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在職場中站穩腳跟(2 / 3)

3.當某些問題出現根本分歧時可找上司協調解決,但一定要選擇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

心胸狹隘型

侯小姐大學剛剛畢業,但是已經經曆過一次單位的變動。“離開原來的單位實在是迫不得已。”侯小姐的開場白簡單中透著一絲無奈,“實在是因為被一個元老級的同事擠對得無法忍受!”作為剛到單位的新人,侯小姐表現得很積極,領導也很賞識她。然而,她很快招來了一些同事的嫉妒,其中更有一位是公司的元老級人物。

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總之那位元老總是處處挑侯小姐的毛病,不僅在私下的時候沒有好臉色,在公司的會議上也是毫不留情地當麵斥責她,讓她完全沒有一點回旋的餘地。

侯小姐遇到的問題其實是一個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和全局意識的問題,她工作環境中出現的問題,首先應從全局來看,除分析自身的問題外,還應和公司元老及其他同事多溝通,求同存異。自己的能力即已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和信任,就應從協作上和同事多交流多溝通,善於和團隊中不和睦的人相處,不光獨力工作能力強,還要倡導團隊精神。這樣會贏得元老和同事的尊敬。

倚老賣老型

王輝是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職員。有一個廣告客戶,要做一個片子。整個片子由很多組鏡頭連接而成,工作量很大。客戶找他們單位一個比較有資曆的人做,承諾給他2000元提成,可這位“老人兒”嫌錢太少,就推給王輝做。王輝想,自己是個新人,這樣的機會也很難得,就欣然接受了。經過幾天的苦戰,客戶對做出來的樣片非常滿意,決定跟他們公司做這個項目。這時候,那位“老人兒”又借口王輝不熟悉業務上的事,讓王輝把做好了的樣片交給他,他去跟客戶洽談。項目談成後,那個人拿了3000元的提成,卻隻給了王輝500元。

新員工入職以後,如果企業沒有提供實際有效的入職培訓,在職業的初期,新員工往往需要從老員工身上學習更多的業務知識和業務技能,這個階段可以簡單地理解成新員工“交學費”,老員工“教本領”,盡管沒有正式的儀式,但潛意識裏彼此可能都有一點這樣的心理認同。至於這個案子中的王輝,暫時隻能當做交了一次學費吧!

(2)懂得自救

“職場災害”1號——人事地震

職場地震例:汽車巨頭的高層變動

跨國汽車巨頭大眾汽車在2005年的春天爆發了其進入中國以來最大的一次人事地震。大眾汽車集團董事副總裁、中國事務總負責人以及大眾汽車中國區總裁於今年6月底卸任,而大眾集團旗下子公司斯柯達汽車副主席於7月接任。由於這次高層人員的調動,引發了一係列大的人事變動,無須贅言,公司許多職員隨之受到影響。Angle本來在其中一家公司任職,因為這次事件,她被降了職,曾找到向陽生涯尋求幫助。

事件對比: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一場人類史上堪為最慘烈的地震災難降臨,轉眼間唐山市區變成一片廢墟。共有242419人喪生,36萬多人受重傷,70萬多人受輕傷,15886戶家庭解體。數十萬和平居民轉眼變成失去家園的難民。

人事變動往往會對整個公司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許多職員的飯碗、職位會受到波及。在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遇到公司裏大的人事變動,簡直不亞於一場地震。

應對方案:

當遭遇人事地震時,不要慌。

首先你要了解自己企業的人力資源現狀,了解自己和工作崗位的匹配程度,了解自己在團隊裏所處的位置,清楚自己的競爭力。

其次,重要的是,你要了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個企業發生最高層的變動之後,新領導人的加入都會在一定範圍內引起震蕩——文化、價值觀、工作習慣、溝通方式、管理模式都會有所改革,而引起與舊模式、老員工之間的衝突。所以,切記,一定要花些心思了解上麵的想法,千萬別在無意中站到了新老板的對立麵去。

最後,還是要忠於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企業是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集合,充斥著利益衝突和各種矛盾是必然的。深層次而言,企業家團隊是由有共同理念和價值觀的誌同道合的人組成的,雖然領導者人員有所變動,但公司的企業文化往往還是傳承的。能夠認同和融入企業文化的員工一定是受到歡迎的。

“職場災害”2號——購並及裁員颶風

近年企業購並消息不時傳來,特別是IT界更這購並之風此起彼伏,而企業裁員更像是家長便飯。由此給職業人帶來的可常常是災難性的……

職場颶風案例:柯達裁員1萬

某年,柯達公司出台了新的大裁員計劃,將再次裁掉10000名員工,使該公司到2007年的裁員總人數增至2.25萬至2.5萬人,約占該公司目前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一。中國地區員工將受極大程度的影響。許多員工正在經曆裁員危機,人心惶惶,生怕裁員颶風刮到自己頭上。也有些人想到了另謀出路,重新規劃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