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有先見之明嘛。”周恩來點了點頭:“看來主席六四年提出的大三線建設,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1990年7月,美國曆史學家米歇爾?維斯特在日記中這樣驚歎:
“噢,我踏上了著名的達曼斯基島(即珍寶島),這就是那個險些觸發一場世界大戰的小島。真不可思議,為了這麼一個庭院大的小島竟要毀滅地球……”
其實,珍寶島原來並不是一個島,而是烏蘇裏江上中國一側江岸的一部分,後因江水衝刷,1915年才成為島嶼,麵積才0.74平方公裏,因它兩頭尖,中間寬,形似古代的元寶,故稱珍寶島,蘇聯稱它為達曼斯基島。
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境內,在烏蘇裏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島東與蘇聯隔江相望,距離約400多米。每到冬季,江麵的冰凍層達兩米以上,汽車、坦克都可通行。珍寶島四周樹林環繞,多為低矮的灌木叢,大部分陸地為沼澤地。島上的水域與烏蘇裏江相連,是魚類繁殖聚棲的地方,所產大馬哈魚美味可口。當地中國居民祖祖輩輩在此進行生產和打魚等活動。
珍寶島曆來是中國的領土。在1689年9月8日《中俄尼布楚條約》中規定中俄邊境東段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和外興安嶺為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裏江以東廣大地區均為中國領土。珍寶島所在的烏蘇裏江當時還是中國的內河。1860年11月14日,沙俄迫使清朝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規定中俄以烏蘇裏江為界,把烏蘇裏江以東的全部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即使是這樣,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凡通航界河均以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並以此劃分島嶼歸屬。珍寶島及其附近的卡脖子島和七裏沁島均位於烏蘇裏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一直有中國居民在上麵進行生產。這一點,1964年中蘇邊界談判時,蘇聯方麵也曾不得不承認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
然而,正是由於蘇聯自1967年以來三番五次入侵該島,蓄意挑起“珍寶島事件”,引起中蘇兩國在這不足一平方公裏的彈丸之地大動幹戈。
1969年3月2日,珍寶島的氣溫降到了零下30度左右,冰雪覆蓋著整個珍寶島。
上午5時40分,中國邊防站站長孫玉國帶領巡邏隊30人,如往常一樣,上珍寶島巡邏。孫玉國帶第一小組走在前麵,排長武永高帶第二小組走在後麵。
突然,對麵傳來了一陣轟鳴聲,從蘇聯境內夏米海洛夫卡和庫列比亞克依內兩個邊防站,開出來兩輛裝甲車,一輛軍用卡車和一輛指揮車。車上的蘇軍士兵個個頭戴鋼盔,荷槍實彈,全副武裝。蘇軍搶先趕到珍寶島東側擋住了中國邊防巡邏隊的去路。
孫玉國一見忙示意跟在後麵的第二小組散開,自己帶領第一小組迅速向島西撤退。蘇軍第一、二路尾追不舍。9時17分,我邊防巡邏隊第一小組退至島邊,已無路可退……
就在這時,響起“噠……噠……”槍聲,槍聲過後,我邊防部隊6名戰士倒在血泊之中……
中國軍隊忍無可忍,他們高喊:“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對蘇軍進行了奮勇還擊。頓時槍聲、炮聲、喊殺聲響徹在烏蘇裏江上!
這就是蘇聯製造的轟動世界的珍寶島事件!
戰鬥打響後,我第二巡邏組在島西江汊,遭遇蘇軍第三路,中國軍隊機智靈活,先發製人,將蘇軍第三路7人全部擊斃。戰鬥至9時50分,孫玉國率領的30人的巡邏隊,共打死蘇軍30多人,傷14人,趕走了侵略者。由於孫玉國的戰功,後來他在中共九大上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接見,並很快被提升到了沈陽軍區副司令員的位置上。由他的提升而出現了一個新的政治名詞“坐直升機上來的”。後來,他被“四人幫”一夥利用,犯了錯誤,這是後話。
1969年3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照會蘇聯大使館,對蘇聯邊防隊入侵珍寶島,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全文如下:
蘇聯駐華大使館:
1969年3月2日晨,蘇聯邊防軍侵入中國黑龍江省珍寶島地區,開槍打死打傷我邊防軍人員多名,製造了一次極為嚴重的邊境武裝衝突。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奉命向蘇聯政府提出抗議。
3月2日9時17分,蘇聯邊防當局出動大批全副武裝的軍人、4輛裝甲車和汽車,公然侵入無可爭議的中國珍寶島地區,對正在執行巡邏的中國邊防軍人,進行猖狂挑釁,首先開槍打死我邊防軍人多名。我邊防軍在多次向蘇邊防軍警告無效、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進行自衛還擊。這次嚴重的流血事件,完全是蘇聯當局一手造成的,這是蘇聯當局長期以來蓄意侵犯中國領土,進行武裝挑釁,不斷製造流血事件中的又一次新的嚴重罪行。
中國政府堅決要求蘇聯政府懲辦這次事件的肇事凶手,立即停止侵犯中國領土和武裝挑釁,並保留要求蘇方賠償我方一切損失的權力。中國政府再次嚴正警告蘇聯政府,中國的神聖領土是不容侵犯的,如果你們一意孤行,繼續挑起中蘇邊境武裝衝突,必將遭到中國人民的堅決回擊,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隻能由蘇聯政府承擔全部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1969年3月3日於北京
該照會措詞之嚴厲,態度之強硬,實屬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文件中之罕有。
幾乎是與此同時,蘇聯政府也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其所謂中國悍然武裝侵入蘇聯領土一事提出強烈抗議。
蘇共中央機關報《真理報》1969年3月4日,全文發表了蘇聯政府的照會,照會說,蘇聯政府要求立即進行調查並最嚴厲地懲辦這一挑釁的肇事者。堅決要求采取緊急措施,杜絕任何破壞蘇中邊界的事件,蘇聯政府對中國人民一向懷著友好的感情並願繼續執行這一路線。
由珍寶島的武裝衝突引發的外交戰,一開始就十分激烈,中蘇雙方互不相讓,很快就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同日,由周恩來親自改定的文章《打倒蘇修新沙皇》出現在中國的各大報紙上。這個令世界為之震驚的題目,很快就成了各國大報的頭版標題。世界政治格局,正在急劇地改組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