償還債務的高姿態還不足以讓利蘭父子停手,他們試圖通過法律途徑和社會壓力迫使亨利·福特買下林肯汽車公司2400名原始股東的股票——他們一致表示這是福特的兩個承諾之一。然而,福特對股票以及從事股票交易的人沒有興趣,他認為大多數願意持有林肯股票的人都是投機者,隻不過是想從福特公司這裏撈錢罷了。不管怎麼說,利蘭父子沒能讓亨利·福特買斷股票。1931年,密歇根最高法院對這一事件作出了有利於福特的裁決。
埃茲爾被任命為林肯汽車公司總裁,這位優秀的年輕人終於可以有了自己的空間,歐內斯特·坎茲勒擔任了總經理。在利蘭父子擔任主管的第一年中,林肯汽車公司的產量剛剛超過700輛。在作為福特分支的第一年中,林肯的產量上升為5242輛。新機構並沒有觸動林肯汽車的機械設計,而是很聰明地保留了繼承自利蘭的精巧技術。L型車繼續使用著V-8引擎以及利蘭的其他革新。
埃茲爾對林肯公司的命運和福特公司的資源有自由控製權——鋼鐵加工、研發以及其他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還請了一些車身製造商為公司做創新性設計。布法羅車身製造商赫爾曼·布魯恩與埃茲爾緊密合作,設計出了一種比從前任何時候都要緊湊的車型,流線型、長引擎罩以及其他一些細節(比如散熱器的鍍鎳邊框或者蓋有帆布的金屬頂蓋)讓那款汽車成了一種漂亮的時尚裝飾品。1927年,競爭激烈的車身製造商還為林肯汽車提供了一些特色設計,比如完全用人工莎草紙按古埃及風格裝襯內部的車身,這些汽車都是限量生產的。
在保持甚至提高林肯汽車品質標準的同時,福特汽車公司還發動了一場利蘭父子永遠也負擔不起的昂貴的營銷戰役。在“林肯小沙龍”(Lincoln Salon Petite)周遊各城市的過程中,當地的潛在買主會收到與會邀請。通常在豪華酒店舉行的沙龍氣派十足,侍從們著裝正規,銷售人員身穿晚禮服,就連汽車本身也被鮮花和噴泉環繞。這樣的安排很狡猾,有意讓那些對身份很敏感的人看不到散熱器上的那個藍色小標誌——上麵的文字是“福特林肯”。T型車就其本身來說是優秀的,但對那些願意花6000美元購買一輛汽車的人來說,林肯汽車才是地位的象征。
一個問題很自然地出現了,福特汽車經銷商們是否應該銷售林肯汽車,或者說林肯汽車是否應該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經過一番爭論,林肯應該獨立於福特汽車經銷點的觀點占據了上風,因為“在一家福特代理商那裏買林肯汽車就像在一家雜貨店裏買昂貴的珠寶一樣”。單看運往經銷商的方式,就知道兩者的區別。T型車是用板條箱運的(不包括車身),而且一節車皮能堆上28輛。而林肯車會被蓋上特殊紙料,用封閉車廂運輸,在卸貨之前,要小心翼翼地清洗一遍,還要由一個檢查員確保汽車噴漆沒有哪怕最輕微的損傷或瑕疵。
1940年4月29日,當紐約楊基隊經理喬·麥卡錫贈給“本壘打王”巴布·魯思一輛林肯和風(Lincoln-Zephyr)時,這款車已經贏得了美國“夢之車”的美譽。多年以來,林肯汽車一直有“總統汽車”的雅號。第一款為總統專用而全麵改製的林肯是1939年的“陽光專車”(Sunshine Special);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總統專車是一輛敞篷車,1963年11月22日,坐在這輛車中的約翰·F。肯尼迪遇刺身亡。
從福特的觀點來看,收購林肯汽車公司算不上一個立竿見影的商業成功,因為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公司才開始獲得穩定的利潤。然而,這次收購卻有一個潛在好處。過分專注於T型車生產的福特汽車公司其實非常需要精通其他產品的人才,即使林肯汽車公司隻是一個新生意的試驗場,它也完全值800萬美元——它讓那些夢想新汽車和新生意的人有了施展拳腳的新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