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1日早晨,福特汽車公司董事會在榮格河工廠召開。公司董事包括亨利、亨利二世、本森·福特以及哈裏·貝內特、米德·布裏克、B。J。克雷格、雷·勞施和弗蘭克·坎普薩等幾位最高執行官。本森沒有參加會議,因為他曾發誓永遠不和哈裏·貝內特待在同一個房間裏。弗蘭克·坎普薩宣讀了亨利·福特的辭職信。遵從福特辭職信的建議,董事會任命亨利二世為總裁接班人。這一年,亨利二世28歲,他將證明自己是一個可與祖父比肩的工業家,是一個既適合那個時代也符合公司需要的領導者。
亨利二世在上台後,貝內特以及他的十幾個死黨一起被立即解雇。上千人隨即步了他們的後塵——都是些為哈裏·貝內特工作但不為福特汽車公司工作的人。亨利二世明言,公司裏的所有人都“直接聽命於我”。每一個被解雇的人都是他親自解雇的。隨著貝內特王國的覆滅、老亨利的退出以及曆史上最殘酷戰爭的最終結束,亨利二世於1945年秋季控製了福特汽車公司。
隨後,亨利二世和他的高級執行官們開始檢查企業收入和盤點存貨。公司價值10.21億美元,單在美國就有130000名雇員。其中,有75000人在迪爾伯恩的榮格河工廠工作,還有26000人分布於全美13家福特裝配工廠。剩下的職員在高地公園工廠和全美各地的地區辦公室工作。柳木場工廠於1945年年底關閉,轉歸政府所有。福特汽車公司清場撤出,這裏曆時四年的軍工事業也終告結束。
到戰爭結束的時候,所有汽車製造商都已經富得流油。福特汽車公司也不例外,它的銀行存款達到了6.85億美元,而且沒有一分錢的債務。福特汽車加拿大公司同樣春風得意,它自己在南非和新西蘭的分支也運轉順利。從世界範圍來看,福特汽車公司保住了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裝配工廠,但挑戰在於重新與各歐洲福特分公司建立和平時期的關係。戰爭中,福特—沃爾克公司一直在納粹的控製之下,但在科隆於1945年3月被解放之後,這家德國福特公司被軍事監管部門控製了。美軍指揮官們立即授權公司生產卡車,第一輛卡車象征性地在歐洲勝利日5月8日生產出來。英格蘭福特公司也恢複了汽車生產,5月25日,它製成了公司戰後的第一輛客用汽車。
在國內,福特汽車公司是在1945年7月3日生產出戰後首輛民用汽車的,這使得它成為第一個在1946年度推出新車的汽車製造商。生產第一款戰後汽車所贏得的聲譽價值千萬,1946年度的福特新車使亨利二世得以發起了一場頗有成效的公關戰役,鼓吹說迪爾伯恩的這家曆史悠久的汽車公司永遠都是“第一”的。事實上,這款新車的真正用途是買到一些時間以便公司能設計出真正的新車。
公司的財力雄厚,但從長遠來看,境況仍然不容樂觀。因為購買大潮將最終消退。對那些銷售組織最薄弱的公司來說,消費者的恩惠消失得也最快。在戰爭中,在實際上所有的汽車生產設施都轉向軍工生產之後,許多汽車經銷商破產了。
1945年和1946年,亨利二世頻繁外出旅行,拜訪全美各地的福特經銷商,參觀他們的展示廳,了解他們所關心的問題。亨利的時機選擇對福特汽車公司的生存至關重要。他知道,強大的汽車製造商們,特別是通用和克萊斯勒,正試圖通過奪走相對較弱的競爭對手的經銷商來打擊這些競爭對手。而福特汽車公司尤其脆弱,因為公司與經銷商的關係在戰前就被舊政體搞得緊張無比。在旅行中,亨利二世憑借個人魅力而廣受歡迎,但更重要的是,通過贏得主要經銷商在至少幾年內的忠心,他對公司的未來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從紐約到洛杉磯,亨利二世讓經銷商們相信,一款更優秀的福特新車將在1949年上市。身為總裁,他的第一個成就正是確保福特的經銷網絡對未來持樂觀態度。
對亨利二世來說,第二大問題也是最不能忽視的問題。在戰爭中,自發罷工(僅福特汽車公司就發生了700次以上)曾嚴重阻撓生產,勞工問題仍籠罩著整個行業。工人們要求得到更高的工資和更好的工作條件,不斷抱怨榮格河和其他工廠的非人道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