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經過延安整風,教育了廣大幹部,團結了全黨,保證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這個傳統,我們一定要發揚。
10月17日,毛澤東對各單位如何進行大聯合又作了詳細地批示。他說:“各工廠、各學校、各部門、各企業單位,都必須在革命的原則下,按照係統,按照行業,按照班級,實現革命的大聯合,以利於促進革命三結合的建立,以利大批判和各單位鬥批改的進行,以利於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
從上述一係列批示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在1967年3月以後到年底,特別是視察大江南北回到北京後,他的思想和注意力轉移到鬥、批、改上了。所以這樣做,他是想早日結束“文化大革命”。
1968年春以後,毛澤東所作的談話和批示,基本上都是講鬥、批、改的問題了。林彪、江青不甘心早日結束“文化大革命”。
1968年3月,林彪、江青相互勾結,共同策劃了打倒楊成武、餘立金、傅崇碧三人的所謂“楊餘傅事件”,篡奪了部分的軍權。3月以後,林彪、江青等人製造派性鬥爭,支持一派壓迫另一派,全國武鬥事件不斷發生。有的破壞交通,有的搶劫軍用列車,有的衝擊軍事機關,甚至還有殺傷解放軍的惡性事件發生,使全國處在內戰之中。
這種情況說明,隻有采取強有力的緊急措施,才有可能製止武鬥、製止內戰,扭轉全國大動蕩的局麵。到7月底,毛澤東不得不同意決定組織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學校,整頓秩序,製止武鬥。同時也決定組織毛澤東思想軍宣隊配合工宣隊,一同進駐學校。
這一決策,實際上是由工宣隊和軍宣隊進駐各學校、單位,領導那裏的“文化大革命”運動。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派工人宣傳隊進駐學校的通知》。26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的社論。8月25日的通知指出:
“毛主席最近指出:‘我國有七億人口,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要充分發揮工人階級在文化大革命中和一切工作中的領導作用。工人階級也應當在鬥爭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覺悟。’毛主席的這個指示,對於奪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麵勝利具有極其重大的戰略意義。”
“中央認為:整頓教育,時機到了。各地應該仿照北京的辦法,把大中城市的大、中、小學校逐步管起來。在已經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在工人中已經實行革命大聯合,清理階級隊伍工作已經有了顯著成效的大、中城市,都要在革命委員會領導下,以優秀的產業工人為主體,配合人民解放軍戰士,組成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分批分期,進入各學校。先搞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普及。先進大學,後進中、小學。沒有兩派組織,也沒有武鬥的學校,也要進入。抽調工人的人數,大體上可占當地產業工人十分之一左右,或更少一點,不會妨礙生產,可以輪換。宣傳隊不要帶武器……”
8月26日的社論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
“凡是知識分子成堆的地方,不論是學校,還是別的單位,都應有工人、解放軍開進去,打破知識分子的一統天下,占領那些大大小小的獨立王國。”
北京首先組織大量的工宣隊和軍宣隊,浩浩蕩蕩地開進各個大學。隨後各省市也遵照中央通知精神,組織工宣隊和軍宣隊進駐大學,以實現革命的大聯合和三結合。
對於學校的鬥批改,毛澤東還作過這樣的批示:
“實現無產階級教育革命,必須有工人階級領導,必須有工人群眾參加,配合解放軍戰士,同學校的學生、教員、工人中決心把無產階級教育革命進行到底的積極分子實行革命的三結合。工人宣傳隊要在學校中長期留下去,參加學校中全部鬥、批、改任務,並且永遠領導學校。在農村,則應由工人階級的最可靠的同盟者――貧下中農管理學校。”
對於工廠裏的鬥批改,毛澤東作了這樣的批示:
“建立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大批判,清理階級隊伍,整黨,精簡機構,改革不合理的規章製度,下放科室人員,工廠裏的鬥、批、改,大體經曆這麼幾個階段。”
毛澤東對工廠、學校的鬥、批、改做出了新的安排。對於大學辦不辦的問題,毛澤東於1968年7月21日在《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的報告上作了這樣的批示:
“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裏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但學製要縮短,教育要革命,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
1968年9月12日,毛澤東又作了這樣的批示:
“從舊學校培養的學生,多數或大多數是能夠同工農兵結合的,有些人並有所發明、創造,不過要在正確路線領導之下,由工農兵給他們以再教育,徹底改變舊思想。這樣的知識分子,工農兵是歡迎的。”
組織工宣隊、軍宣隊,提倡大聯合、三結合,進行鬥、批、改等,對製止學校的混亂局麵,尤其是製止武鬥,促進大聯合,克服無政府主義思潮等方麵起了積極的作用,使學校先後進入了鬥、批、改階段。但是,要深入地領導教育革命,進行教學改革,困難重重。尤其是工宣隊,軍宣隊的成員由於文化水平低、能力差,領導不了教育革命,權力越來越集中在軍宣隊手中。
1968年9月5日,西藏、新疆兩個自治區的革命委員會同時成立。至此,29個省市自治區都成立了革命委員會。這標誌著“文化大革命”運動已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毛澤東對此是十分欣慰的。因為全國的黨政機關已癱瘓了很長時間了,這種無政府狀態必須早日結束,才能有計劃有領導地進行鬥、批、改,才能穩定全國的政治局勢。
主持召開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
1968年10月13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八屆十二中全會,這次中央全會,是毛澤東主持的。在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有兩個決策是完全錯誤的。一是批準江青等人一手偽造的關於劉少奇的罪證審查報告提交中央全會討論通過;二是批準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討論關於黨的九大的黨章。在毛澤東看來,要早日結束“文化大革命”,就應當完成這兩件事。這鑄成了他發動“文化大革命”以來兩件最嚴重的錯誤。
江青一夥采取法西斯的手段逼供誘供、編造了有關的所謂證據,以打倒劉少奇,欺騙中央全會。江青在一次接見中國京劇團等單位的代表時說:“我現在擔負著中國第一個大專案,有一天,我搞了五六個小時,雖然那些材料,我都重複看了,但是,因為我還得重批……我現在可以告訴你們,劉少奇是一個五毒俱全的大反革命、大內奸、大叛徒、大特務。”
1968年9月16日,江青在誣陷劉少奇的所謂“罪證”上作了這樣的批語:“我憤怒!我憤恨!一定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劉少奇是大叛徒、大內奸、大工賊、大特務、大反革命,可說是五毒俱全的最陰險、最凶狠、最狡猾、最狠毒的階級敵人。”
江青對劉少奇已恨到了發瘋的地步,給劉少奇扣上了天下、地上、人間最大的“罪惡”帽子。
9月29日,林彪看了江青一夥誣陷劉少奇的所謂“罪行”材料後,寫信給江青,表示完全同意她的批語,並特地加了這樣的話:“向出色地指導專案工作並取得巨大成就的江青同誌致敬!”
林彪、江青相互勾結,欲置劉少奇於死地而後快。張春橋在一次會議上說:“你不要看這麼一本啊!這個工作是江青同誌抓的,這一本搞了一年多啦……這樣一本東西就要叫劉少奇永世不得翻身!”
林彪、江青、張春橋等野心家、陰謀家所偽造的材料是經不住曆史檢驗的。但是,這個“罪證”報告在當時欺騙了絕大多數的中央委員,欺騙了全國不了解真相的人民群眾,從而使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做出了完全錯誤的決定,把劉少奇錯誤地定為“內奸、工賊、叛徒”,“中國頭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並開除“出黨”,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在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上,隻有一個人舉手反對,那就是中央委員陳少敏。她不相信這些“材料”是真的。她相信劉少奇絕不是這樣的人。她不怕任何壓力,公開表示了共產黨員堅持真理,不怕受任何打擊的態度,投了反對的一票。
劉少奇的冤案,毛澤東要負主要責任。
毛澤東的又一個錯誤,是他在1968年10月13日提議,將會前起草的黨章草案“印發十二中全會各同誌,作為討論的基礎。”這個黨章草案雖然要提交給黨的九大討論通過,但是在黨章草案中規定林彪是毛澤東的親密戰友並確定為接班人的提法被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接受了。
(摘自《晚年毛澤東》)
§§第二十章 主席秘晤熊向暉!林彪溜走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