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中國盛開的蓮花(2 / 3)

在抓緊譯經的同時,法顯還將自己西行取經的見聞寫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國記》。《佛國記》全文九千五百多字,別名有《法顯行傳》、《法顯傳》、《曆遊天竺紀傳》、《佛遊天竺記》等。它在世界學術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一部傳記文學的傑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曆史文獻,是研究當時西域和印度曆史的極為重要的史料。法顯去印度時,正是印度史上的芨多王朝(320年-480年),是繁榮的黃金時代,有名的超日王在位的時代,關於芨多王朝古史缺乏係統的文獻記載,超日王時的曆史,隻有依靠《佛國記》來補充。

中國西域地區的鄯善、於闐、龜茲等古國,湮滅已久,傳記無存,《佛國記》中所記載的這些地區的情形,可以彌補史書的不足。《佛國記》還詳盡地記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跡和僧侶生活,因而後來被佛教徒們作為佛學典籍著錄引用。此外,《佛國記》也是中國南海交通史上的巨著。中國與印度、波斯等國的海上貿易,早在東漢時期已經開始,而史書上卻沒有關於海風和航船的具體記述。《佛國記》對信風和航船的詳細描述和係統記載,成為中國最早的記錄。

法顯取經是佛教傳入中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法顯之前基本上是送進來的階段,後來進入拿進來的階段轉變。 晉末宋初的西行求法運動,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興起來的。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司州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地區)人,一說是並州上黨郡襄垣(今山西襄垣)人。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三) 玄奘西行——行萬裏,取真經

1、唐朝時期的佛教

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就興盛起來,尤其在唐朝時期。據相關統計,從公元3世紀到4世紀,一共有7個和尚從陸路去取經,到了5世紀,有61個人到西天取經,6世紀有14個人,7世紀有56個人,8世紀有32個人。從3世紀到8世紀不斷的有高僧離開中土,不顧個人安危長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經。史書上記載的這170個人,其中平安返回的隻有43人,大多數人都犧牲了。佛教徒的這種精神是非常堅定的,顯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侶的追求。

唐朝佛教興盛的一個表現是翻譯佛經,但是由於語言的變化,魏晉南北朝時期所翻譯的佛經到隋唐時期就難以閱讀了,更別說梵文的佛經了。這就使隋唐時期一些從事佛經翻譯的人很困惑。出於對佛經的不同理解,產生歧義,所以到隋唐時期佛教裏產生了很多派別。

玄奘就是誕生在這個背景之下,他希望到印度去取經,想探索佛教、佛教經典裏的本原的情況。

2、玄奘大師簡介

玄奘祖籍河南洛州緱氏縣,家族本是儒學世家。為東漢名臣陳寔(104年—187年)的後代,曾祖陳欽曾任東魏上黨(今山西長治)太守,祖父陳康為北齊國子博士,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江陵縣令,大業末年辭官隱居,此後潛心儒學修養。玄奘於隋朝仁壽二年出生,少時因家境困難, 10歲便隨哥哥進入佛門,13歲剃度出家,21歲受具足戒。前後遍訪佛教名師,先後從慧休、道深、道嶽、法常、僧辯、玄會等學《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以及《大般涅盤經》等經論,造詣日深。

隋煬帝大業末年,兵亂饑荒,618年隋朝滅亡。玄奘跟長捷法師前往唐朝首都長安,後得知當時名僧多在蜀地,因而又同往成都。在那裏聽寶暹講《攝論》、道基講《雜心》、惠振講《八犍度論》。三、五年間,究通諸部,聲譽大著。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據傳在成都大慈寺)受具足戒。

武德七年(624年)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參學。先到了荊州天皇寺。講《攝論》、《雜心》,淮海一帶的名僧聞風來聽。六十高齡的大德智琰也對他執禮甚恭。講畢以後,繼往趙州從道深學《成實論》,又到揚州聽惠休講《雜心》、《攝論》。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重遊長安學習外國語文和佛學。先後從道嶽、法常、僧辯、玄會諸師鑽研《俱舍》、《攝論》、《涅槃》,他很快就窮盡各家學說,其才能倍受稱讚,聲譽滿京師。仆射蕭瑀奏請令他住莊嚴寺。

已經學習佛法十多年的玄奘因感各派學說紛歧,難得定論,便決心至天竺學習佛教。貞觀元年(627)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準。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舍新城,長途跋涉十餘萬裏。

3、玄奘西行過程

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並結為兄弟。後經龜茲(今新疆庫車)、淩山(耶木素爾嶺)、素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今塔什幹)、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濕彌羅國。在此從僧稱(或作僧勝)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因明、聲明等學,與毗戌陀僧訶(淨師子)、僧蘇伽蜜多羅(如來友)、婆蘇蜜多羅(世友)、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羅多(最勝救)等討信紙佛學,前後共2年。

接著,又到磔迦國(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從一老婆羅門學《經百論》、《廣百論》;到至那仆底國(今印度北部之菲羅茲布爾地方)從毗膩多缽臘婆(調伏光)學《對法論》、《顯宗論》;到闍爛達羅國(今印度北部賈朗達爾)從旃達羅伐摩(月胄)受《眾事分毗婆沙》;到窣祿勤那國(今印度北部羅塔克北)從闍那多學《經部毗婆沙》;到秣底補羅國(今印度北部門達沃爾)從蜜多犀納受《辯真論》、《隨發智論》;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從累縭耶犀納學《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

貞觀五年,抵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受學於戒賢。玄奘在那爛陀寺的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經書的十名高僧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兼學各種婆羅門書。

貞觀十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裏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

不久,玄奘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盤、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係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裏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已佚),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製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

接著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曆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

貞觀十七年,師正式辭王東歸。經由今之新疆省南路、於闐、樓蘭而回國,往返共曆十七年,行程五萬裏。於貞觀十九年正月還抵長安,帝敕命梁國公房玄齡等文武百官盛大歡迎。

4、玄奘西行的意義

玄奘歸國後,為太宗、高宗所欽重,供養於大內,賜號‘三藏法師’。太宗且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法’而固辭之。帝唯從其誌,助其譯經工作,建長安譯經院,詔譯新經;

玄奘先後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華宮譯經,凡十九年,共出經論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譯出之主要經典有: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師於印度所學遂盡傳至中國。 玄奘曾斥責鳩摩羅什等古代譯經家以‘達意’為原則而信筆直譯之翻譯法,遂提倡忠於原典、逐字翻譯之譯經新規則。後代譯經家每以玄奘所立之定則為法式,而稱玄奘以前所譯之經為舊譯,稱玄奘以後所譯之經為新譯。

玄奘還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內載西域、印度、錫蘭等138國之曆史、地理、宗教、神話傳說、風土人情等,親踐者110國,傳聞者28國。該書在佛教史學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亞、南亞之史地、文化上,乃至於中西交通史料上,均富有極高之價值,至堪珍視,故亦甚為歐美日本學者重視。 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世壽六十三(一作六十五、六十九)。師示寂後,高宗哀慟逾恒,為之罷朝三日。追諡‘大遍覺’之號。敕建塔於樊川北原。其後,黃巢亂起,或奉其靈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國時,塔圯;迨至亂平,堙沒無人能識。

近30多年來玄奘大師真身頂骨(一部分)一直珍藏於南京靈穀寺。南京靈穀寺的淨然法師說從保護文物的角度出發,真正的玄奘法師頂骨是不能輕易示人的,一般秘藏於密室裏,除非有重大佛教活動和重要佛教友人來訪,才會請出真正的玄奘法師頂骨,而一直在寺裏的玄奘法師紀念堂展出的乃是等同於真頂骨的影骨。另外對日抗戰(1937~1945)時,日本人入南京,修路掘地得到大師部分頂骨,移奉日本。後一部分頂骨歸還台灣,現奉安於台灣省南投縣日月潭玄奘寺。

玄奘西行求法不是最早的一個,卻作出了極大貢獻。他一人孤征,冒險犯難,百折不回,征途中,四夜五日無一滴水入口,昏迷中還要頑強爬行,再現了中華民族的頑強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成為後世向外開拓探險者的先鋒。

玄奘西行開創了中國的佛國外交,在他求法的路途上,已經有天竺各國以佛經為紐帶,展開對唐友好往來。在他回國以後,日本、韓國佛徒也陸續到大唐求法,形成中日等國的友好往來,直到今天,中國佛徒和日韓佛徒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促進了當時的中國與周邊各國的交流。

玄奘西行的出發點是求法取經,然而,此次出行的文化價值可能遠遠高於其宗教價值。

西域諸國之政治、宗教、曆史、地理、風土、人情通過這次西行被傳到了中國,後來在交流過程中又繼續散播。實際上, 此次西行對唐朝的創作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今後中國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他是中國著名古典《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四) 佛教入藏——公主的嫁妝

1、唐朝時期的吐蕃

相傳公元四世紀吐蕃拉妥妥日聶讚時佛經就已傳到西藏,但當時藏族沒有文字,沒有人懂得其意,也隻好把佛經供了起來。

吐蕃就是現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沒有來往。據說吐蕃人是東晉末年南涼國王鮮卑人禿發利鹿孤的後代,因失國而輾轉流徙到青藏高原,為紀念祖先,他們以“禿發”為國號,後依語音相近訛變為“吐蕃”。吐蕃人過著以遊牧為主的生活,飼養犛牛、馬、豬和獨峰駱駝,有的也種植青稞和蕎麥。

6世紀時,吐蕃興起於今西藏山南地區澤當、 窮結一帶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聯盟發展成為奴隸製政權。其領袖人物達布聶賽、囊日論讚父子,逐漸將勢力擴展到拉薩河流域。

公元七世紀,棄宗弄讚繼位作了吐蕃讚普(吐蕃國王),人們又稱他為鬆讚幹布,是一位驍勇慓悍的領袖,他率領軍隊統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許多部落,建立了以邏些城為中心的強盛王國,邏些城即今日的拉薩,正式建立吐蕃王朝。藏族文化作為高海拔地區——世界屋脊——的文化,具有高海拔地區的一切特點。藏人以樸厚、豪壯、博大為美, 汲取其他文化,創造了自己的34個藏族文字。日喀則,藏語意為“最好的莊園”;“拉薩”藏語為“聖地”或“佛地”之意;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西藏發源地——神山聖湖,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神山聖湖上的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似冠著銀色“金字塔”。

當時的吐蕃王朝,它的國家體製事實上還處在各部落的聯盟階段。王朝內部不僅權力分散,而且苯教巫師還常常假借神的旨意控製王室,左右朝政。在這種情況下,懷有雄才大略的鬆讚幹布在建國之初,便將目光轉向了中原和鄰邦,選擇佛教作為鞏固國家集權,統一大業的思想基礎。 在這一階段佛教才正在西藏地區得到大規模的發展。

2、鬆讚幹布迎娶泥婆羅公主

7世紀中期鬆讚幹布統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奴隸製政權以後,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當時位於吐蕃南部的泥婆羅(今尼泊爾)為了免遭滅頂之災,將尺尊公主嫁給鬆讚幹布。也有人說鬆讚幹布之所以要迎娶尺尊公主為妃,是為了加強與泥婆羅的友好關係,從而起到鞏固吐蕃和印度半島的宗教聯係的作用。尺尊公主在入蕃時帶來一些工匠,還帶來一尊釋迦牟尼8歲等的佛像。

3、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貞觀十二年,鬆讚幹布率吐蕃大軍進攻大唐邊城鬆州,即今天的四川鬆潘縣,生番破城及屠,屠殺漢族男性,掠奪女性為奴;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時正國富兵強,於是派侯君集督率領大軍討伐。大敗吐蕃於鬆州城下。鬆讚幹布隻好俯首稱臣,並對大唐的強盛讚慕不已,他在上書謝罪的同時,還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經過一番考慮,決定答應他的請求,文成公主人長得端莊豐滿,自幼飽讀詩書,她雖然對遙遠的吐蕃心存疑慮,卻又充滿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應允了。

貞觀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觀的送親隊伍,在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領下,護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親。之所以要在隆冬季節出發,是因為由長安經隴南、青海到西藏有一個多月的路程,沿途要經過幾條湍急的大河,隆冬季節河水平緩,才便於送親的隊伍通過。

經過一個多月的頂風冒雪的艱苦跋涉,春暖花開的時候,文成公主一行到了黃河的發源地一河源,這裏水草茂盛,牛羊成群,一改沿途風沙迷茫的荒涼景象,讓人精神為之一振。一路上很為吐蕃地勢惡劣而憂心的文成公主這時也鬆了一口氣,於是送親隊伍在這裏作了數日的短暫休整。

這時,鬆讚幹布親自率領的大隊迎親人馬也趕到了河源,鬆讚幹布一行見到大唐使臣江夏郡王李道宗納頭便拜,並行了子婚大禮,他已認定把大唐作為吐蕃的上國 送親和迎親的隊伍前呼後擁、威風八麵地進入了邏些城,在李道宗的主持下,鬆讚幹布與文成公主按照漢族的禮節,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全邏些城的民眾都為他們的讚普和夫人歌舞慶賀。鬆讚幹布樂不可支地對部屬說:“我族我父,從未有通婚上國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為妻,實為有幸,我要為公主修築一座華麗的宮殿,以留示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