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二戰歲月(2 / 3)

查爾斯·索倫森和埃茲爾·福特於1940年2月作為國防顧問委員會的客人訪問了綜合飛機公司,參觀了那裏的B-24生產過程。B-24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複雜的飛機之一,它是四引擎螺旋槳飛機,翼展110米,速度很快,最高時速是300英裏,它可以在無須重新加油的情況下飛行3000英裏,而且可以攜帶四噸炸彈。

那時候,綜合飛機工廠已經為美國政府生產了數十架B-24,但索倫森對綜合飛機工廠的主要生產程序不屑一顧,索倫森下定決心要讓福特汽車公司生產完整的B-24而不僅僅是提供零部件。根據索倫森的計劃,新工廠長一英裏,寬1/4英裏,附帶有一個設施齊全的飛機場。在他的想象中,這樣的工廠不是簡簡單單的零部件工廠,而是羅斯福總統所說的“民主兵工廠”的核心。索倫森的計劃得到了福特和埃茲爾的支持。

索倫森修建B-24工廠的計劃讓克努森異常興奮,福特汽車公司做得越多,生產管理辦公室的負擔就越輕。1941年3月3日,政府與福特汽車公司簽訂了總價值達4.8億美元的1200套“機身組件”(這一次,機身組件指的是除引擎以外的所有零部件)和800架整機的采購合同,並且授權公司修建一家新大型工廠。那時候,廠址已經選定,就在伊普西蘭蒂大學城附近的沃施唐納縣。這裏大約位於底特律以南25英裏,被人稱做柳木場。

全國各地的報紙都在討論福特的新項目、4700萬美元的總建設成本以及政府正在投向新工廠的1100萬美元(最終,美國政府對柳木場的投資達到了兩億美元)。這條消息對鼓舞國民士氣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為它是第一條一般美國人也能理解的有關軍事動員的實實在在的消息:對戰爭的討論已經喚醒了福特汽車公司,一旦柳木場建立起來並開始運轉,它將每小時產出一架B-24.在美國人看來,這樣的生產速度足以保證美國人擊敗任何地方的敵人。

不過,福特新工廠的選址最初遭受到各方麵質疑,最大的質疑在於是否能有足夠的勞動力。柳木場工廠需要60000名雇員,但它與最近的城市之間也有很長一段距離,而且在所有員工都必須天天準時報到的情況下,它卻不提供交通、住宿和其他條件。不過在考慮這個問題之前,第一個問題是工廠必須建造起來。

9月份,總占地250萬平方英尺的各主要建築建造完畢。建造樓房並不是多大的難題,更大的問題是工廠的裝備。工具和專業化機器的準備工作需要600萬個工時才能完成。單單生產轟炸機所需要的模具就多達11000個。福特汽車公司把大約一半的準備工作外包給其他廠商。不可思議的是,在1941年的大多數時間裏,公司的1800名工具設計師每天都會畫出總長達三英裏的藍圖,這相當於一家工廠的長度。在一個輪班製的忙碌日子裏,他們所畫出的圖紙總共達到了五英裏之長。接下來,工具製造工們必須根據設計圖製造出每一套工具。

隨著軍工項目的進展,亨利·福特的煩惱也日漸增多,他很清楚,他的公司隻剩下了美國政府這一個顧客——這是曆史上的第一次。

對汽車製造商來說,生產汽車始終是更關心的問題。因此,管理戰時生產的克努森最迫切的任務是必須阻止汽車工業生產太多的汽車。畢竟在戰時,生產軍用品才是當務之急。1941年8月份,生產管理辦公室宣布將本年度剩餘時間的汽車產量平均壓縮26.5%,將1942年前六個月的汽車產量壓縮50%。福特汽車公司在1940年度生產了全美汽車的20.2%,次年是18.1%,根據新的生產配額,它在1942年度的汽車產量將占全行業的18.6%。這個份額將使福特汽車公司排在克萊斯勒公司(23.1%)和通用汽車公司(44.3%)之後位居第三。在產量削減後,福特汽車公司在1942年隻能生產399600輛汽車,大約是上一年的一半。

而在1942年,美國的軍事動員程度要高得多。新車銷售停止,福特汽車公司像其他所有汽車製造商一樣成了美國軍隊的附屬。大批政府官員和巡視員來到福特的工廠特別是柳木場,提出要求,檢查文件,隨心所欲地審查運營狀況。亨利·福特認為這是旨在控製福特汽車公司的一個陰謀。他對克努森的批評尤為激烈。

亨利·福特變得暴躁而偏執,他隻相信一個人,那就是哈裏·貝內特。那時候,埃茲爾·福特身體狀況堪憂。他的胃部不適長時間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胃潰瘍所致,但在1942年1月,他被診斷為胃癌患者。亨利·福特堅持認為埃茲爾的病是自找的。在他看來,如果兒子能采納他的建議,按他的食譜和方式吃東西,像他那樣鍛煉身體,胃病就會根除。他時常散播他自己的醫學觀點,曾聲稱埃茲爾經常嘔吐是因為他是一個意誌薄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