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炎黃子孫共同的心願(2 / 3)

現任西藏自治區登山協會副主席的貢布每當回憶起往事,總是這樣說:“我一生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就是第一個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親手送到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頂。作為一名藏族運動員,沒有什麼能比這件事更讓我興奮的了。”

1960年5月25日,這是貢布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天。那天,貢布和他的同事們一起,迎著零下30度的嚴寒,登達地球之巔,開辟了人類從北坡登上珠峰的道路。當時,剛剛翻身的農奴貢布,激動地把一麵五星紅旗和毛主席的半身塑像,安放在頂峰西北角的岩石上,並用細石塊作了妥善保護。

遺憾的是,當時正值深夜,受攝影器材和攝影技術的限製,未能攝下這一激動人心的曆史性場麵。

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藏族女隊員潘多,同羅則、桑珠等八名男隊員一起,再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讓五星紅旗又一次在地球之巔高高飄揚。

他們在峰頂停留了70多分鍾,拍攝了五星紅旗飄揚在珠峰的珍貴照片,采集了冰雪樣石和岩石標本,並精確地測定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8848.13米。

潘多,世界上第一位踏上地球之巔的女性。她後來回憶當時在頂峰的情況說:“我們展開五星紅旗,勝利的喜悅使我們高呼: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

當年登頂隊員之一、如今擔任西藏登山隊隊長的羅則,回憶起當年那一幕,仍然激動不已,仿佛往事就在眼前,他描述說:“當時,風雪在珠峰頂上狂吼,我們用力把國旗舉過頭頂,展開在空中,讓鮮豔的五星紅旗在世界最高峰高高飄揚,我們都激動地流下了眼淚。那時候,我們經常在電影裏看到一些外國登山隊員,從南坡登上珠峰後,就在胸前展開自己國家的國旗,以此來顯示他們國家登頂成功。我們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偉大祖國的象征,我們一定要把它高高舉起來。於是,我和索朗羅布、桑珠三人迎著狂風,留下了如今人們常看見的我們舉著飄揚的國旗站在珠峰頂上的照片。”

西藏登山隊的隊員們告訴記者,在登上珠穆朗瑪峰之前,他們心裏想得很多。然而,當真正登上峰,由於缺氧,千言萬語,在五星紅旗舉起的一刹那間,竟然隻剩下一句口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如今,西藏登山隊每進行一次重大的登山活動,總要帶上一麵國旗。他們認為,沒有什麼能比登上峰頂後讓國旗飄揚更令人興奮的。久而久之,西藏登山隊的隊員們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每次登上一座峰頂,都要讓五星紅旗飄揚起來。

1988年5月,中日尼三國登山隊員實現了雙跨珠峰的壯舉。在這次登山活動中,中國登山隊員次仁多吉創造了在珠峰頂停留時間99分鍾的最長紀錄,同時也創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珠峰飄揚時間最長的紀錄。這次三國聯合雙跨珠峰的活動,日本電視台通過國際衛星首次電視直播登山現場,電視畫麵上,五星紅旗長時間飄揚在珠峰頂上,轟動世界。

從1980年以來的15年間,我國對外開放珠峰,凡是登上峰頂的外國登山隊,都要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各自國家的國旗同時舉起。

截至目前,已有近百支外國登山隊的300多名登山隊員登上珠峰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展現在世界最高峰的次數在世界上是最多的。

進入90年代,西藏登山隊又有了一項新的活動,那就是每次登山活動出發之前,都要在登山大本營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當年,參加中、美和前蘇聯和平登山隊的中國隊員大其米告訴記者說:“在登山營地升國旗能給人以信念和力量,登山途中有國旗壯膽,就沒有攻不下的難關;而一旦登上頂峰,舉國旗的一瞬間,是登山活動中最輝煌的時刻。”

聯合國大廳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1949年10月,第一麵五星紅旗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整整22年以後,1971年10月,五星紅旗第一次在紐約聯合國大廈前升起。

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1945年6月,包括中國解放區代表董必武在內的中國代表團在聯合國憲章上簽了字。

新中國成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作為中國人民惟一的合法政府,理應合法地取代已經根本不能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然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卻極力阻撓中國進入聯合國,以至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被剝奪了很長一段時期。

隨著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和地位的不斷提高,經過為恢複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而開展的長期鬥爭,在第三世界國家和在這個問題上主持正義的其他國家的大力支持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終於以59票反對、55票讚成、15票棄權,否決了美國從1961年就提出的、旨在阻撓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所謂“重要問題”案。

接著,又以76票讚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了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出的關於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的提案。

當電子計票牌顯示出表決結果時,大廳裏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有一些非洲國家的代表甚至當場跳起舞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炮製的“雙重代表權”案還沒來得及付諸表決就夭折了。中國終於以崇高的國際威望重返聯合國。

1971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首次出席了聯合國大會。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聯合國大廈前。

風景:冰山、白雪、藍天、紅旗

1985年2月20日,一麵光彩奪目的五星紅旗舒展自如地飄揚在南極洲喬治王島的菲爾德斯半島上空,同那裏特有的冰山、白雪、藍天相輝映,構成一幅迷人的風景畫。那裏正在舉行中國南極考察長城站的建成典禮。

凜冽的寒風中,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全體隊員凝望著徐徐升起的五星紅旗,淚流滿麵。此刻,幾個月來所有的艱辛與困苦,都被親手結束南極沒有中國考察站的曆史而激起的豪情衝個煙消雲散。

1984年11月20日,來自全國23個部委局以及海軍的近60個單位591人組成的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搭乘“向陽紅10號”遠洋科學考察船和海軍“J121”指揮救生船,開始了新中國的第一次遠征南極的艱難而意義重大的曆程。

通往南極的航程充滿艱難險阻。中國首次南極考察隊一路風雨兼程,躲過了多次強勁台風的襲擊,戰勝了一次次凶猛的暴風雪,終於勝利地到達南極洲喬治王島。

考察隊員還沒從一路顛簸的疲勞中恢複過來,就迅即開始了緊張的選址、卸運物資和建站工作。經過精心勘察,確定站址設在菲爾德斯半島。然後,他們又戰風鬥雪,夜以繼日,在短短的時間內把500噸的物資卸運上島,蓋起了6棟600餘平方米的房子,建起了氣象觀測場,安裝好完備的氣象設備,架設完大型的鐵塔通訊天線網,還修建了碼頭、廣場和直升機簡易停機坪。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勝利建成。

白雪皚皚的南極洲上,留下了中華兒女的足跡,曾經三下南極為祖國發現大鐵礦的女科學家金慶民,回憶起在南極的經曆,滿懷感情地說,在她用生命和激情譜寫人生最美麗的時光裏,是國旗時時與她相伴。

1986年12月28日,作為中國南極及環球考察隊中惟一的一名女科學工作者,金慶民隨考察隊在海上顛簸了上萬海裏,穿越了凶險的冰山帶,登上了南極的大地。當她抬頭看見飄揚在“長城”南極考察站前的五星紅旗時,淚水頓時溢出眼眶。她俯身捧起國旗前的冰雪親吻,熱淚滴在南極的冰雪上。她在心底輕呼:

啊,南極,我來了!一名中國婦女,終於踏上了這冰雪大地。

1988年11月,金慶民二下南極,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攀登南極最高峰――文森峰的女性,把第一麵五星紅旗插在了南極腹地的鐵礦上。

金慶民這次參加的是中美雙方聯合舉辦的文森峰登山科學考察隊。在準備登機飛往南極時,他們收到了美國政府聲明對探險者的生命安全不負任何責任的照會。為了把第一麵中國的國旗插在南極腹地的礦藏上,金慶民毫不猶豫地在“生死文書”上簽了字。

經曆了一路艱險,爬過了海拔3200米左右的一段近乎直立的陡峭冰坡後,金慶民與登山隊員分手,獨自一人留下來進行地質考察。白天,金慶民總是背著裝有一麵微型五星紅旗的大背包,爬上幾百米的冰坡,觀察岩層構造,取岩樣、拍照片,信手畫出一幅幅地質剖麵圖。

12月2日,這是金慶民獨自一個人留在冰雪世界中的第四天。她在冰原耀眼的銀光中,艱難地沿著近40度冰坡攀登,用心地觀察、采集。晚上8時許,當金慶民來到一個山坡背斜的軸部,在極晝的陽光照射下,突然發現了鐵礦的露頭。沿著這露頭的走向繼續追索,證明這是一條長約20公裏、厚度在200米左右的含鐵岩係和鐵礦帶。她欣喜若狂:中國人在南極發現鐵礦了!她掏出背包裏的那麵微型五星紅旗,鄭重地把她放在礦體上,讓她向全世界宣告,這一寶藏是偉大的中國人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