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又陷泥潭(2 / 3)

起初,費爾斯通公司不願意召回缺陷產品。8月早期,在NHTSA的命令下,費爾斯通最終宣布召回650萬個輪胎,其中包括全部用在福特探險家上的四種輪胎。但是盡管公眾對這一問題反應強烈,費爾斯通卻拖了將近一個星期才宣布召回,而且在一開始,它拒絕對那些想用其他品牌的輪胎替代費爾斯通輪胎的顧客做出賠償。福特經銷商們很快就被要求換輪胎的顧客淹沒了,而兩家公司不得不向整個世界提供好輪胎。費爾斯通甚至被迫耗費巨額成本從日本往美國運輪胎。為了省輪胎,福特汽車公司關閉了三家探險家和遊俠生產工廠,改變了他們的產品。

就在NHTSA所統計的費爾斯通/探險家缺陷致死人數超過140人時,福特汽車公司正竭盡全力地對它的顧客采取先發行動。雅克·納瑟出現在了兩則安民電視廣告中。這兩則廣告在召回期內開始播映,盡可能詳細地解釋了召回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福特汽車公司的反應。

NHTSA在9月初強烈建議費爾斯通把其他一些型號的輪胎也納入召回範圍,費爾斯通拒絕了。在試圖平息指責聲的過程中,它還把福特汽車公司也拉下了水,聲稱要麼探險家本來就容易翻車,要麼福特設定的胎壓標準太低所以輪胎更容易變熱和破裂。

福特汽車公司被迫與費爾斯通打上了口水戰,不停地否認對方含沙射影的指責——探險家應對事故負責。兩家公司爭先恐後地在記者招待會上、在國會委員會前、在NHTSA的會議中、在其他任何能找到一兩個聽眾的地方諷刺對方,出具堆積如山的證據。在年末,雙方都發表了有關產品缺陷問題的分析報告,都得出結論說輪胎的生產方法和設計缺陷使它們易於發生故障,但費爾斯通仍然指責說福特汽車公司的建議胎壓太低。另外,費爾斯通還詳細說明了探險家的胎麵負載(車重)有多麼高。

正準備在2001年年初推出新探險家車型的福特汽車公司是最想了結這個安全問題以及公共關係上的災難。召回已經讓公司付出了五億美元的成本。為了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的經營方式,福特汽車公司把輪胎也納入了新車擔保範圍內。這樣一來,它就能讓顧客們知道它會對產品的每一個方麵負責。另外,把輪胎納入擔保範圍也使福特可以堅持要求它的輪胎供應商們與它分享所有有關投訴或問題的數據。

正努力在經濟低迷中維持探險家火熱銷售勢頭的福特汽車公司不想讓費爾斯通的汙點影響它的王牌產品、F-150卡車和其他任何車型。5月21日,包括全球采購副總裁卡洛斯·馬佐林在內的福特代表們來到納什維爾(Nashville)的費爾斯通總部,希望與輪胎製造商討論自願召回行動。但費爾斯通仍堅持認為它的輪胎沒問題,唯一的問題在於福特的汽車。在會議結束時,費爾斯通總裁約翰·蘭普從他的公文包裏抽出一封信時,遞給馬佐林,簡簡單單地說了一句,“我很遺憾這樣做,但從現在開始,我們已經與你們斷絕關係。”

第二天,福特汽車公司宣布召回所有仍裝在福特探險家和卡車上的費爾斯通輪胎——總共1300萬個輪胎,小比爾·福特下令將召回的輪胎碾成碎粉,鋪在了福特運動場和新墨西哥一條高速公路的地皮下。這是他反資源浪費行動的一部分。據估計,召回成本為21億美元。

幾星期後,費爾斯通再次挑起爭端,正式請求NHTSA對福特探險家的那些讓它易於翻車的缺陷進行調查。觀察家們又一次被福特和費爾斯通已經結怨如此之深震驚了。還沒人聽說過一家公司要求政府調查另一家公司這種事。

調查仍持續了很長時間。有人又提出了幾種新理論,其中一種認為,福特和費爾斯通都沒有過失產品,問題在於所有的運動休閑車都容易發生輪胎破損和翻車。但輪胎問題還是讓福特汽車公司耗費了至少30億美元的成本。另外,271名福特顧客的死亡是更慘重的代價。盡管NHTSA最終免去了福特的罪名,宣布福特探險家的設計不應對事故負責,但整件事情還是給福特總部蒙了一層陰影。

這期間,福特汽車公司仍然推出了一些令人激動的新車,例如,在1999年,福特與哈利—戴維森公司(Harley-Davidson)合作生產了一種限量版的F-150超人卡車,基本價35750美元的F-150超人在摩托車愛好者中很受歡迎。2002年6月,2003墨丘利掠奪者(Marauder)出現在展示廳中,給銷量一直下滑的墨丘利部注入了一股新活力。自1948年1月推出戰後全新F-1卡車以來,卡車部一直是公司最穩定的財源,2003年1月,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了新設計的F-150卡車。另外,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借助老品牌來提高利潤和形象認知度。福特雷鳥在2002年的複出讓消費者欣喜若狂。公司隻生產了2.5萬輛雷鳥,幾個月內就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