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飲食禁忌(2 / 3)

15.忌吃長時間浸泡的海帶

海帶是一種營養豐富、美味可口的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在許多國家,海帶已成為最受歡迎的長壽食物。海帶中碘、鉀、甘露醇和多種維生素的含量都比較高。碘和甘露醇都是附在海帶表麵,是極易溶於水的物質。海帶不能久泡,否則這二種營養物質損失就越多。曬幹的海帶浸泡在水中,15分鍾後85%的碘溶到水中,40分鍾後80%的甘露醇被溶解。如果浸泡幾小時或幾天,則海帶中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都被溶解,吃到的隻是海帶膠和纖維素。因此,浸泡海帶的時間切忌過長。

16.吃精白米禁忌

常吃精白米不好,因為精製加工時反複輾軋,原來存在於米胚和外胚層中大量的維生素B1被碾掉,其他營養素也損失很多,常吃精白米易引起體內維生素B1缺乏,而表現為神經炎,怕冷,全身無力,記憶力差,反應慢,嚴重者有腦及心髒病變。嬰兒會有嘔吐、腹瀉等症狀。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精白米、特製麵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營養缺乏病的發病率可能增高,我們應該引起注意。適當吃一些米糠或豆類食品。

17.忌食新鮮木耳

人們一般愛吃新鮮的食物,但新鮮木耳卻少吃為妙,因為新鮮木耳中含有葉啉類光敏感物質。這種物質對光線敏感。食用新鮮木耳後,太陽照射時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暴露部位出現水腫、疼痛、強癢、甚至發生壞死,個別嚴重者可因喉頭水腫而發生呼吸困難。故不要吃新鮮的木耳。

18.吃黃豆禁忌

豆類食品中以黃豆的營養最豐富,故有“豆中之王”“植物王白肉”譽稱。足夠的蛋白質雖為人體健康必需,但黃豆及豆製品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為黃豆中的蛋白質能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如過量攝入,會出現缺鐵性貧血,使人產生疲倦、乏力、嗜睡等貧血症狀。黃豆中還含胰蛋白酶抑製素,吃得過多,產生消化不良。

19.忌食隔夜熬白菜

食用隔夜熬白菜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這是因為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硝酸鹽,吃剩的白菜經過一夜後,細菌會侵蝕菜中,無毒的硝酸鹽就會轉化為劇毒的亞硝酸鹽。這種亞硝酸鹽容易溶解於菜湯中,喝入後,大量亞硝酸鹽隨之進入胃腸道,並迅速進入血液中,使血液中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喪失了攜帶氧氣的能力,使身體缺乏氧氣,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心慌等中毒症狀,嚴重時可引起皮膚和粘膜發紺、青紫,造成死亡。當前亞硝酸鹽還是一種公認的致癌物質。因此,切忌吃隔夜的熬白菜。

20.吃山楂片禁忌

山楂片是兒童、孕婦都喜愛的食品。它味美,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還能治療婦女產後腹痛、赤白痢疾、疝氣、腰痛、絛蟲病等。吃山楂片或以山楂片煎水代茶飲,均有良好效果。

但是,食用山楂片並非多多益善,過多食用是不適宜的。因為山楂片的助消化,隻是促進消化液分泌,並不是通過增強脾胃的功能來消化食物的;而且山楂片是破氣去積滯之物,食得過多,會傷人中氣。因此,脾胃虛弱者忌食用山楂片。一般在使用人參補氣藥物時,也不能吃山楂片,因為它的破氣作用會抵消人參的補氣作用。《隨息居飲食譜》和《良氏藥性》,中有“山楂破氣,忌多食”,“多食耗氣、損齒”的記載。尤其是兒童,處於牙齒更替時期,長期貪吃山楂片或山楂糖點,對牙齒生長不利。因此,食用山楂片忌過量,食用後還應注意及時漱口。

21.吃酸菜禁忌

不少人喜歡吃酸菜,適當吃點酸菜可以調節胃口,增加食欲。但若嗜食酸菜成癖,大量吃酸菜,則是不當的。這是因為,醃製的酸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和鈣。由於它酸度高,食用後不易在腸道內形成草酸鈣被排出體外,而會被大量吸收,容易沉積形成尿路結石。另外,酸菜在醃製過程中,維生素C被大量破壞。大量吃酸菜,人體維生素C缺乏,會使人體抑製草酸鈣結晶體沉積和減少尿路結石形成的能力大為降低。因此,酸菜少吃點是可以的,大量食用是對人體有害的。

22.吃苦瓜禁忌

苦瓜雖苦,但是它味苦性涼,爽口不膩,人吃了後,會感到涼爽舒適。因此,它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夏令良蔬,頻頻走上餐桌。苦瓜不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佳蔬,據分析,它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在瓜類蔬菜中都是較高的,同時,苦瓜也是一味良藥,它具有“驅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之功。用它治療胃熱痛、濕熱痢疾、嘔吐腹瀉及尿血等症,都頗為有效。

苦瓜雖是佳蔬良藥,但卻是不可過多食用的。這是因為:苦瓜含有較多的草酸,草酸能與食物中的鈣結合,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若長期大量食用苦瓜,會導致鈣質缺乏症。因此,苦瓜是忌多吃的。為了克服苦瓜的這一缺點,在烹調苦瓜前,最好先把它切好,在沸水中浸泡一下,這樣可以除去部分草酸,使其副作用大為減少。

23.忌空腹吃番茄

番茄營養豐富,味美價廉,很多人喜歡吃。但空腹時大量吃番茄會產生不良反應,因為番茄中含有大量膠質、果質及柿膠酚等可溶性收斂劑,這些物質容易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形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堵住了胃的出口幽門,使胃內壓力升高。引起腹痛、嘔吐,甚至發生脫水性休克。

24.忌吃菠菜補鐵

不少人以為,菠菜含鐵量很高,是補鐵佳品,於是便常常以炒菠菜給兒童和缺鐵的病人吃。其實,這是一種不當的做法。因為人體對鐵的吸收和利用,不僅受食物中鐵含量多少的影響,而且還取決於鐵的存在形式及其理化性能。而研究證明,菠菜中能被吸收的鐵僅占其含量的1%,其餘99%均與草酸等物質形成不能溶解的複合物失去了營養價值。另外,食用菠菜還會幹擾鋅的吸收,影響鈣的吸收。因此,菠菜並不是補鐵的理想食品。食用肉類、肝髒中鐵的吸收率分別比菠菜高22倍、15倍和11倍,其他蔬菜如芹菜、小青菜的鐵吸收率也比菠菜要高。

25.吃紫菜禁忌

紫菜食用方便,味道鮮美,是很受大眾喜愛的食品。但是,紫菜卻是不可過量食用的。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最近警告市民,成年人每天食用即食紫菜最多不可超過七八片;如果長期過量食用,將會因為吸收過多的碘而導致甲亢。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對146種食物樣本進行了碘含量測試,結果發現,紫菜碘含量比一般食物高4倍以上,比蔬菜高近400倍。他們發現,平均每兩克紫菜(約兩小包即食紫菜)已含碘87微克,有的高達148微克。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每兩克紫菜的含碘量已遠遠超出一個成年人每天的所需量。

26.吃海帶禁忌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海帶有預防心血管疾病、肝病、癌症和白血病等多種疾病的作用。海帶美味,又能防病治病,但食用時如不注意衛生,也會使人生病。海帶中的碘很豐富,是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大的理想食品,但如攝取太多,或者適應症掌握不好,也會碰到意料不到的麻煩。攝入碘太多,可至高碘性甲狀腺腫大。已患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者,吃海帶也不會使腫大的甲狀腺回縮,隻能控製病情不再發展。如果食人太多反而會致甲狀腺機能亢進,稱為碘甲亢。同時海帶中含砷量較高,每千克中含砷35毫克~50毫克,而食品衛生標準規定食物中的含砷量每千克不得超過1毫克。砷是有毒的,攝入過多會致急性或慢性砷中毒。總之,吃海帶補碘、補砷可以治病,但不能過量。

27.吃蛋白質禁忌

隨著營養知識的日益推廣普及,有些人產生了一種誤解,認為講營養就是要多吃蛋白質。這種看法不完全正確,蛋白質雖然是機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但是進食過多不僅浪費,而且會加重肝、腎負擔。如患有肝、腎功能不全,或是長期饑餓狀態下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可能發生血氨增加,使腦組織代謝發生障礙,甚至可導致死亡。因此,高蛋白食物切忌食用過多。

28.吃辣椒禁忌

辣椒具有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功能。但如果吃得過多,會引起辣椒中毒。一次吃大量的辣椒後,會使消化液分泌過多,使胃腸粘膜充血、水腫、胃腸蠕動劇增。出現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頭暈,甚至嘔血、便血,血壓升高或下降等。如患有熱性病、肺結核、胃潰瘍、慢性胃腸炎、痔瘡、高血壓等病病人,會使病情複發或加重。因此,這些人忌多

吃辣椒。即使正常人,吃辣椒也以適量為佳。

29.吃花生禁忌

大便溏泄者忌吃花生,因花生中油脂較多,多吃易導致滑腸,加重泄瀉。

膽囊切除術後,膽汁無法貯存。而花生含有豐富脂肪,需要大量的膽汁來幫助消化,這就要靠肝髒幫忙,長久這樣可能會對肝髒產生影響,進而引起其他疾病。故這種人忌多吃花生。

其次是跌打損傷並有血淤者,因花生有凝血作用,對消除淤血不利。

30.忌吃青番茄

番茄果肉細嫩、酸甜適口,可果可蔬,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但是沒有成熟的青番茄不能吃,據測定青番茄中含有有毒的生物堿番茄素,與發芽的土豆中所含的毒素龍葵素的毒素相似。

番茄素為針狀結晶體,在堿性環境中比較穩定,但能溶於酸,生成番茄次堿和糖。因此,吃沒熟的青番茄常會感到不適,特別是嘴裏有苦澀感,重者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昏、流口水等中毒症狀。

31.忌吃發芽的土豆

土豆是中餐、西菜不可缺少的原料。可以當主食,但在我國多半用來做菜吃。它含有大量的澱粉、維生素,還有鐵、鈣等無機鹽,正常情況下,土豆中含有一種有毒的龍葵素,因含量極少,故吃了也不致引起中毒。但是土豆一旦發芽就會產生大量的龍葵素,可達420毫克~730毫克,土豆芽內的龍葵素比土豆內中要高100多倍。這種毒素不溶於水,一般人吃進200毫克即引起中毒,300毫克~400毫克發生嚴重中毒。龍葵毒素能破壞人的紅細胞,對粘膜有強烈的刺激性。食後在幾十分種或幾小時內就會出現咽喉發幹,舌頭發麻、發癢、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抽搐、眼睛怕光等症狀,重者可有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心跳驟停而死亡。因此,發芽的土豆不能吃。烹調時將土豆切片先用清水泡30~60分鍾,然後大火猛炒,最後放些醋能加速毒素的破壞。此外,土豆曝曬後龍葵素也大量增加,應引起注意。

32.忌吃不熟的豆角

豆角包括扁豆、芸豆、菜豆、刀豆、四季豆等。秋季豆角成熟後,豆角裏含有一種毒蛋白凝集素,有的豆皮裏有溶血毒,扁豆裏有扁豆堿,這些有毒物質在較低溫度下不易被破壞分解,吃了不熟的豆角後,有毒物質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痛、惡心、嘔吐、頭暈等中毒症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其中以扁豆中毒最為常見,多發生在9~11月份,扁豆毒素毒性雖大,但並不穩定,極易被熱破壞。所以,在煮扁豆前,應先用開水燙一下,這樣,豆類中的凝集素和溶血素等有毒物質,就會被熱分解,或可以延長直接烹煮的時間,將豆角燒透燜軟,毒素就被破壞了。為了安全起見,應將豆角煮沸或急火加熱10分鍾以上才可食用。

33.忌吃黴變腐爛的食品

在生活當中,有些人對黴變或腐爛的食物舍不得扔掉,認為棄之可惜。實際上,腐敗變質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特別是一些致病的微生物會產生致病的毒素,通過煮沸也不能被殺滅或消除。吃了這些食物後,就可能引起疾病。另外,在發黴的花生、玉米、大米、醬油等食物中,都帶有黃曲黴素或其他有害物質,食後易發生急性中毒或引起癌症。自然界中的黴菌有數萬種之多,且分布廣泛,現已確定有致癌性的黴菌有十多種,如花生黴變易產黃曲黴毒素,大米黴變易產島紊黴菌素、黃米黴素和環氯黴素,發黴的酸菜、鹹菜有白地黴菌素,且可使亞硝酸鹽含量大為增加,食用就不安全了。除了長期以來釀酒、製醬、做腐乳的毛菌和紅曲黴,目前並沒有發現有毒性。因此,對腐爛變質嚴重的一切食品都應毫不吝惜地棄而不食。

34.忌吃有黑斑的番薯

番薯即紅薯、山芋、地瓜。由於味道甜美可口故被人們所喜愛。但如果在購買時不會挑選,則會引起中毒。首先看如果表皮是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番薯,說明已受到黑斑病菌的汙染。這種菌排出的毒素中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酵,使番薯變硬、發苦,對人的肝髒有劇毒。這種毒素用水煮、火烤均不能破壞掉。因此,無論是生吃,或是熟吃黑斑病番薯,都能引起中毒。多在吃後24小時內發病,主要症狀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重者有高燒、頭痛、氣喘、嘔吐、抽搐、神誌不清、昏迷,甚至死亡。對此病目前無特效療法,重在做好預防,發現中毒病人,盡快送醫院搶救。預防中毒的辦法是:不吃變質、發硬、味苦的番薯和黴變的薯幹,再則是貯存前先將番薯表皮曬幹。

35.忌拒吃肥肉

現在有些人一點肥肉都不吃,以為食了肥肉會損害健康。年輕女性為了避免肥胖,保持苗條身材,不食肥肉;中、老年人害怕得高血壓病、腦中風、冠心病,對肥肉更是一點也不敢沾。其實,這些看法和做法未免失之偏頗。

營養學家提出的少吃高脂肪食物,強調的是“少吃”,而並不是“不吃”。一般認為,成人對脂肪、蛋白質、糖類需要的比例大體應為0.8:1:5.

肥肉並不是多餘之物,它對維持人體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脂肪是人體重要“燃料”之一,每克脂肪在人體內能產生37千焦(9千卡)熱能,是人體熱能的重要來源。正常人每天需攝入30~40克脂肪才能保持精力充沛,體力勞動者所需要的脂肪量還增加一倍以上。

人體所需的一些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等,必須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吸收,缺乏脂肪,這類維生素也會相應不足。

肥肉中含有豐富的膽固醇,而膽固醇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成年人每日必須自胃腸吸收0.5克左右的膽固醇,才能滿足合成細胞膜、性激素、皮質激素和膽酸的需要,才能維持免疫細胞的穩定性和白細胞的活力。

油脂中的磷脂是細胞的組成部分,尤其是腦磷脂更是神經細胞的重要成分,在神經功能中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故有人還稱脂肪有健腦的功效。

脂肪尚有保持體態豐滿、使皮膚光滑潤澤、頭發烏黑油亮的作用。

日本專家指出,血中膽固醇過低,可能是發生腦卒中的一個危險因素。美國科學家指出,在嬰兒期和童年期,若長期膽固醇攝入不足,日後的智力將受到影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低於5克.升的老年婦女,死亡率較對照人群約增加4倍,癌症和心髒病發病率也見升高。由此可見,禁食肥肉的做法是不明智、不科學的。

36.忌食燒焦的魚和肉

在烹調魚和肉時,由於火候掌握不當,致使魚和肉被燒焦,為了避免浪費,便挑些不太焦的湊和吃掉,殊不知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魚和肉裏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如烹調時不慎燒焦,其中的高分子蛋白質就分裂變為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經過組合,可形成引起人“致突變”的化學物質。人吃了這種燒焦的魚和肉,就會產生遺傳上的毒害,影響下一代的健康。另外,魚和肉裏的脂肪呈不完全燒焦狀態,能產生大量的4-苯並芘。這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其毒性超過黃曲黴素等致癌物。因此,燒焦的魚和肉,千萬不能再食用。

37.忌吃高膽固醇食品

通常飲食情況下,膽固醇不會增高,因機體通過肝髒膽固醇的合成來進行調節維持動態平衡。但如果長期食用高膽固醇食品,或在肥胖、肝炎、胰腺炎、糖尿病等情況下,這種平衡就破壞了,血中膽固醇過高,而導致疾病。血中膽固醇過多與動脈粥樣硬化關係密切。多餘的膽固醇和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上,日積月累,血管壁就可能發生內膜增生、變性,血管硬化、出現斑塊,失去彈性及收縮力,甚至引起管腔狹窄、閉塞,心肌缺血供氧不足,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嚴重症狀,如發生在大腦,則可引起腦血栓等病。所以我們應適量吃動物內髒、肥肉、蛋黃、魚籽、蝦、蟹、魷魚、膳魚等高膽固醇食品,多吃些鮮菜和水果,以減少膽固醇的吸收,或加快血中膽固醇的排出,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

38.忌吃病死的豬肉

豬的胃腸中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細菌,有沙門氏菌、鏈球菌、葡萄球菌、變形杆菌等。在豬患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這些細菌經淋巴管進入血循環,在內髒和肌肉組織內大量繁殖,並產生毒素。病豬死後的肉由於發生質的變化,蛋白質被破壞、凝固,又極不容易煮透,所以人吃了這種帶病菌的死豬肉後就可能感染發病。如果人吃了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病死的豬肉,就可能也受沙門氏菌感染而發生急性胃腸炎,出現嘔吐、腹瀉、腹痛、高燒及其他並發症,不及時治療,則可能危及生命。

39.忌吃流產的動物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飼養的牛、馬、羊等家畜發生流產。有的已臨近產期,小動物已經長成。有人喜歡吃這些小動物,覺得它們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甚至用這些流產下來的小動物給年老體弱者或病人進補。其實,這樣做非常不科學。因為這些家畜流產是由許多原因引起的,其中大部分是由於疾病而致,如布魯氏杆菌病的病菌可通過胎盤進入小動物體內。人一旦感染本病,就會出現不規則低熱,四肢無力,關節酸痛,肝脾腫大等症。由於病程較長,症狀不典型,常不易被診斷,得不到及時治療,嚴重者可引起男性睾丸炎、不育症及孕婦早產、流產。

40.忌吃老雞雞頭

民間有“十年雞頭生砒霜”的說法。多年的老雞,由於長期啄食,有毒素物質進入體內,經過體內代謝後產生劇毒的物質。雖然其中絕大部分毒素排出了體外,但仍有部分毒物隨血液循環進入腦部,滯留在腦組織細胞內。人如果吃了這樣的雞頭,是有害無益的,並有可能並發許多病症。

41.忌吃雞屁股

雞屁股,又稱雞臀尖,是指位於雞肛門上方那塊肥厚的肉塊,它是致病、誘發病症的罪魁禍首,應該禁止食用。因為雞屁股是淋巴最集中的地方,是病菌,病毒和致癌物的大本營。雖然淋巴中的巨噬細胞有很強的吞噬能力,但對於4-苯並芘等致癌物卻無法消滅,隻好都存在雞屁股的淋巴中。有人特別喜歡吃這一塊肉,這無異如敞開大門讓致癌物進入人體,達到一定程度,就可能誘發癌症。因此,吃雞,或是吃鴨、吃鵝時都要堅決把屁股割下丟掉,戒除吃雞屁股的陋習,以免種下致病、致癌的禍根。

42.忌吃病雞

有些人認為,病雞宰殺後經高溫煮熟,吃了就可平安無事。但實際上,吃病雞發生中毒的事時有發生。原因何在呢?原來病雞體內的病原微生物,會隨血液循環擴散到雞的各個部位。在雞體內抵抗力下降時,病毒在雞體內迅速繁殖,產生很多的有毒物質。雞被殺後在常溫下煮熟,可以殺滅病菌或其他微生物,但不能清除或殺滅雞肉內的有毒物質。人如果吃了這種含有毒素的病雞肉,就可能發生中毒,輕則頭昏、惡心、嘔吐及發熱等,重者可發生腹痛、腹瀉、抽搐,甚至引起休克、死亡。

如果雞患感冒並發肺炎又用青黴素治療,對於對青黴素過敏的人來說,吃了這種雞則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可見病雞不能食用。對於患雞瘟、雞霍亂、雞腫瘤的雞,非但不能吃,還應注意防止疫情擴大傳染。病雞應及時進行隔離治療,死後應消毒,並深埋處理。

43.忌食魚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