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飲食禁忌(1 / 3)

1.忌同吃的食物

豆腐與蜜糖,香蕉與芋艿,黃瓜與花生,柿子與螃蟹,狗肉與綠豆,甘草與鯉魚,滋補藥與牛奶,豬肝與維生素C,豆漿與蜂蜜。

2.紅豆忌加鹽吃

紅豆能促進心髒活化,並有利尿消腫的功能,但是,紅豆製品隻能做甜食,如為了口欲加上鹽,利尿的功能就會減半。而且甜鹹參半的食物,吃後使人神經不安。

3.吃豆腐忌放蔥

吃豆腐放蔥是不科學的,因蔥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可以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為白色沉澱的草酸鈣,使鈣難以吸收,我們知道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長期這樣,會降低豆腐的營養價值,如果進食含鈣量豐富的食物較少,則可能使體內缺鈣,出現煩躁不安、抽搐、軟骨症等症狀。因此,在烹製豆製品時,最好少放或不放蔥。

4.奶粉忌用酸梅晶作甜味劑

有些人喜歡把奶粉和酸梅晶放在一起衝泡,用酸梅晶作糖來使用,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在衝泡過程中酸梅晶中的檸檬酸與奶粉中的蛋白質充分作用,會出現蛋白質凝結的現象,越是攪動,凝結現象就越明顯。因此,不能用酸梅晶或山核晶、菠蘿晶、桔子晶等作為甜味劑。另外,因紅糖也有明顯的酸性,加紅糖後亦發生蛋白質凝結的現象。

5.忌豆腐與菠菜同煮

豆腐是在豆漿中加入鹽鹵或石膏後製成的。鹽鹵中有氯化鎂,石膏含有硫酸鈣,菠菜中含有很多草酸,它可與氯化鎂、硫酸鈣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鎂或草酸鈣的白色沉澱。人體就不能吸收鈣鹽和鎂鹽了。因此,菠菜與豆腐同煮是不科學的。

6.忌紅、白蘿卜同煮

紅蘿卜與白蘿卜同煮是不科學的,因紅蘿卜中含有一種抗壞血酸酵酶,能破壞白蘿卜中的維生素,二者合煮便降低了白蘿卜的營養價值。因此,紅蘿卜與白蘿卜要分開加工。

7.忌蘿卜和人參同用

人參大補元氣、益血生津、寧神益智,對體弱乏力、低血壓、貧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症有良好的效果,是補氣佳品,能強體壯力,特別適用氣虛無力者;而蘿卜有下氣定喘、化積消食之功效。若兩者同時服用,一個補氣、一個破氣,人參的補益作用就會減弱。另外,蘿卜利尿,有消積作用,會影響人參有效成分的吸收,加快排泄,對人參的滋補作用也產生影響。因此中醫認為籮卜和人參同時服用是不科學的。

8.忌酒與咖啡同飲

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其對大腦皮層有選擇性興奮作用。適量飲用咖啡能使人消除或減輕疲勞、振奮精神、增加食欲,提高工作效率。

適量飲酒對人體也是有好處的,因為飲酒後90%的酒精可直接由十二指腸和空腸吸收而進入血液。酒精在肝髒中被轉變為乙醛,並被每個細胞所利用,起到幫助消化、舒筋活血、消除疲勞等作用。適量飲酒,還能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流動性,從而降低心髒的發病率。

但是,如果酒與咖啡同飲,即使飲量很少,也會使大腦皮層由極度興奮轉入極度的抑製,並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的負擔。其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比喝酒過量大得多,甚至危及生命。如果過量同飲酒和咖啡,其結果不堪設想。所以,切忌酒與咖啡同飲。

9.忌牛肉與栗子同燉共炒

牛肉甘溫,補中益氣,補脾胃壯腰腳;栗子甘鹹而溫,益氣厚腸胃,補腎氣。從食物藥性看二者並無矛盾;從營養成分看,栗子除含蛋白質、糖、澱粉、脂肪外,富含維生素C,每100克中高達40毫克。此外,尚含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和脂肪酸。栗子中的維生素C易與牛肉中的微量元素發生反應,削弱栗子營養價值。而且,二者不易消化,同燉共炒都不相宜。

在古籍《飲膳正要》中也有“牛肉不可與栗子同食”的記載。同時,有人還發現牛肉與栗子同吃會引起嘔吐。

10.忌肉類與豆類同煮

從營養觀點來看,豆類是不應該與肉類搭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①豆類中植酸含量很高,它常與蛋白質和礦物質元素形成複合物而影響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其利用效率。②多酚是豆類的抗營養因素之一,它與蛋白質起作用,影響蛋白質的可溶性,降低其利用率。多酚不僅影響豆類本身的蛋白質利用,在與肉類配合時也影響肉類蛋白質的消化吸收。③豆類纖維素中的醛糖酸殘基可與瘦肉、魚類等葷食中的礦物質如鈣、鐵、鋅等成鼓合物而幹擾或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④豆中含有產氣的化合物一寡糖化合物如棉籽糖、水蘇糖和毛蕊花糖等,由於人體消化係統不分泌半乳糖旮酶,因而不能消化這些化合物。它們在大腸腔內由於細菌的作用,分解後產生大量氣體,加上消化不良等因素形成腹脹氣塞氣滯。

11.忌雞肉與鯉魚同烹

雞肉甘溫,鯉魚甘平。雞肉補中助陽,鯉魚下氣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乘。魚類皆含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酶類及各種生物活性物質;雞肉成分亦極複雜。古籍中常可見到雞、魚不可同食的說法,主要不可同煮、同煎炒。

12.忌雞肉與芥末同食

這兩種食物如果同食後,會傷元氣。因芥末是熱性之物,雞屬溫補之品,恐助火熱,無益於健康。

13.忌雞肉與大蒜同食

大蒜原稱“葫”,其性辛溫有毒,主下氣消穀,除風、殺毒。古人說:“大蒜屬火、性熱喜散。”而雞肉甘酸溫補,二者功用相佐,且蒜氣熏臭,從調味角度講,也與雞不合。古典《金匱要略》中就有“雞不可合葫蒜食之,滯氣”的記載。

14.忌兔肉與雞蛋相共食

兔肉性味甘寒酸冷,雞蛋甘平微寒。二者各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若同炒共食,則易產生刺激腸胃道的物質而引起腹瀉,所以不宜同食。

15.忌雞蛋與豆漿同食

經常食用的雞蛋和豆漿,都是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品。從科學飲食角度而言,二者同時食用,會降低其營養價值。因為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製物,它能抑製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雞蛋的蛋清裏含有球性蛋白,它可以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使蛋白質的分解受到阻礙,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所以,豆漿與雞蛋或蛋類食物,要間隔一段時間再食用,不宜同食。

16.忌雞蛋與味精同炒

雞蛋本身含有許多與味精成分相同的穀氨酸。炒雞蛋放味精,不但浪費了味精,而且破壞和掩蓋了雞蛋的天然鮮味,並不增加鮮味。因此炒雞蛋不宜放味精。

17.忌兔肉與薑同食

兔肉酸寒,性冷。幹薑、生薑辛辣性熱。二者味性相反,寒熱,易致腹瀉。所以,烹調兔肉時不宜加薑。

18.忌豬肝與菜花搭配

炒豬肝不宜配菜花炒食。菜花中含有大量纖維素,纖維中的醛糖酸殘基可與豬肝中的鐵、銅、鋅等微量元素形成螯合物而降低人體對這些元素的吸收。

19.忌豬肉與田螺同食

豬肉酸冷寒膩,田螺大寒,二物同屬涼性,且滋膩易傷腸胃。故不易同食。

20.忌豬肝與鵪鶉肉混合烹炒

新鮮的豬肝與鵪鶉肉混合烹炒中,各自所含的尚未失活性的酶與其他生物營養素、微量元素,可能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酶需加熱到一定溫度才失活),產生一些不利於人體的物質。

某些物質進入人體後,幹擾了微量元素(如鐵、銅)的代謝,影響了某些酶的形成與激活,或破壞了一些必需的維生素,以致引起不良的生理效應,產生色素沉著而生墨幹。這種相克關係古時李時珍也曾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

21.忌羊肉與豆醬同食

豆醬係豆類熟後發酵加鹽水製成,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氨基酸和鈣、磷、鐵等元素,性味鹹寒,能解除熱毒。而羊肉大熱動火,二者功能相反,所以不宜同食。

22.忌羊肉與乳酪同食

乳酪是用原料乳經乳酸發酵或加酶使它凝固並除去乳清製成的食品。其營養價值高,且易消化。乳酪種類很多,成分也因種類不同而異。一般來說,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乳糖,豐富的維生素和少量的無機鹽。乳酪味甘酸性寒,羊肉大熱,而且乳酪中含酶,遇到羊肉可能有不良反應,所以不宜同食。

23.忌羊肉與醋搭配

醋中含蛋白質、糖、維生素(B,Bn,Pp),醋酸及多種有機酸(如乳酸、玻硝酸、檸檬酸、葡萄酸、蘋果酸等)。醋中的曲黴分泌蛋白酶,將原料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其性酸溫,能消腫活血,殺菌解毒;食物藥性又與酒相近。所以,醋可去魚腥,宜與寒性食物如蟹等配合,而羊肉大熱,所以不宜配醋。

24.忌羊肉與蕎麥麵同食

據《本草綱目》載,芥麥氣味甘平,性寒,能降壓止血,清熱斂汗,而羊肉大熱,功能與此相反,所以不宜同食。

25.忌柿子與螃蟹同食

食柿前後不可吃醋,亦忌同食螃蟹,因為醋或蟹肉中的蛋白質易與柿子中的單寧酸物質凝結成塊而不易消化,可導致嘔吐或腹痛腹瀉。

26.忌啤酒與白酒同飲

有些人喝了烈性白酒,同時又喝啤酒,這種喝法不好。啤酒雖然是低酒精飲料,但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和二氧化碳,兩者混喝後,會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滲透,對肝髒、胃腸和腎髒等器官發生強烈刺激和危害,影響消化酶的產生,使胃酸分泌減少,導致胃痙攣、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等症狀的出現,對心腦血管危害尤甚。

因此,啤酒與白酒忌同時飲用。

27.忌牛奶與桔子同食

牛奶在胃中,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然後進入小腸才能被吸收。如果飲奶同食果酸較高的橘子等水果,奶中蛋白質與果酸及維生素C發生複雜的生化反應而凝固成塊,這樣會影響奶中蛋白質和橘子中維生素C等的消化吸收,而且還會出現腹脹、腹瀉和腹痛等不良反應。

28.忌與海味同吃的水果

海味中的魚、蝦、藻類等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如果把它們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就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刺激腸胃,引起人體不適,出現嘔吐、頭暈、惡心和腹痛等症狀。

1.吃柿子的禁忌

柿子性寒,凡脾虛泄瀉或便溏、體弱多病、產後,以及外感風寒患者,均忌食用。

柿子不能過量食用,更不能在空腹時吃,因其含有較多的單寧酸,可致腸道平滑肌痙攣而產生腹痛及消化不良。單寧酸還能與體內的鐵結合,阻礙對鐵的吸收,故缺鐵性貧血患者忌食柿子。

過食未成熟的柿子或未去皮的柿子後,極易形成不消化的“植物團”,即一般所說的“柿石”,嚴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或胃穿孔。

2.吃梨的禁忌

梨味雖美,但其性寒涼,多食則傷脾胃,故食梨應適量。

凡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脘腹冷痛、及肺寒咳嗽、痰涎清稀者,均忌食用。

3.吃荔枝的禁忌

荔枝為溫熱性水果,多食能導致生熱上火,故陰虛火旺、咽喉腫痛、齒齦腫痛、鼻出血者忌食用。

過量食用還可能得荔枝病,症狀為惡心、肢軟乏力、頭昏眼花,如出現上述現象時,可取荔枝殼煎湯飲用,能使症狀緩解。

4.吃香蕉的禁忌

香蕉既是香糯可口的水果,又可充作糧食。香蕉含糖量高達20%,其中果糖和葡萄糖之比為1:1,是補充糖類、消除疲勞的理想食物,因而,常被一些人作充饑用。但香蕉中礦物質含量極為豐富,尤其是含有大量的鉀元素,每天隻要吃上一根香蕉,就足以使體內的鉀保持正常水平。多食後可造成體液中的鉀、鈉比值的改變,特別是空腹時食用,使血液中鉀大幅度增加。若血液中鉀的含量高於正常濃度5毫摩爾.升時,會對人的心血管等係統產生抑製作用,引起明顯的感覺麻木、肌肉麻痹,出現嗜睡乏力的現象,嚴重者心髒傳導阻滯、心律不齊,故忌空腹吃香蕉。

5.吃桔子的禁忌

桔子富含維生素C,是我們經常食用的水果之一。但一天之內吃桔子忌超過3個,因每人每天所需的維生素C吃3個桔子就已足夠了。

桔子吃多了,產生的熱能不能全部轉化為脂肪儲存,也不能及時地消耗掉,於是積聚而上火,出現口幹舌燥,咽喉腫痛,大便幹結等症狀。在飯前或空腹時也不應該吃桔子,因桔子汁的有機酸會刺激胃壁粘膜。

6.吃桑椹的禁忌

每逢春末夏初時節,農村的桑樹上便會掛滿了桑椹。這些桑椹有的紫紅,有的黃白,吃起來甜而夾酸,不少農民喜歡吃桑椹,尤其是有些農村的孩子吃起這種“廉價的水果”更是沒完。豈不知,桑椹是忌多吃的。

這是因為:桑椹中含有胰蛋白酶抑製物質,過多食用它,能使腸道中的各種消化酶(特別是胰蛋白酶)的活性減弱,從而破壞C型產氣莢膜杆菌釋放B毒素的能力,進而引起出血性腸炎。同時,還會出現頭暈、鼻出血、昏迷等症狀。因此,桑椹是忌多吃的。

7.忌空腹吃的七種水果

人在空腹狀態下,胃酸的分泌會增加,胃酸的濃度也較高,倘若胃酸同含有膠質、柿膠酚、果膠質和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的物質相結合,就會形成難以溶解的沉澱物。如果沉澱物結成大塊,就會堵塞幽門,產生一係列不舒適的反應和消化道的疾病。因此,有些水果是忌空腹吃的。這些水果主要是:

西紅柿:含有大量的果膠、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容易與胃酸發生化學反應,使胃內壓力增高,造成急性胃擴張而感到胃脹疼痛。

柿子:含有柿膠酚、果膠、鞣酸和鞣紅素等物質,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在空腹時如遇較強的酸,容易與胃酸結合凝成難以溶解的硬塊,引起“胃柿結石症”。

香蕉:含有大量的鎂元素,如果空腹吃大量的香蕉,會使血液中含鎂量驟然升高,造成體內血液中鎂、鈣比例失調,對心血管產生抑製作用,不利於身心健康。

桔子:桔汁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機酸,空腹時吃桔子,會刺激胃粘膜,使脾胃滿悶、反酸。

甘蔗和荔枝:空腹時不能過量食用甘蔗和新鮮荔枝,否則會因體內突然滲入過量糖分而發生“高滲性昏迷”。

山楂:味酸,能利氣消食,若空腹食用,不僅耗氣,而且會增強饑餓感,並加重胃痛。

8.忌睡前吃甜食

冷天,一些人喜歡在睡前吃甜食或麵食點心,這對身體不利。因為,吃過甜食,睡覺時口腔裏的糖分被細菌分解後,對牙齒不利;睡前吃得過飽,容易做惡夢,睡不好覺;吃了點心。就睡,不利消化;肚子太飽,對心髒的正常工作也有影響。

9.忌進食偏嚼

人們若長期使用一側牙齒咀嚼食物,醫學上叫做“偏嚼”。偏嚼現象多見於兒童,主要原因是,有的兒童的一側乳磨牙過早脫落。成人因一側齲齒或磨牙脫落,或其他原因使一側牙齒不便咀嚼,也會養成偏嚼的習慣。長期偏嚼是有害的。因為,長期一側偏嚼,會使該側牙列、頜骨和麵部咀嚼肌發育豐滿,而另一側則發育較差,甚至消瘦塌陷,使麵部一側大一側小,從而形成“歪臉”。此外,還會因下頜牙列向咀嚼方向移位,引起牙齒錯位。偏臉和牙齒錯位,會改變麵容和影響牙齒功能。因此,具有進食偏嚼習慣的人,要盡快將此習慣改掉。

10.忌飯盒裏放羹匙

不少上班帶飯盒的人,習慣將羹匙或筷子與飯菜一起放在飯盒內,這是極不衛生的。因為羹匙把兒或筷子手握的部位帶著大量的細菌,不經過高溫消毒,餐具上的細菌是不會完全消除或殺滅的。如果將匙、筷放在飯盒裏,直接與飯菜接觸,上麵的細菌就必然汙染飯菜,食用時進入人體,造成危害。因此,飯盒裏忌放入羹匙或筷子,而應將它們另用幹淨的紙包起來,使用時再清洗幹淨,以防病從口入。

11.忌用舊報紙包裝食品

在生活中用舊報紙、雜誌、書頁來包裝食品的做法對人體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首先,印刷報紙所使用的油墨中含有一種叫多氯聯苯的有毒物質,它的化學結構跟敵敵畏差不多。如果用報紙包食品,這種物質便會附著在食品上,然後隨食品進入人體。多氯聯苯的化學性質相當穩定,進入人體後易被吸收,並積存起來。多次食用這種物質後就會產生惡心、嘔吐、肝功能異常等中毒症狀。其次,舊報紙經過很多人的傳閱,難免沾染上大量細菌、病毒等,對人體是有害的。所以我們絕不能為圖方便而用舊報紙包食品。

12.忌多吃魚肝油

魚肝油是一種天然的製劑,富含維生素A和D,可以用於防治維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皮膚幹燥、幹眼病和夜盲症,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僂病、軟骨症等。有些人隻知魚肝油是補品,認為這些藥對身體有益無損,多多益善。其實它們既然稱為藥物就和其他藥物一樣。照樣有毒副作用,不限製使用同樣會中毒。維生素A中毒出現食欲減退、煩躁、不活潑、口角裂口、脫發、皮膚搔癢、發熱、腹瀉、肢體疼痛腫脹、肝脾腫大等。維生素D中毒時使腦發育受限,而致智力低下。髒器鈣化可表現為多喝、多尿、浮腫、血壓升高等腎髒受損症狀,嚴重的發生腎功能衰竭。少數發生心髒擴大,出現雜音和發生心力衰竭。因此,服魚肝油,一定要慎重合理,避免長期大量地作為補品來服用。嬰兒用濃縮魚肝油滴劑防治佝僂病時每天3~5滴為宜,到1歲時即可停用,隻要多曬太陽,增加一些輔助食品即可。一旦發現魚肝油過量中毒,應立即停止服用,嚴重者應請醫生診治。

13.忌長期吃素食

有些人喜歡吃蔬菜,有些人則因為患動脈硬化或其他疾病不得不過多吃蔬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對身體健康是有很多好處的,但蔬菜中的蛋白質含量很少,或者沒有。我們知道蛋白質是構成全身組織器官的重要成分、參與機體很多生理功能,如果缺乏會引起許多不良後果。而助理大部分蔬菜中的微量元素鏡含量極微,鏡是增進食欲,促進生長發育,提高創傷愈合能力的良藥。如果育齡婦女經常素食,攝入的熱量及鋅不足,容易給下一代帶來先天性疾病。因此,吃蔬菜比較多的人,應該多吃一些肉蛋奶類食品、豆類及其製品,以免造成營養不良。

14.忌經常吃油條

油條是一種經濟實惠的大眾化食品,香脆可口,食用方便,很受群眾歡迎。但是,油條並非是完美的食品,它含有對人體有害無益的東西,是忌常吃的。

在現今油條的製作中,仍有不少的食堂和攤點使用老方法,加入一定量的明礬,而明礬中含有較多的鋁元素。據測定,一兩麵粉製作的油條中,約有10毫克的鋁。美國科學家曾經在實驗室裏讓小白鼠等動物服用大劑量的鋁元素,很快就發現小白鼠出現衰老症。接著,他們又對16例衰老症患者的腦組織進行分析,發現他們腦部神經細胞中鋁含量為正常人的4倍。這些實驗說明,鋁元素的增多,是人體出現早衰的原因之一。

油條裏雖然含鋁量不算太多,而且人的腎髒還能排除一部分進入人體的鋁,但是,經常吃油條,會使體內的鋁元素逐漸積蓄,越積越多,從而影響身體健康。如使腦神經發生退行性病變,思維力和記憶力降低,心肺功能減弱,四肢疲勞無力,皮膚起皺,頭發變白甚至脫落等。因此,忌經常吃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