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7月23日,底特律永遠改變了。之前,底特律警察前往第十二街,突襲了一個非法賣酒場所。一群暴徒很快就在這家俱樂部門口集結起來,這座城市醞釀已久的種族矛盾也最終爆發了。騷亂導致43人死亡,700多人重傷,約5000人無家可歸,7231人被捕。財產損失達5000萬美元。暴亂、破壞行為和警察暴力讓汽車城的形象一落千丈,底特律變成了“絕望之城”。
亨利二世所繼承的公司經常被批評為一家不願幫助底特律解決城市疾苦的公司。雖然福特家族建立了全世界財力最強的慈善基金,但基金會的工作是全國性的。而福特汽車公司生於底特律。更關鍵的是,亨利·福特二世也生於底特律。8月份,福特汽車公司成立了一個新的“城市事件部門”,專門負責對底特律暴亂作出公司的反應。往更廣處說,它要研究公司緩和城市中種族矛盾的方法。福特和其他一些本地汽車生產商所想到的第一個措施與雇傭政策有關。
城市事件部沒花多長時間就弄清了是哪些障礙讓那些沒文化的黑人在應聘福特的職位時永遠處於劣勢。第一個障礙存在於對每一個應聘者的資格測試上。“我們測試的是文化背景而不是工作能力。”福特總裁阿基·米勒承認。在底特律危機之後,筆試立即取消了,福特公開承諾要招聘6500人——主要來自貧困的少數民族。通用和克萊斯勒承諾要招的人甚至更多,都是1.2萬人以上。然而,從經濟的死水地區招募工人的複雜程度超出了企業最初的預料。
亨利·福特二世認為不公平是“內戰之後最大的國內危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福特汽車公司不得不以多種方式接觸勞動者。在1967年秋季,公司在底特律少數民族聚居區設立了兩個招募“行動中心”,還在所有目標社區用貨車做“活動招聘單位”。活動招聘人員會向居民介紹工作機會,接受申請,安排體檢,並當場錄用合格者。在招聘行動的第一年中,公司通過各分支行動中心雇了5000名弱勢勞動者。
為緩解種族矛盾,在自己的公司裏,亨利二世寫了一封致福特汽車公司一萬名黑人經理和工頭的信。這封信的開頭如下:
公平機會是福特汽車公司最古老、最堅定、最基本的政策之一。這封信的目的是號召你們每一個人給這項政策以足夠、積極的支持,以新方式和新的緊迫感把它付諸實施。
我們的目標是盡一切可能向那些被歧視和貧困阻撓的人一個謀生的機會。這一目標與我們順利、有利可圖地經營企業的責任是完全統一的。如果我們雇的人多於我們所需要的人,或者留著那些無法學會如何工作或如何與他人共事的人,那我們並不能提供更多的經濟機會。然而,我們有許多事情可以做……
公司所做的事情之一是請黑人名人作推廣者,這在當時的主流廣告業是一種突破。福特汽車公司是最早雇用有色人種在電視和印刷媒體上做廣告的公司之一。
由於福特汽車公司的工廠大多位於迪爾伯恩或其他郊外地區,公司為新員工們提供了公共汽車費,因為有些新員工在尚未拿到一兩個月的工資時是無法負擔往來交通費用的。事實上,自20世紀最早期以來,福特汽車公司還從未在底特律建過一家真正的工廠。即便是高地公園工廠也位於一個獨立的城區。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這家建成於1910年的工廠是隻做倉儲之用的。在底特律暴亂之後,汽車業內外的其他一些公司加速了已持續十年的遷出底特律的趨勢。那時候,幾乎所有的美國老城市都存在同樣一個問題:與清新的郊外地區不同的是,它們破爛、擁擠、犯罪猖獗。
1967~1968年間大批雇用少數民族的運動並沒有阻止底特律的敗落,但確實緩解了黑人社區中對“被人遺忘”的抱怨。就在於1968年4月被刺殺幾個月前,馬丁·路德·金還稱讚福特汽車公司是提倡公平工作權的先驅。然而,沒有什麼東西足以扭轉底特律的整體趨勢。隨著企業紛紛遷走,越來越多的城裏人陷入了貧困,這又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遷走。多年以來一直在鼓勵底特律的核心勞動者們來迪爾伯恩工作的福特汽車公司最終決定解決這個潛在問題,帶領眾企業回到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