當然是老板的親信,當然是小人,於是無中生有,挑撥是非,最後,孫劍實在沒有辦法了隻好離開公司另謀職業。
對人說話,有種種不同方式,這些方式,就方式本身而論,無所謂好壞,也無所謂得失。而從聽的人方麵看,卻有合與不合的問題,合則聽從,不合則拒絕,對方如果聽從,便是你的成功,若是拒絕,便是你的失敗。現在暫且不談聽的人個性如何,以及說話方式的如何配合,先談說話的幾種方式。
第一種方式是流利。
話說得輕清靈活、圓轉如意,處處表示親切,表示巧順,措詞周密,條理自然,旁證博引而絲絲入扣,連類及物而能就近取譬,始終是文采斐然,娓娓動聽。
第二種方式是激切。
不知忌諱,不避嫌疑,認為非的便直斥其非,認為是的便直稱其是;所言率直,坦白無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聽的人是否發生意外,絲毫不加顧慮,完全率直地表現自己的人格。
第三種方式是高遠。
所說的話專從大的遠的方麵著眼,好講高深的理論,把類似哲學的議論,當成立說的根據,與普通人的說法,絕不相同,而且隨手引證典故以證實所言非假。這並不是表示你的學富五車,不同凡俗,而在表示你的理論,信而有證。
第四種方式是淺近。
所說的話專從小處著眼,就家常小事,述其利弊,指其得失,根據經驗,陳述辦法,不尚理論,而在實際。這種話完全合於現實生活,為一般人所樂道的。
第五種方式是質量。
說話者的態度十分恭敬,精神十分墩厚,既不肆高談,也不婉轉如簧,言語雖然樸實無華而言必有中,雖然簡單而語必扼要,所有一個問題中重要意義,都用微言顯示,都以約語表達,說話十分老實,樸而不文,直而不曲。
第一種說話方式,足以說話技術見長,完全外交辭令;第三種說話方式,是以忠實亢直見長,像是忠臣義士的辭令;第三種說話方式,是以學問淵博見長,是飽學之士的辭令;第四種說話方式,是以諳熟家常瑣事見長,完全是富於生活經驗的辭令;第五種說話方式,是以誠懇溫厚見長,完全是忠厚長者的辭令。
你能兼擅五長的話,處世當很有經驗,但談何容易?既要受限於你的個性,又限於你的學問與生活經驗,如此多的條件,那能做到?天性木訥的人,要學流利的說話,難若登天;天性審慎的人,要學亢爽的話,也覺得太難;至於天性直爽的人,要學周慎的話,恐怕會如骨鯁在喉般的難受;那些有學問的人,不屑去談家常小事,也是人之常情了。
丟開了對方的個性不談,就說話方式而論,第一種說話方式最討人喜歡,為多數人所樂於接受。第二種說話方式,最是吃虧,往往反而使對方惱羞成怒;第三種說話方式,會使對方以為你是喜歡空談,不脫書生本色;至於第四種說話方式,往往使有地位的對方,認為你俗不可耐;而第五種說話方式,卻又會使對方以為你是忠誠有餘,能力不足。
每個人都要走上社會與一般人接觸,而接觸的工具當然是說話,說話技術,與一生浮沉榮辱大有關係,凡是有心人士,都得把它當作重大課題好好的研究一番。
第一,與人說話,先要明白對方的個性,他喜歡婉轉的,應該說流利的話;他喜歡亢直的,就應該說激切的話;他喜歡有學問的,那麼就說高遠的話;他若是喜歡瑣事的,便要說淺近的話:他喜歡誠懇的,那麼就應該說直率的話。說話方式能與對方個性相符,自然能一拍即合。
第二,明白了對方的個性,還是不夠,還得估量一下彼此的交情,交情未到相當的程度,說話方式雖然合乎對方個性,但是說話是否能發生效力,仍是一個疑問。話是說對了,你的交情資格,還是不夠,交情資格不夠,就是犯了“交淺而言深”的錯誤。如果你說流利的話,卻被對方以為你是華而不實,虛而無用,甚至認為你是別有用心,一旦有些反應,你所說的話便是等於零了。
第三,不同的話要對不同的人說。
你若是說了激切的話,對方可能以為你是氣焰萬丈,大有“肆酒罵座”之意,一定心中大不快意,認為你借題發揮,句句拂逆,聲聲刺耳,你是太不客氣,太不留情了。有這種反應,你的話又等於零了。
若說高遠的話,對方便以為你是大言浮誇,無有事實,不近人情,雖有引證,也不過是賣弄你的淵博而已。有此類印象,你的話,還是等於零!
然而若說淺近的話,對方卻又以為你是鄙陋而庸俗,目光如豆,不足與言大事。有此類印象,你的話,當然毫無效果。
最後再說率直的話,對方反而以為你是觀察不精,分析不細,隻知大概,不知內容。有此印象,等於說你的話直如東風過耳,怎能受人重視?
其實這些都是對方的心理作用,而心理作用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彼此的交往還未達到相當的程度,“不可與言而言,是以言聒之地。”聒耳之言,自然會使人覺得討厭!
送禮辦事有門道:“禮”到“理”也到
過年了,楊洋又開始犯愁了,過年必送禮,可是禮是年年送,早已送不出什麼新意了,尤其是送禮給領導,送什麼好呢?楊洋忽然想起一次領導說:“我不抽煙就是喜歡喝點。”楊洋眼前一亮,有了主意,他去買了兩瓶好酒,果然領導收了酒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