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二戰歲月(3 / 3)

在福特汽車公司的模範性UAW合同於1942年1月到期後,公司又回到了敵對工會的老立場。這種轉變的原因之一是,汽車工人的工會已經無法對戰時勞動力施加完全控製,這使得零零散散的罷工又開始困擾福特的工廠,特別是柳木場工廠。患有偏執狂的亨利·福特相信,UAW正在利用戰爭控製他的工廠,盡管還談不上控製他的公司。於是,他又一次開始反對工會,反對埃茲爾的建議。在這個過程中,查爾斯·索倫森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盡管他仍然掌管著榮格河和高地公園工廠的生產事務,他數次因疲勞而昏倒在工廠中,耳鳴也時有發生,其他一些跡象也表明他的神經已經高度緊張。索倫森的惡劣健康狀況以及柳木場的可憐產量使哈裏·貝內特找到了說服亨利·福特讓索倫森離開轟炸機工廠的機會。沒過多久,索倫森連踏進柳木場的權力都沒有了。

1943年5月26日,埃茲爾·福特去世。整個家庭沉浸在悲痛之中,福特汽車公司中那些指望埃茲爾真正掌權後把公司帶入新紀元的人也絕望了。快滿80歲的亨利·福特親自接任了福特汽車公司總裁一職,無論從身體還是精神上來說都已變得遲鈍。盡管福特本人不再出現在公司的各類工廠,哈裏·貝內特卻一直在工廠中執行著來自老板(或號稱來自老板)的命令。

軍方官員密切關注著福特汽車公司軍工項目的進展。他們希望公司的效率能變高而不是變低。由於雇員數量仍停滯在必要數量的1/3,柳木場的生產進度仍然比原計劃晚六個月,“這家巨大的工廠可能關閉,成為一個由錯誤選址造成的美國戰爭災難”。

戰爭部官員甚至在考慮接管公司,這是在他們的合法權利範圍之內的。克努森視察了福特的工廠,找出了工廠運作中足夠多的應該改進之處。1933年以來一直擔任總經理的雷·勞施讓工廠的生產保持著必要的穩定速度。為了給亨利·福特的執行能力加一道保險,海軍秘書弗蘭克·諾克斯給當時在五大湖海軍訓練中心任職的海軍上尉亨利·福特二世寫了一封信,卸去了他的軍職。亨利二世回到了迪爾伯恩,但從管理意義上說,把亨利二世叫回家是沒有用的。亨利·福特連在工廠中給他的孫子安一張桌子都不願意,更別說把負有真正職責的工作交給孫子了。

秋季,福特汽車公司首席機械師拉裏·謝爾德裏克被不明不白地解雇,其他一些為公司效力多年的執行官也在壓力下辭職了。1944年3月2日,亨利·福特解雇了索倫森。

在來自軍方的越來越大的壓力下,柳木場終於在1944年獲得了突破。憑借老福特汽車公司式的幹勁,它最終生產出了一流的B-24解放者轟炸機,完成了最初的計劃。到1944年夏季,柳木場已經生產了5000架飛機,工作效率高於其他所有的B-24工廠。它甚至擔負起了額外的任務,比如製造備用零部件和改造老B-24.

在政府和軍隊的敦促下,福特汽車公司最終將潛力完全發揮了出來。大批B-24遠程轟炸機參戰毫無疑問加速了歐洲大戰的結束。在戰爭中,福特汽車公司共生產了8685架B-24轟炸機、57851台飛機引擎、277896輛吉普車、93217輛卡車、26954台坦克引擎以及2718輛坦克和反坦克裝甲車等不計其數的重型機器。另外,林肯汽車公司也為B-24貢獻了24929個機艙。

人們經常把盟軍形勢的好轉歸功於美國的軍工生產。但當大局已定時,軍工生產驟然停止了。1945年4月17日,AAF和戰時生產委員會發布了停產通知。

在被美國政府拆掉機槍、炸彈和照相設備後,數百架B-24轟炸機被從歐洲運回了柳木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被認可的偶像之一B-24很快就過時了。

1945年8月,隨著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引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但福特汽車公司卻已處在被人忘卻的邊緣。它像其他企業一樣無法回到戰前的時光,而且在某個人接替亨利·福特之前,福特汽車公司甚至已經無法繼續前進。

§§第四章 現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