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
巍峨的明城牆,秀美的南京九華山,古色古香的雞鳴寺環抱其右,是古都南京名勝古跡的薈萃之地,全市最大的綜合性文化娛樂休息公園。南京玄武湖中分布有五塊綠洲,形成五處景區。玄武湖五洲之間,橋堤相通,別具其勝。玄武湖公園水,陸交通獨具特色。水麵上有快艇,自娛艇,豪華渡輪等;陸地上有環保電瓶車,乘坐舒適,視野開闊。
玄武湖曾兩度遭到浩劫,一次發生在隋文帝時,另一次則發生在宋神宗在位時。隋文帝滅了南陳之後,曾下令將南京城夷平,玄武湖就在這個政策下首度消失了兩百多年;宋神宗時,王安石調任江寧府尹,提出了“廢湖還田”的主張,南京城遇雨成災的惡夢從此揮之不去,一直到了元朝疏浚措施完工之後才稍獲改善。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大肆擴張南京城的範圍,玄武湖從此成為南京城東北城牆外的護城河,規模也大幅縮小。在民國初年,玄武湖一度改名五洲公園,直到1950年後,全麵整建後,才又再度改回玄武湖的舊稱。
6、天下第一江山——鎮江
(1)馬可·波羅的鎮江府
鎮江府是一蠻子城市,居民是偶像教徒,臣屬大汗,使用紙幣,恃商工為活。產絲多,以織數種金錦絲絹,所以見有富商大賈。野味及適於生活之百物皆饒。其他且有聶思脫裏派基督教徒之禮拜堂兩所,建於基督誕生後之1278年,茲請述其緣起。·
是年耶穌誕生節,大汗任命其男爵一人名馬薛裏吉思者,治理此城三年。其人是一聶思脫裏派之基督教徒,當其在職三年中,建此兩禮拜堂,存在至於今日,然後以前,此地無一禮拜堂也。
——摘自《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 譯
鎮江府是蠻子省的一個城市,居民是偶像崇拜者,是大汗的百姓,使用他的紙幣。他們以工商業維持生活,都很富裕。他們織造綢緞和金線布匹。各種狩獵活動,在這裏十分盛行,各種食物也極其豐盛。這個城裏有三座聶斯托利派的基督教教堂,建於一二七八年。大汗當時曾任命這一派的一個名叫馬薩奇斯(Mar-Sachis)的教徒管理這個城市達三年之久。這裏本來沒有教堂,現在的教堂是他來了之後創建的,至今仍然完好無損。
(2)文物之邦
可以看到馬可·波羅在江蘇一帶的介紹都是關於富裕和繁榮的。江蘇商業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鎮江,地處黃金十字水道長江和京杭大運河交彙點,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遊城市。古人以“天下第一江山”來形容鎮江山水名勝之氣勢。
昔日白娘子水漫金山、劉備招親、梁紅玉擊鼓戰金兵、嶽飛圓夢金山寺、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美麗傳說和曆史故事,為這塊熱土勝地增添了迷人的風采神韻。今日時代昌盛,江山更加多嬌,“珍珠項鏈”、“城市客廳”、“引資大道”、“生態大道”、“潤揚長江公路大橋”,更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旅遊者和訪學者。
此外,市內曆史遺存豐富,被譽為“文物之邦”。建寺1500多年的金山寺、建寺1400多年的焦山定慧寺、建寺1500多年的寶華山隆昌寺、建院近2000年的茅山道院都是重要的佛教、道教寺廟。
金山寺馬可·波羅在遊記中並沒有直接提及,但是關於鎮江的寺廟之盛,《馬可·波羅遊記》中確實有很多記載和解釋。我們就金山寺來說說這座文物之邦的金山寺。
①金山寺
江蘇鎮江金山寺位於市區西北,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裏。古代金山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萬川東注,一島中立”,與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勢,為南北來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鎮中流,雄跨東南二百州”而聞名,被稱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間,才開始與南岸陸地相連,於是“騎驢上金山”曾盛行一時。金山形勝天然,風景幽絕,自古為我國優美遊覽勝地之一。
金山寺風光
金山風景幽絕,形勝天然,自古為我國遊覽勝地之一。原是屹立在長江中的一個島嶼,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稱譽。唐代張祜描述為“樹影中流見,鍾聲兩岸聞”;北宋沈括讚頌曰:“樓台兩岸水相連,江北江南鏡裏天”。至清朝同治初年(公元1861----1874年),這個“千載江心寺”才開始與南岸陸地相連,水上風光變為陸上勝境。 鎮江金山寺大門
由於金山位於長江邊上,風景區建築風格獨特,殿宇廳堂,亭台樓閣,全部依山而建,加之慈壽塔突兀拔起於金山之巔,從江中遠望金山,隻見寺廟不見山,故以“金山寺裹山,見寺,見塔,不見山”的風貌而蜚聲海內外。
整個金山風景區有著名的金山寺、法海洞、白龍洞、天下第一泉、芙蓉樓、玉帶橋等40餘處景點和古跡,而每一處都有一段動人的神話和傳說。如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紅玉擊鼓抗金兵,嶽飛金山寺詳夢等等,以《白蛇傳》的傳說聞名暇爾。
在金山寺東側的湖中小島上,看到了曾經氣象萬千的皇家藏書樓——文宗閣。文宗閣建於四麵環水的金山,仿照寧波天一閣模式,據考證,它的遺址應在江天禪寺東南,原妙高台南麓,即現在的慈舟紀念館一帶。閣內瑤版玉韜,千箱萬帙,藏書甚富,是鎮江曆史上第一座圖書館。
除了文宗閣外,金山寺的其他景點也有很多,比如,禪花意境,空靈秀美的百花洲,鏡天園、禦碼頭,白龍洞,觀音閣,妙高台,慈壽塔,七峰亭,芙蓉樓,古法海洞,江天禪寺等。
②西津古渡
位於鎮江城西的雲台山麓,是依附於破山棧道而建的一處曆史遺跡。西津渡古街是鎮江文物古跡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區,是鎮江曆史文化名城的“文脈”所在。
元朝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 · 波羅從揚州到鎮江來,也是在西津渡登岸。由此可見,至少從三國時期開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長江渡口。鎮江自唐代以來便是漕運重鎮,交通咽喉。西津渡則是當時鎮江通往江北的惟一渡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自三國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陸遊途徑西津渡時,曾對渡口每日運送上千的兵源感歎不已。清代詩人於樹滋所寫的詩更道出了西津渡口人來舟往的繁忙景觀:
糧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濱。
穩渡中流入瓜口,飛章馳驛奏楓宸。
西津古渡
西津古渡依山臨江,風景峻秀,李白、孟浩然、張祜、王安石、蘇軾、米芾、陸遊、馬可 · 波羅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並留下了許多為後人傳誦的詩篇。 西津渡古街全長約 1000 米 ,始創於六朝時期,曆經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設,留下了如今的規模,因此,整條街隨處可見六朝至清代的曆史蹤跡。西津渡,三國時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後才稱為“西津渡”。這裏原先緊臨長江,滾滾江水就從腳下流過。清代以後,由於江灘淤漲,江岸逐漸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腳下的超岸寺旁。當年的西津古渡現在離長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離。三國時期,這裏曾駐有孫權的東吳水師,唐代以後這裏更是專門派有兵丁守衛巡邏。宋熙寧元年 (1608) 春,王安石應召赴京,從西津渡揚舟北去,舟次瓜洲時,即景抒情,寫下了著名的《泊船瓜洲》詩:
京口瓜洲一水間,
鍾山隻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7、姑蘇美景,人間天堂
(1)馬可·波羅的蘇州城
接下來馬可·波羅到的地方時姑蘇美景的核心地區,蘇州。關於蘇州,《馬可·波羅遊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蘇州是一頗名貴之大城,居民是偶像教徒,臣屬大汗,恃商工為活。產絲甚大,以織金錦及其他織物 。其城甚大,周圍有六十哩,人煙稠密,至不知其數。假若北城及蠻子境內之人皆是戰士,將必盡略 世界之餘土,幸而非戰士,僅為商賈與工於一切技藝之人。此城亦有文士、醫師甚眾。
此城有橋六千,皆用建,橋甚高,其下可行船,甚至兩船可以並行。此城附近山中饒有大黃,並有 薑,其數之多,物搦齊亞錢一枚可購六十磅。此城統轄十六大城,並商業繁盛之良城也。此城名稱蘇州, 法蘭西語猶言“地”,而其鄰近之一別城行在,則猶言“天”,因其繁華,故有是名。
——摘自《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 譯
蘇州是一個壯麗的大城,周圍有二十英裏,出產大量的生絲,這裏的居民不僅將它用來織造綢緞,供自己消費,從而使所有的人都穿上綢緞,而且還將之運往外地市場出售。他們中間有些人因此而成為了富商。城中居民之多,確實令人驚歎。不過,居民都十分膽小,他們隻是從事工商業,並在這個方麵表現出巨大的才能。如果他們在武勇和冒險上也像他們的機智一樣讓人敬佩,那麼他們那麼眾多的人,不僅可以征服全省,而且還可以征服更多的地方。
(2)人間天堂,姑蘇美景
可見馬可波羅也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這個俗語。蘇州是著名旅遊城市。今日姑蘇美景惹人醉的地方很多,一一介紹恐怕這有限的篇幅也不能夠說到過癮。
“蘇州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是建築、山水、花木、雕刻、書畫的綜合藝術品,集自然美和藝術美於一體,構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換的畫麵。
去蘇州,自然是看園林。蘇州有四大經典園林,他們是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滄浪亭。每個園林有每個園林的特色。其中拙政園是江南園林的代表,也是蘇州園林中麵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
①古鎮周莊
周莊,地處江南水鄉腹地,上海、蘇州、杭州的中心位置。雖曆經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築風貌。全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築,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周莊民居,古風猶存,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張廳。 同時,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它們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畫。
古鎮周莊
古鎮周莊,史載於1086年的古鎮周莊,位於上海、蘇州、杭州之間。稱為澤國,四麵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簷,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周莊於2003年被評為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周莊的水道有的可以直接通到宅院,主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上船。周莊的古橋比較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無疑就是“雙橋”。
周莊雖曆經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雖不及意大利威尼斯的壯觀和宏偉,但卻是別有情致,周莊環境幽靜,建築古樸,全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築,僅有0.4平方公裏的古鎮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同時,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全鎮以河成街,橋街相連,依河築屋,深宅大院,重脊高簷,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古色古香,水鎮一體,呈現出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大陸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澤國。波光粼粼的水巷,小船輕搖,綠影婆娑,返樸歸真的小鎮風情,會令遊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元代名句:
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輯好夷遊。
從高處俯瞰周莊,湖水恰將周莊環抱入懷。湖水潺緩,雖沒有河流的湍急、大海的善變,卻有它獨特的味道。偶爾湖上劃來一支櫓船,搖櫓人有力的臂膀、櫓船發出的節奏分明的吱吱聲與湖水交織成一曲動靜互融的戀曲,粉牆烏瓦和小橋流水構成的周莊,船的梭織連成的周莊,是一種禪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園,總讓人有一種安寧和平的感覺,讓人隨便想想些什麼就想到什麼,讓人散開心中的積鬱。
②拙政園
拙政園,江南園林的代表,蘇州園林中麵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位於蘇州市東北街一百七十八號,是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堪稱中國私家園林經典。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今園轄地麵積約八十三點五畝,開放麵積約七十三畝,其中園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張之萬住宅(今蘇州園林博物館舊館)為晚清建築園林遺產,約三十八畝。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
拙政園
拙政園占地麵積52000平方米,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西部水麵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穀 間架有小橋 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麵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麵的“荷風四麵 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② 寒山寺
在江南古刹寒山寺的碑廊裏,有一塊石碑上麵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這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已成為寒山寺中的一絕。
寒山寺(Hanshan Temple)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裏外的楓橋鎮,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鍾樓、楓江樓等。
寒山寺
自從唐代詩人張繼題了《楓橋夜泊》一詩後,該寺便聞名了。寒山寺中的主要景點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鍾樓、碑文《楓橋夜泊》、楓江第一樓。大雄寶殿內兩側壁內鑲嵌的是36首寒山的詩碑,還有懸掛於兩側的十六羅漢像。殿內的兩個石刻和尚就是寒山與拾得。
寒山寺正殿,麵寬五間,進深四間,高12.5米。單簷歇山頂,飛甍崇脊,據角舒展。露台中央設有爐台銅鼎,鼎的正麵鑄著“一本正經”,背麵有“百煉成鋼”字樣。
在藏經樓南側,有一座六角形重簷亭閣,這就是以“夜半鍾聲”聞名遐邇的鍾樓。
8、實戰江蘇
淮安
洪澤湖水生資源豐富,湖內有魚類近百種,以鯉、鯽、鱅、青、草、鰱等為主;洪澤湖的螃蟹也是遠近馳名的。此外,洪澤湖的水生植物非常著名。蘆葦幾乎遍布全湖,繁茂處連船隻也難以航行。蓮藕、芡實、菱角在曆史上即素享盛名,曾有“雞頭、菱角半年糧”的說法。
揚州
每年4月18日—5月18日,揚州都舉行“煙花三月經貿旅遊節”,此時的揚州煙雨濛濛,稀有的瓊花正當盛開,花香撲鼻,是旅遊的黃金季節。
此外,每年9月8日—10月8日再揚州舉行的“二分明月文化節”,是賞月的最佳季節。主要活動有遊園賞月、乾隆皇帝水上遊,運河夜遊、美食節等。
淡季:7、8月份是揚州最熱的時節,但同時也是淡季,好處就是門票比較便宜。
瘦西湖、個園、何園、古運河、大明寺和盆景園有180元聯票。兩天內有效,各景點門口都有賣。
揚州菜以“三頭”(拆燴鰱魚頭、扒燒整豬頭、蟹粉獅子頭)為代表。
泰州
泰州著名的特產有:小磨麻油、嵌桃麻糕、醉蟹、銀杏、黃橋燒餅、靖江豬肉脯、靖江蟹黃湯包、靖江長江三鮮(鰻魚、刀魚、鰣魚)、靖江幹絲、靖江刀魚宴、靖江全羊席、溱湖籪蟹、魚元魚餅、青蝦、蝦球、中莊醉蟹、蝦籽、速凍蝦仁等。
溱湖籪蟹:自古以來“南有澄湖閘蟹,北有溱湖籪蟹”,又稱“南閘北籪”。溱湖籪蟹,青眼紅毛,膏厚肉腴,為上乘之品。
泰州梅蘭宴:共有21道菜、9道麵點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於梅蘭芳的代表劇,如錦鳳還巢、林黛玉憐花、楚霸王別姬、楊貴妃醉酒等。“梅蘭宴”以淮揚風味為主,用料考究,製作嚴謹;追求本味、清鮮平和、菜品雅麗、形質兼美。
揚州
揚州風鵝醃製方法非常奇特,煮熟食用,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膩、酥嫩可口,絕對讓你過吃不忘。 風鵝即鵝經屠宰後取出內髒,但不去毛,經胳製風幹、而製成的一種特殊醃臘鵝製品。
南京
南京春、秋兩季最適宜出遊。春天的南京,梅花山梅花盛開,景致著迷。秋天,棲霞山上紅葉如火,層林盡染。
南京屬亞熱帶氣候,6月中旬-7月初為梅雨季節。“夏熱冬寒”是南京較之其他江南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顯著氣候特征。
夏季炎熱的南京,有“火爐”之稱,7-8月極端最高氣溫有時高達40℃,一般也在35℃左右。12月份如果有緣在南京遇上大雪,那也是令人神往的,江南的雪景嫵媚動人。湯山溫泉更會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給你帶來無限暖意。
特色菜:南京板鴨、鹽水鴨、脆皮牛柳、旱蒸騰鳥、臭麵筋、菊葉栳鴨蛋湯、水煮鱔片、鴨血粉絲湯。
秦淮小吃:第一絕:永和園的黃橋燒餅和開洋幹絲;第二絕:蔣有記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 第三絕:六鳳居的豆腐澇和蔥油餅;第四絕: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和什錦菜包;第五絕:奇芳閣的麻油素幹絲和雞絲澆麵;第六絕:蓮湖糕團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和五色小糕;第七絕:瞻園麵館熏魚銀絲麵和薄皮包餃;第八絕:魁光閣的五香豆和五香蛋。
鎮江
鎮江沒有飛機場,乘飛機可取道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或常州奔牛機場。
飲食方麵跟南京相近,推薦的是水晶肴蹄,當地人稱為硝蹄,糯而不膩,鎮江的恒順香醋很有特點。
金山公園很大,除了聞名的江天禪寺以外,還有塔影湖景區。
如果有時間,鎮江是可以多待兩天的。除了京口三山以外,南郊風景區也是頗值得推薦的。
宋元古街有“西津古渡”,也可以去。城區內有條京畿街,古樸味濃,拍照絕對有感覺。
門票:金山40元,慈壽塔5元,焦山40元含渡船費,萬佛塔15元,焦山索道25元雙程,15元單程,學生優惠15/10元。
登慈壽塔的樓梯過於狹窄,遊人上下需小心。
鎮江的香醋有名,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