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東北路火炬現在傳回天安門廣場!”
“報告:西北路火炬現在傳回天安門廣場!”
“報告:中南路火炬現在傳回天安門廣場!”
“報告:西南路火炬現在傳回天安門廣場!”
多麼激動人心的時刻,多麼激動人心的場景。亞運會組委會主席俯下身去,用聚在一起的四支火炬,引燃了自己手中的火炬,隨即把它交給國務院總理李鵬。
這燃遍神州大地的火炬,這照亮億萬人心的火炬,此刻,被共和國總理高高擎起。麵前,是一隻碩大的黃銅聖火鼎,周圍,是30萬歡騰的人群……
8時30分,李鵬總理親手點燃了聖火鼎裏的火種。
刹時,歡聲四起,禮花騰空。3000名中學生用手電火炬組成亞運會會徽熠熠生輝,1000名少先隊員組成的七色光鼓樂隊鼓樂齊鳴,空軍某部探照燈團把雪白的光柱射向五彩繽紛的夜空,在廣場上空撐起一張巨大的光傘……
在歡樂的海洋中,亞運會組委會常務副主席張百發等乘坐國產紅旗牌敞篷轎車,護送聖火鼎緩緩起程,向北京市政府駛去。佇立在主席台上的李鵬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頻頻揮手,目送聖火離去。
難忘今宵,歡樂的天安門廣場。
難忘今宵,沸騰的亞運會前夜。
天安門廣場迎香港回歸大慶典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百年夢圓,京城沸騰。
6月30日20:00,莊嚴的天安門廣場格外美麗。天安門城樓、觀禮台、人民大會堂、中國曆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築被輪廓燈、泛光燈照耀得更加輝煌,金水河裏燈光噴泉拔地而起,廣場上60個燈籠與中國曆史博物館前100個燈籠交相輝映,北京10萬群眾陸續走進廣場,為迎接香港回歸,開始舉行世紀慶典。
22時整,在市委副書記李誌堅的主持下,市長賈慶林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香港的回歸,充分反映了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體現了無數華夏英豪前赴後繼、頑強鬥爭的大無畏精神,標誌著我們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進程中邁出重要的一步。曆史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表明,隻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實現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隻有堅持社會主義,才能使中國人民走上繁榮、富強的康莊大道;隻有在鄧小平同誌‘一國兩製’方針的指引下,才能實現香港回歸的偉大創舉,為我們最終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
22:10,隨著震耳欲聾的炮聲,五彩繽紛的禮花在群眾的歡呼聲中在首都暗藍色夜空競相開放,無數閃光燈同時閃爍。
廣場中心舞台上,建工集團和首鋼集團的近百名工人敲響了15麵大鼓、中間一麵為直徑3.03米,7人合敲的鼓王。鼓手們身穿黃綢衣褲、腰係大紅綢帶;他們騰挪跳躍,威風凜凜,充分展示了中國男兒的雄風,他們敲出的“咚咚”鼓聲與輕快的鑔聲,合奏出一曲威武的樂章。
擔任指揮的老工人李明宗,打鼓40年,參加過60年代國慶節遊行、1984年35周年國慶大典、1990年亞運會、1993年七運會等重大活動的表演。他說:“打了幾十年鼓,這次心情不一樣,天安門廣場建國以來第一次搭舞台,我有幸在這裏參加意義重大的慶香港回歸演出,特別特別激動!”
中國曆史博物館前的大舞台上,文藝工作者演出了大型歌舞“北京祝福你――香港”。“中華新月”“一個世紀的中國”“擁抱祖國”“今宵狂歡夜”“香江歌謠”……一首首飽含激情的歌曲表達了首都人民對香港回歸的祝福之情。韓磊、鄭詠一曲《北京祝福你――香港》將演出推向高潮,男演員略帶沙聲的演唱讓人仿佛感覺到中華民族百年的滄桑,女演員圓潤華麗的花腔仿佛讓我們看到中華民族昂揚自信的嶄新風貌。
天安門廣場幸福地承載著歡舞的人群,承載著北京人民的祝福。來自北京各行各業及大學、中學的數萬人,手拉手在廣場六個區域跳起“365個祝福”等集體舞,幾十頭龍、獅全場飛舞,熱鬧非凡。中心舞台上,來自延慶縣的農民朋友扭起了大秧歌,他們新穎歡快的動作,臉上洋溢的笑容,讓我們看到了夏糧豐收後農民的喜悅之情。
“10,9,8……”在距離1997年7月1日零時隻有10秒鍾的時候,天安門廣場的10萬群眾已難抑激動的心情。他們伴隨著廣場上迎接香港回歸倒計時牌上紅色數碼的歡快閃跳,有節奏地齊聲高呼起來。十萬人同時發出的每一聲震蕩九州的高呼,都標誌著距離中國人民百餘年屈辱曆史終點的接近,都代表著中華民族曆史進程中鏗鏘的腳步。
“3,2,1”,當倒計時牌的數字全部凝聚在“0”這一數字時,人們從廣場的大屏幕上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在國歌聲中冉冉升起在香港的土地上。刹那間,廣場上的煙花陣地噴出多彩的焰火,一束束震撼人心的禮花旋即流星般帶著巨響直衝雲霄,“孔雀花”“紫藤蘿”“群蝶鬧星”“慶祝長鞭”“萬紫千紅”“天女散花”“普天同慶”“碧玉映雪”“雪域蓮花”等上百種花彈,把北京的夜空裝點的分外妖嬈,朵朵禮花鮮豔璀璨,像中華兒女心花怒放。而“香港之夜”“喜相逢”“祝福”“流金歲月”“紫荊花開”等禮花更烘托了回歸的熱烈氣氛。
五分鍾禮花施放之後,廣場立即變成了歌的海洋,舞的世界。
“心上蜿蜒一條路,一別百年也回頭;心上站著一棵柳,葉落歸根最知秋。”張華敏一曲《一別百年也回頭》訴說著企盼團聚的心情。
唱吧,跳吧!祖國啊,您的兒女在為您深深祝福!一百年的企盼,一百年的夢想,香港,這片散發著迷人氣息的土地,這片曆經滄桑的土地,在全國人民的企盼、歡歌、盛舞中回來了!
跳吧,唱吧!一步步,一聲聲,每個人的心已沸騰。紅日已東升,夜色已消融!歌潮如海的廣場,鮮花怒放的國土,迎來了香港回歸後的第一個黎明。
在天安門廣場上徹夜歡歌的10萬群眾潮水般彙集到漢白玉基座的國旗杆下,等待著國旗伴隨著朝陽一同升起。
天安門廣場上此刻一片莊嚴的寧靜。
4時45分,36名身著橄欖綠的國旗護衛隊隊員和60名軍樂隊隊員,踏著雄壯深厚的“歌唱祖國”樂曲,高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旗,矯健整齊地走過金水橋,走向國旗杆。
鮮豔的五星紅旗在高昂奮進的“國歌”旋律中冉冉升起。軍人們“刷!”地立正,向國旗敬禮!廣場上的10萬群眾“唰!”地立正,向國旗行注目禮。
在國旗基座外圍56根象征民族團結統一的銅鏈前,有56個民族的代表。他們屏住呼吸,注視著國旗上升。
專程來北京參加這一世紀盛典的250名香港旅客,在觀禮台上攝像、呐喊、歡呼。
萬名大學生揮舞國旗、標語、橫幅,手拉手、肩並肩地高唱《公元一九九七》《歌唱祖國》。香港回歸時,廣場歡騰夜。曆史將永遠銘記這一世紀盛典。
(摘自《天安門曆史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