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楊深秀(1 / 1)

楊深秀(1849—1898年),原名毓秀,字漪村,清末戊戌變法的“六君子”之一。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生於山西聞喜縣儀張村,自幼家境貧寒,祖上以給人築牆為生,7歲上死了父親,母親改嫁,他孤苦伶仃,依靠叔伯生活,半耕半讀,因而深知勞動人民的疾苦。

楊深秀自幼聰明好學,常向人借書來讀,如饑似渴,廢寢忘食,終於廣泛涉獵經史子集,兼通佛典、曆算、詩詞,以少年奇才而聞名四方。

鹹豐十年(1860年),他才11歲,入縣學科試中了第一名,震驚鄉裏;數年後又中舉人;光緒十五年(1889年)考中進士,任刑部主事;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又調任山東道監察禦史。

“甲午之恥”促使楊深秀走上了變法維新之路,決心以振興邦國為己任。他以身居台諫之便,屢次奏請變法,主張定國事、聯友邦、廢科舉、興學校、考庶官、舉人才、譯新書、派遊學等,都被光緒帝采納。“百日維新”中,楊深秀始終站在鬥爭的前列,堅定不移地支持維新運動。他上疏彈劾禮部尚書許應騤阻撓維新變法,光緒帝遂將許應騤革職。戊戌政變,慈禧太後重新“訓政”,光緒皇帝被囚禁在瀛台,榮祿惡黨即大捕維新黨人士。在此情勢下,楊深秀臨危不懼,仍連夜草擬奏章,力陳太後歸還政權。慈禧太後見其維新初衷不改,遂派緹騎逮捕了他,在獄中賦詩三首,其中一首雲:“久拚生死一毛輕,臣罪偏由積毀成。自曉龍逄非俊物,何嚐虎會敢從行?聖人豈有胸中氣,下士空思身後名。縲絏到頭真不怨,未知誰複請長纓?”並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十三日,將譚嗣同、楊深秀等六人殺害於北京菜市口,史稱“戊戌六君子”。在綁赴刑場時,楊深秀等大義凜然,神色不變。這一年,楊深秀才49歲。他的遺著有《楊漪村待禦奏稿》、《雪虛聲堂詩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