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波大學素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掌握未來發展方向,有誌向、有深刻見識並具有解決複雜實際問題能力的人才作為自己的辦學理念。為更好地實現這個理念,築波大學進行了組織創新,將以前依靠授課製度支撐的院係結構轉化為具有各自特色的、作為教育組織的所謂“學群·學類”層級機構。1977年4月,築波大學設置了第三學群,由工程基礎學類、國際綜合學類、社會工程學類、情報學類和工程係統學類構成。其中,社會工程學主要是利用科學和工程學的方法分析社會現象,目標是培養對製訂規劃有所貢獻的研究者和高級專業人員。該學科主要設置了三個專業領域:社會經濟係統領域、係統情報數理領域、城市與環境係統領域,各專業領域包括社會經濟、公共政策、計量財政學、數理工程學、情報係統、經營學、城市與地域計劃、環境係統、國際關係等。在社會經濟係統領域,以近代經濟學為基礎,采用情報處理、操作研究等工程學方法,致力於理論研究和實證計量分析;在係統情報數理領域,通過對社會、經營組織、情報係統等進行記述、分析、設計、構築、運營、評價等基礎性方法,對所研究的現實問題做深入擴展分析;在城市與環境係統領域,從人們身邊的住宅、交通、防災、環境保護等各種問題入手,甚至到國土計劃、地球環境等世界性課題,都納入了社會工程學的研究領域。
3.西方國家社會工程教育的特點
就總體而言,西方和日本關於社會工程的理論和應用表現出不同的發展路徑:在日本是一種整合式的發展模式,即將相關學科整合在社會工程這個概念之下進行麵向問題的集合式研究。而在西方,則呈現出一種分立式的發展取向,即把社會工程作為自己學科的一個擴展的綜合化視角。更為重要的是,西方學者由於其自由主義傾向一般很難接受社會工程(Social Engineering)一詞中較強的設計、控製、工藝含義。如哈裏·蒂根森就特別強調,政策製定者、社會科學家應當摒棄對社會行為和過程工程化控製的追求,在複雜的社會係統背景下,以努力強化和係統化調節社會行動的能力取而代之。
@@@三、我國的社會工程人才培養問題
1.我國高校的社會工程學研究
在我國,最早明確提出社會工程學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一門知識體係係統闡述的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他認為社會工程是改造社會、建設社會和管理社會的科學,其目的是把社會科學和其他科學結合起來。作為一種組織、建設和管理社會的技術,社會工程學屬於工程學範疇的技術,其對象是社會係統。目前,國內一般把社會工程學視為社會科學與管理學、工程學的交叉學科,並且已有一些研究者和機構開始把社會工程作為一個重要的領域進行係統研究。其中,研究者較為集中的機構有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沈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等。
成立於1999年的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最早的社會工程學研究機構。經過近10年的探索,該中心對我國社會工程理論和方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形成了其前瞻性、交叉性、應用性和綜合性的研究特點。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曾經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的第一項有關社會工程的課題《社會工程的理論與方法》,主持召開了全國首屆社會工程理論與方法研討會,顯示了其在國內社會工程領域的先行者地位。
哈爾濱工業大學於2004年設置了社會工程與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這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社會工程博士授權點。圍繞該博士點的建設,整合了一批科研骨幹,形成了較強的學術團隊。目前,哈爾濱工業大學社會工程研究中心已被批準為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該中心致力於麵向高技術的社會工程學研究,把高技術係統看做是一個由技術、社會、經濟、政策等要素所構成的開放的複雜巨係統,其目標是利用社會工程學的視角和方法,麵向高技術所產生的一係列技術的、社會的、政策的問題,從理論、組織、規劃和管理方麵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該中心主持召開了全國第二屆社會工程理論與方法研討會和2007社會工程與管理國際會議,已發展成為我國社會工程領域的重要研究機構。
沈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工程哲學研究見長,在理論上多有建樹,目前已將社會工程列入其主要研究領域之一。
2.我國的社會工程教育問題
目前,國內高校除哈爾濱工業大學設置的社會工程與管理博士點外,西安交通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點也將社會工程列為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但尚無高校設置社會工程本科專業。不久前,南京大學成立了社會工程與管理學院,並將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等學科整合到該建製之下,顯示了其在社會工程領域的強勁勢頭。
必須看到,在大工程教育觀來臨的時代,社會工程作為一門對社會設計、社會建設與社會管理具有很大促進作用的交叉學科,其專業設置有極強的職業教育價值與學科建設意義。這是因為:第一,它可以滿足國家改革開放、和諧社會建設與社會發展過程中對各種社會設計、規劃與管理人才的需要。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將社會建設放在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同樣重要的位置之上,並提出了促進社會管理體係更加完善的新思路。從社會宏觀發展看,社會將越來越需要能夠運用社會工程的思維方法來解決社會問題的複合型人才。第二,它是21世紀大學教育向社會、技術與管理綜合發展的國際化趨勢的結果,也是對大工程教育觀的積極回應。第三,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我國大學的社會科學、工程技術與管理學科的學科教育資源,並且有助於創造一種新的具有整合性的應用文科教育模式。
為此,我國高校應盡快設置社會工程本科專業,並將其歸入“交叉門類”之下。該專業可按照“融合社會思維與工程思維、整合社會科學與工程科學的知識和技術,具備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寬口徑、跨學科、複合型”的模式,培養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需要的,具備社會學、管理學、政策學基礎理論知識,具有運用工程科學的技術與方法建設社會和管理社會的實踐能力,畢業後能夠在各級政府部門、社會谘詢機構、企業策劃部門、有關科研單位、高等學校等從事政策製度設計、社會項目規劃與評估、區域發展評價、社會事務谘詢與管理等方麵工作的複合型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