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篆刻王”之稱的著名篆刻家謝梅奴是地道的長沙人,毛澤東的老鄉。據謝梅奴的學生李杲偉、羅光磊透露,解放戰爭時期,謝梅奴在重慶出版的《新民晚報》上偶然看到了首次發表的毛澤東《沁園春·雪》,非常喜歡,歎為觀止。於是有了一種創作衝動,經過精心設計,1948年,在滿街飛馳逮捕共產黨人的警車呼嘯聲中,在深更半夜昏暗的燈光下,謝梅奴冒著生命危險,飛筆走刀,毅然將毛澤東《沁園春·雪》全詞鐫刻到一組印章上,整套印章共22方,篆刻王以自己的熱血和寒光逼人的鐵筆為我國刻下了第一組毛澤東詩詞篆刻藝術品,謝梅奴首創詩詞入印,達了他對革命的熱情和對毛澤東的崇敬之情。解放後的第一個春天,這22方《沁園春·雪》印章用紅色錦緞盛裝,由湖南人民政府送到北京,作為家鄉人民的禮物獻給了人民領袖毛澤東。
此前人們一直這樣認為:毛澤東《沁園春·雪》篆刻印譜已視為革命文物,收藏於中國曆史博物館,其實不對。
1981年12月號的《湖南畫報》首頁刊登了湘潭敖普安先生的文章——《精湛的技法赤誠的心》,以及謝梅奴先生刻治的毛澤東《沁園春·雪》詩詞組印22方。敖普安介紹:“一九四八年全國尚未解放,他繼抗戰初期曾刻《揮戈反日圖》印章長卷之後,不畏艱難,居然在國統區精心刻治了我國第一組毛主席詩詞印譜《沁園春·雪》。深切地表達了一個藝術家向往光明的堅定信念和迎接解放的喜悅心情。藝術家熱愛人民領袖,人民尊重藝術家。解放後的第一個春天,謝梅奴先生的這一組印石二十二紐和為毛主席刻的兩方名印,用紅色錦緞盒盛著,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到北京,作為家鄉人民的禮物之一,獻給領袖毛主席。三十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看到這些渡盡劫波的印蛻,怎能不倍感親切和快慰呢?”
敖普安說的情真意切,身臨其境。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人們發現這22方印章其實沒有在中國革命曆史博物館裏。2002年9月,湖南省公安廳在籌備成立湖南省警察博物館時,在當年保存的檔案資料中,偶然發現了謝梅奴先生的《沁園春·雪》印譜,這一組原印22方隨後被收藏於湖南省警察博物館裏,並錄入《湖南省警察博物館藏品(之一)》一書中,敖普安的文章《精湛的技法赤誠的心》發表之後至今又有三十二年的光陰過去了,當我們看到這些曆經磨難的原印和獲觀印蛻時,自然倍感親切和欣慰。隻是不知何因,當年原本作為家鄉人民的禮物之一,呈送到北京獻給領袖毛澤東的組印,為何會出現在湖南省公安廳呢?這裏麵又有怎樣的傳奇故事呢?簡直一個令人費解的謎!
謝梅奴,原名翰華,湖南長沙人,是我國著名的書法篆刻家。他自幼愛好金石書畫,早年從著名金石學家唐醉石學篆刻,篆刻初師黃牧甫後來專攻秦漢鍾鼎璽印,博采磚瓦、封泥、碑碣及明清諸家之長。十九歲起又得到白石老人指點,白石稱之為“鄉先生”,所作書畫印拓多慨然贈與,並以治印理論和技法相授。“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齊白石老人從事藝術的信條,秉承白石老先生的這句格言,經過數十年的刻苦努力,謝梅奴先生終於融彙古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清雄蒼勁,古拙明秀,端莊典雅,變化有致的風格,卓然一家。四十年代謝梅奴曾為毛澤東、蔣介石、馮玉祥、於右任,以及美國總統羅斯福、威德邁將軍刻過印,與田漢、李濟深、徐悲鴻、馬萬裏、鄧散木、張大千、葉淺予諸名流均有交往。早在抗戰初期,謝謝梅奴便名噪國內。他創作的《揮戈反日圖》印章長卷“有我無敵,團結禦侮,抗戰必勝”諸印,在武漢公開巡展,各報爭相登載,題詠不少,激發起民眾對侵略者的義憤,為抗戰工作做出了有益貢獻,深受各界人士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