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義聽完衛景林的話後,點頭微笑說:“好嘛!好嘛!”
一路護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衛景林帶來的董其武部軍隊辦好警衛交接手續後,便把傅作義一行乘坐的車廂和裝有慰問品、慰勞金的車廂,轉掛在衛景林乘坐的鐵甲車後,目送傅作義的專車駛離旗下營車站繼續西行,然後轉回北平複命。
專車到達白塔車站時,傅作義說要看看衛景林帶來的警衛部隊。於是,衛景林命令史國璽和他的一營人下車,接受傅作義和鄧寶珊將軍的檢閱。
傅作義向這一列官兵招手致意:“戰友們辛苦了!”他和鄧寶珊都滿臉堆笑,表示十分欣慰。
傅作義命令發放中共中央、毛主席讓帶來的慰問金,幹部每人現大洋十元,士兵每人五元。這些官兵多數是傅作義多年的老部下,他們親眼看到傅作義回到綏遠,又領到了他從北平帶來的慰問金,覺得傅作義指引走人民的路,跟著共產黨走,前途是有指望的,大家的情緒為之振奮。以後,在歸綏的警衛任務,也由這個營負責,都完成得很好。
中共中央和華北局、華北人民政府,為了傅作義、鄧寶珊一行的安全,考慮到綏遠的具體情況,所以建議傅作義駐歸綏、包頭之間的美岱召(麥達召);並且讚同王克俊等的意見,由王克俊以傅作義的名義電綏遠獨7師師長張世珍,請他從綏西五原派一個加強團到美岱召待命。
傅作義的專車開進歸綏車站後,董其武、劉萬春和綏遠的其他軍政要員、地方上的各族知名人士趙曉峰、張欽、榮祥、閻肅、於存灝、胡鳳山等已在車站上列隊歡迎。董其武等登上火車向傅作義、鄧寶珊表示敬意,請他們在歸綏下車休息。
傅作義和鄧寶珊等,在他原來住過的綏遠省政府下榻。他稍事休息後,董其武即向他彙報綏遠各方麵的情況。在這裏,他於28日起接待了歸綏的軍政主要人員和各界、各族知名人士,接見了營級以上的軍事幹部,廣泛了解了他們對形勢和對綏遠和平解放的態度,了解了綏遠軍隊的情況。
傅作義向董其武、劉萬春等軍政人員傳達了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關於和平解決綏遠問題的意見。他向他們說:中共中央、毛主席讓他給綏遠帶來15萬現大洋,他還請示從原察綏軍隊的積蓄――奮鬥基金裏撥出5萬現大洋,兩項共為20萬銀元,都是發給綏遠軍隊的。他還帶來一車皮製作軍服的布匹,供綏遠軍隊縫製服裝用。
傅作義還由董其武陪同,分批檢閱了歸綏駐軍,向他們傳達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主席的關懷,分發了帶來的慰問金。
歸綏軍政人員和各界人士,特別是廣大官兵,親眼看到傅作義紅光滿麵,精神煥發,談笑自若,安然無恙,過去反共分子和特務們對於傅作義在北平受軟禁、言語行動沒有自由等謠言,就不攻自破了。官兵們領到慰問金後,感到共產黨的政策確實是寬大的,是不咎既往的。他們把眼前的事實同國民黨停發董其武部薪餉、經費和服裝等加以對比,覺得傅作義給他們帶來了共產黨的溫暖。
傅作義檢閱部隊後,沒有多講什麼話,可是他的到來和連日的行動,已經起到了安定軍政人員、廣大群眾情緒的作用,達到了穩定軍心的目的。
傅作義到綏遠的消息發表後,國民黨當局非常惱火。他一到歸綏,國民黨特務頭子、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就密電潛伏在綏遠的軍統特務頭目趙思武說:“傅作義潛赴綏遠,企圖鼓動部隊降匪,著速就地刺殺,任務完成,本局當有重賞。”可是,反動分子和國民黨特務們看到傅作義的舊部屬盼望和平,傅作義在他們心目中威信很高,沒有敢輕舉妄動。
傅作義在歸綏住了三天,然後去美岱召,住在何家囫圇的教堂裏。張世珍師的一個加強團已經先期到達,加強了警衛力量。
美岱召(蒙古地區把廟稱為召),原為明朝末年土默特部首領阿勒坦汗在土默川建立的一座城堡式的寺廟,寺廟的周圍築有石麵土心的城牆,平麵呈長方形,周長681米,高5.3米,底寬3米。城牆四角建有角樓,在南牆的中部開有城門,上有兩層城樓。整個廟宇從外觀上看,儼然是一古城堡要塞。修建時名“靈覺寺”,清康熙更名為“壽靈寺”。它背靠巍峨的大青山,麵臨一望無際的土默川大平原,南麵是奔騰咆哮的祖國第二大河――黃河,風景幽美,環境清靜。傅作義就在這裏繼續接見附近駐軍和行政機關的幹部,檢閱附近的駐軍,發放慰問金。
國民黨中統特務頭目張慶恩聽說傅作義一行駐美岱召,便從包頭乘坐鐵路上的壓道車趕往活動。傅作義的隨從副官主任張錦濤正去車站搬運物品,他不了解情況,便讓張慶恩上了吉普車,把他帶到傅作義的住所。虧得被閻又文等幾個在院子裏的人及時發現,向衛士大聲嚷道:“張處長來了,你們快去報告總司令。”一麵把張慶恩讓到他們屋子裏,同時加強了必要的警衛戒備,以防發生意外。據閻又文事後說:張慶恩看到傅作義後,就拿出幾份電報,說是國民黨廣州政府讓轉給他的。兩人談話很不投機,很不愉快。傅作義催促他快乘即要西去的客車回包頭,不要在那裏停留。於是,張慶恩漲紅了臉,很尷尬地走出院子。
傅作義原準備先乘鐵甲車去包頭,聽說包頭城裏已出現攻擊他們一行的反動標語,便調整了日程,決定先去薩縣原鄧寶珊部的86師,在那裏檢閱了軍隊,發放了慰問金。
9月10日,傅作義從薩縣去包頭。鄧寶珊暫留在86師做工作,兩天以後也去包頭。
為了便於警衛,傅作義一行到包頭後駐南門外的皮革廠;董其武日常事務較多,駐綏遠省銀行包頭分行。他們在包頭加緊了綏遠和平起義的籌備工作。
傅作義接見了包頭軍政幹部和各界人士,檢閱了包頭駐軍和第9兵團司令部的人員,頒發了慰問金,穩定了不安定的局勢。接著召集綏遠各地軍、師、旅級高級幹部、政府官員和地方各界人士。他著重說明了全國形勢的發展,人民要求和平,走和平道路是正確的,對國家好,對綏遠地方好,對個人也好。他講明對起義人員“起義有功既往不咎”的寬大政策,解除了一些人的顧慮。他還和大家具體研究了綏遠起義的具體問題。
在包頭,傅作義接到蔣介石從重慶發去的電報,電報的內容是:“你這次回綏遠,如同我當年西安事變後回南京一樣,一念之差,鑄成今日危亡之大錯,你要接受曆史的教訓,不要自誤、誤國、誤部下……希接電後,即來重慶,我當派飛機迎接,並委以重任,共謀黨國之複興!”
傅作義還收到國民黨政府代總統李宗仁、行政院院長閻錫山從廣州拍去的“賀電”,“祝賀”傅作義“脫險”到綏,邀請傅作義去廣州。還說:“你在北平的部屬來了,也均妥善安置。”
傅作義對這些電報都一笑置之,沒有為國民黨當局的威脅利誘所動;也沒有為國民黨中統、軍統特務暗殺陰謀所屈服。
在包頭的一個大操場上,檢閱包頭駐軍以前,警衛部隊搜索場地時,發現一個窗口架有機槍,槍口正對準操場。傅作義聽到報告以後,表現得很鎮定,命令按原定計劃檢閱,不要受這類可恥的恐怖行為所影響。
傅作義到綏遠後,親自了解掌握了許多情況。9月11日,他給薄一波、聶榮臻發了一份電報,詳細說明了綏遠起義的準備情況和對今後工作的意見。電報原文是:
薄政委一波兄、聶司令員榮臻兄勳鑒:
申支24時30分電敬悉。甲、正遵照毛主席的正確指示,逐步實施,軍隊大致均可掌握,通電日內即可發出。乙、目前具體情況:(一)現有軍隊計第111軍(下轄258趙曉峰、320馬逢辰、326王崇仁3個師);獨立師計第7師(張世珍)、319師(張樸)、310師(張副元);原榆林駐綏部隊(鄧寶珊屬)計22軍兩個師(228師楊仲璜部、86師胡景通部);騎兵計整騎11旅(陳秉義部)、整騎12旅(鄂友三)、整騎13旅(高理亭)、騎5旅(安恩達)、獨3旅(喬漢魁)、保2旅(張振基)、保4旅(張漢璉)、保6旅(鄔青雲)。此外尚有楊作舟部、張飛生部,邵守中部及由榆林來的騎兵一部,總計隻騎兵乘馬就有三萬餘匹。直屬單位計有戰車連一、鐵甲車隊一、野炮營一、輜重營一,及兵站監護部隊;指揮機構計西北軍政副長官包頭指揮所一,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部一、第9兵團司令部一。
(二)除正規部隊外,小單位還多,名目繁雜,有些紀律很不好,著手處理極感困難。
(三)廣州每月發給部隊薪餉副食費35萬銀元,主食軍糧價13.6萬銀元,服裝補給現品或按當時市價發給。
(四)經連日分別傳見說明,軍政幹部對中共領導及人民政府各項政策,均表擁護,尤其對毛主席敬仰崇拜之熱忱,出乎一般意想之外。但因受前由北平回綏幹部及前騎4師跑回幹部的不正確宣傳,影響疑懼心理仍不能完全釋然,認為即使現在誠心擁護中共領導,努力學習進步,但中共下級人員仍不會諒解他們,仍不要他們,因此向弟要求保證(甚至背後說,再不要第二次出賣他)。
(五)因疑懼心理的存在,雖願擁護並實施中共各項政策,但害怕通電發出後,中共政工人員及行政人員大批插入,中共人員看不起原有幹部,原有幹部驚恐疑慮,如冰炭之不相容,可能因小故發生事端。丙、處理原則:
(一)堅決團結,耐心教育,使最大多數幹部均可成全;
(二)肅清特務,使其不能散布反動宣傳,發生破壞作用;
(三)紀律不好的小單位,需妥慎安排,以免操之過急,流為地方土匪盜賊,影響治安及生產建設;
(四)軍隊逐漸整編教育,最後轉入工農業生產。丁、實施步驟:
(一)董其武等通電發出後,即徹底成為解放區、解放軍,與反動政權完全斷絕關係,並站在敵對立場;
(二)董其武等通電發出後,立刻先恢複交通;
(三)他們要求我保證他們,並要求由我負責教育整編,故於董其武等通電發出後,成立軍政委員會,擬再以幾個月時間進行思想教育,並調整人事,逐漸將幹部中進步的與落後的分開。因為他們對我還保有信心,我處置壞分子,他們認為是應該的。如中共人員直接處理,其他幹部即發生疑懼。所以軍政委員會成立後,除高、楊、潘、姚各同誌協同,設計決策外,請再派若幹較高級同誌協助進行思想教育及檢查工作。惟部隊政治工作人員及省廳內部直接處理事務人員暫不插入。俟思想打通,疑懼心理消除,兩個省府合並為一,部隊政治製度建立,即可水乳交融,合為一體。毛主席對弟極其信任,兩兄對弟亦充分了解。目前綏遠幹部又要求弟負責保證。弟體察實際情形,不做則已,即做就必須負責做好,才不辜負毛主席成全他們的厚意,亦可作全國其他各地一個較好的影響。這是弟目前應盡的責任。以上各節係弟針對綏遠目前實況所擬議,而對整個方針,體會容有不周,但此確為處理此一複雜矛盾情形之所必需,故一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寧可醜話說在前邊,不願事後再求補救,兩兄有何意見,請電示。
傅作義申真12時
綏遠和平起義是人心所向,勢在必行了。可是,國民黨當局仍未忘記最後的幹擾。9月15日,他們派徐永昌飛包頭,想說服傅作義、鄧寶珊放棄原來計劃,跟他去廣州。
傅作義對徐永昌談了他舉行北平和平起義的動機和情況後,又著重說:“我一向為國家獨立、民族複興而奮鬥,誰能救國救民我就跟誰走。蔣先生私心太重,全不顧國家民族。國民黨政府已喪盡民心軍心,大勢已去,無可挽回。我去廣州也無能為力。不隻北平、綏遠,全國就要解放了,這是曆史的必然!”
徐永昌這位“不速”政客,見自己遊說不成,知道全國政協即將召開,傅作義決不會留在綏遠,不去參加會議,便心生一計;借口有病需要住院治療,他住著不走,綏遠就不好通電起義。
傅作義和鄧寶珊、董其武等商量,為了趕在第一屆全國政協開幕以前實現綏遠和平起義,決定在9月19日發出起義通電。他們計議請鄧寶珊去徐永昌處下“逐客令”。
鄧寶珊去徐永昌那裏,問了他的病情後說:“次宸老兄,請你不要回廣州了,宜生想請你在這裏領銜起義。起義後,咱們一同到北平去見毛主席。”
徐永昌聽說要讓他領銜起義,還要去北平,情知事情不妙,他已經真正認識到,傅作義決不會聽他的;張學良、楊虎城的命運,可以說是殷鑒不遠,傅作義何等聰明,又怎會為蔣介石的一紙函電改變態度。鄧寶珊不過是代傅作義下“逐客令”,再不走就太不知趣了,於是立即答道:“我明天就走,不妨礙你們的事情。”9月19日一早,他果然離包頭,飛重慶、廣州複命去了。
徐永昌臨行前說:“我是來說服傅宜生的,不但沒有說服了他,他反而給我講了一番大道理。”他臨上飛機的時候還氣呼呼地說:“三年後再見吧!”
經過傅作義、鄧寶珊和董其武等緊張的工作,綏遠起義的準備工作大體就緒,董其武的辦公廳主任李忠孚和閻又文研究起草的起義通電稿也已擬好。
9月18日夜9時,董其武和李忠孚帶著起義電稿,乘車到包頭福生茶莊後院客廳,去找綏遠“省議會議長”張欽、“高等法院院長”於存灝,向他們介紹了籌備起義的情況。李忠孚念過起義電稿後,張欽、於存灝不約而同地說:“好!”還說,“傅先生來綏遠,我們的大事辦了,這是全省人民的幸福。”接著又說:“耀辰病了,不能親自來,托我們兩人代表他簽字。”
這時,張慶恩氣衝衝地跑來了,他對董其武嚷道:“你讓我去南京給你交涉軍費,軍費要到了,你現在要投共產黨,我怎麼向中央交代?!”
董其武答道:“形勢不同了嘛!那時是那時的情況,現在是現在的情況。”
張慶恩又向張欽、於存灝說:“你們都是地方上的人,現在是綏遠的生死關頭,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你們應該說句話嘛!”
張欽以老夫子的口吻拉長聲調說:“苟能興邦,萬言何惜!”
客廳裏的氣氛,已經十分緊張。室外,張慶恩的十幾名身帶短槍的特務,在院子裏伸頭探腦地注視著屋裏的情況。
董其武的隨從副官王全福看此情景,意識到事情不妙,便走進客廳,對董其武說:“報告主席,總司令來電話,請你快去!”
於存灝站起來說:“傅先生有事,董主席就去吧!”
董其武立即答道:“好!你們談吧,我去看看。”
這緊張的一幕,至此宣告結束。張慶恩眼看最後一著也沒有起作用,隻好在第二天一早跟著徐永昌飛走了。
1949年9月19日上午,董其武召集原綏遠軍隊旅長以上的軍事幹部和原綏遠省政府的高級官員、地方上各族各界知名人士,在綏遠省銀行包頭分行舉行綏遠和平起義通電簽字儀式。董其武領頭在寫於虎皮宣紙上的通電上簽字。他簽字後,用一個小茶杯蓋在他的名字後邊,是留給住醫院的孫蘭峰的;然後大家按照順序一一簽字。當時簽字的為38人。
傅作義對老部下孫蘭峰一直在做耐心細致的工作,向他曉以大義,講明形勢和利害,加以循循勸導,終於使這位倔強的“拐將軍”,在和平起義的通電上簽了名。這樣,簽字的共為39人。
傅作義這次到綏遠,在包頭先後和孫蘭峰作過三次長談。
第一次,傅作義和孫蘭峰談了中國共產黨是為國家、為人民的,和共產黨打仗是不應該的。正因為如此,才有北平和平起義,起義後,他傅作義和鄧寶珊等軍官士兵都受到優待。共產黨的政策是不咎既往的,是寬大的。在河北永年被俘的傅作義部人員已經釋放,在張家口、新保安、懷來被俘的周鈞、袁慶榮、靳書科等,有些已經釋放,像袁慶榮這次就跟著一同來綏遠了;有些是在陸續釋放。有些地方、有些機關貫徹、執行中共中央的政策不及時,是幹部的政治水平問題,已經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批評,問題很快就會改正過來的。所有被俘的人員都作為起義人員待遇,不受歧視。這些話,對孫蘭峰有啟發。
第二次,傅作義的談話又深了一步。他說:全國形勢發展得很快,全國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內戰,實現和平,事實證明走和平的道路是正確的。這樣對國家好,對人民好,對地方也好,對我們每個人都好。既然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為什麼還要打下去呢?我們過去也說為人民,實際上摧殘、壓迫人民,在農村是為大地主看家,在城市是為特權豪門保鏢。所以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最後我們遭到失敗。共產黨是為人民的,因而受到人民的擁護、愛戴,所以能夠成功。隻要跟著共產黨走,個人的前途、出路都是光明的。傅作義還談到,綏遠部隊不改編,人員不遣散,起義前是什麼級別,起義後仍按什麼級別待遇。中國共產黨隻要求地方要解放區化,軍隊要解放軍化。這一段話,對孫蘭峰啟發較大,心中豁亮了些。
孫蘭峰聽了傅作義第三次更肝膽相照的談話,他情不自禁地哭了。
傅作義說:“畹九!起義的通電已經寫好了,別人都簽了名,惟有你還沒有簽字。你是不是還有什麼顧慮?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話,不願意和大家一道起義,打算離開我們,斷絕我們幾十年的交情,那就隨你的便吧!你看誰願意跟你走,你就帶誰走。哪個部隊願意跟你去,你就帶那個部隊去。但是,我要告訴你,仗是不能再打下去了!”
很重義氣重感情的孫蘭峰,聽了這段話後流著眼淚說:“傅先生和我生死患難相處了幾十年,我們情同手足,我怎麼能離開你單獨行動呢?當年涿州戰役失敗後,我都沒有離開過你,今天我怎麼能離開你呢?我聽你的話,馬上簽字。”
事後,孫蘭峰對董其武等說,他當時確實有些顧慮,考慮過他和他的部下的出路、前途等問題,更主要的是受張慶恩等人的包圍恫嚇,使他暫時不好明確表示態度,後來躲進醫院,佯裝不聞不問。其實,他對傅先生倡導的和平起義,並無反對之意。董其武認為,他這話是真實的,因為他從來沒有表示反對起義,觀望一時倒是事實。
就在9月19日那天,董其武、孫蘭峰等39人,莊嚴隆重地向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和華北軍區聶榮臻司令員、薄一波政委發出起義通電,宣布脫離國民黨集團,走到人民的行列中來。通電全文如下:
毛主席、朱總司令、聶司令、薄政委:
我們全體官兵和各級行政人員,今天在綏遠發動了光榮起義,並莊嚴地向人民宣布:我們正式脫離依靠美帝國主義的蔣介石、李宗仁、閻錫山等反動派殘餘集團,堅決走到人民方麵來,綏遠和平解放,我們得慶新生。全體軍民謹以無限忠誠,向人民領袖毛主席、朱總司令致崇高的敬禮。
北平和平的成功,啟示了我們:和平是全國人民迫切的要求與願望;教育了我們:過去戡亂的政策是錯誤的;提醒了我們:惟有在中共領導下,團結各民主階級、各民族人民,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為人民服務,才是對的。因此,北平和平之後,我們迫切的願望,就是期待由北平和平促成全國人民一致要求的和平,在中共領導下,迅速開始新民主主義的建設。但是,事實一天天證明,反動派沒有絲毫的覺悟和悔改,而變本加厲地投靠帝國主義,乞憐於帝國主義。反動派和人民的願望是完全相反的,人民要和平,反動派正是處心積慮地破壞和平。閻錫山斷送了山西人民的生命,從太原飛到廣州當了反動的行政院院長,狂呔所謂“日本複興中國論”,積極從事與日本軍國主義反動派的勾結,陰謀引導日本強盜再來侵略中國國土,再來屠殺中國人民。
我們參加過辛亥革命,我們參加過大革命戰爭,我們尤其自始至終堅持對日抗戰,熱血灑遍長城各口。民國22年長城抗戰中,當無恥的《何梅協定》正在簽字時期,也正是我們在懷柔附近對日本侵略者西義一師團堅強奮戰並予以嚴重打擊的時候。繼此之後,我們在綏東抗戰,向百靈廟日本侵略內蒙古的根據地襲擊。“七七”全麵抗戰展開後,我們參加了平綏線的南口戰役,山西的平型關會戰,忻口會戰,太原守城,文水、交城、離石各戰役,綏南戰役,反攻包頭,克複五原。我們雖然缺乏武器,缺乏彈藥,但我們打到底。我們綏遠人民在抗日戰爭裏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一切的節約貢獻了抗戰,我們綏遠人民拿出了生命熱血,用一切的力量支持了抗戰。我們的抗戰目的是為了打倒帝國主義,爭取中國獨立、民主、自由、和平、富強。今天反動派卻又勾結日本強盜來屠殺中國人民,我們憤慨,我們抗議,我們堅決地反對。國民黨反對派可曾想過革命的三民主義的目的是什麼?全民族八年苦戰犧牲了無數生命財產又是為什麼?這樣倒行逆施,將何以對孫中山先生,何以對死難先烈?!
這一切事實教育我們:使我們看明白反動派已經走到了死亡的末路。在過去,反動派與帝國主義勾結,還要用些花言巧語來欺壓人民,到了反動派臨近死亡的時候,他們就再也顧不得什麼羞恥,隻有原形畢現地葡匐在帝國主義的腳前搖尾乞憐,妄圖作垂死的掙紮。
這一切事實教育我們:使我們從蒙蔽中清醒過來,看明白反動派和人民的利益是相反的。反動派和帝國主義的利害,和官僚買辦資本家的利害,和封建地主的利害,原來是完全一致的。
這一切事實教育我們:使我們明白,這些封建殘餘、官僚買辦資本家、帝國主義奴仆,三位一體的中國反動派,是孫中山先生革命的三民主義的叛徒,是無恥地出賣民族的敗類。
我們既從蒙蔽中明白過來,從苦悶矛盾中解脫出來,我們就再沒有理由替這些自私自利無羞無恥的反動派作戰;我們就再也沒有理由違背革命的初衷,自毀抗戰的光榮而為反動派效力;我們就再也沒有理由跟著反動派殉葬,而必須堅決地脫離反動派殘餘集團,來向人民靠攏,來為人民服務。我們於北平和平之後,經過半年來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確切認定,中國人民民主革命必須是以無產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團結各民主階級及中國境內各民族,建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共同努力,才能徹底完成。這個方向是完全正確的,我們深深感到,隻有在這個總的方向之下努力奮鬥,才能達成人民的願望,才能符合我們革命抗戰的光榮曆史。我們現在就是依照這個正確的方向發動起義,實現綏遠和平,脫離蔣介石、李宗仁、閻錫山等反動派殘餘集團,堅決走到人民方麵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努力學習,自我改造,和全國人民一齊起來粉碎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陰謀,消滅反動派一切殘餘勢力,實現新民主主義即革命的三民主義,和平建設新綏遠,和平建設新中國。我們熱切期望人民領袖毛主席、朱總司令及各界民主人士指導我們,教育我們,使我們能在新社會中忠實地為人民服務。我們高呼:
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朱總司令萬歲!
董其武、孫蘭峰、劉萬春、俞方皋、胡景通、張副元、張世珍、趙曉峰、楊仲璜、馬逢辰、王崇仁、張樸、鄂友三、高理亭、喬漢魁、安恩達、陳秉義、孟昭第、張潛、陳玉甲、於霖瑞、張振基、張漢璉、鄔青雲、王度、張欽、閻肅、榮祥、於存灝、胡鳳山、辛崇業、楊令德、陳誌仁、梁子材、奇世勳、任秉鈞、吳桐、吳耀庭、王質武
9月19日
綏遠起義的通電發出後,傅作義勝利地完成了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和華北局、華北人民政府委托的任務,便同鄧寶珊、孫蘭峰乘專車回北平,參加即將召開的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董其武回歸綏,團結、組織各族各界人民和軍政人員,肅清國民黨特務分子,防止他們搗亂、破壞,保護起義勝利的果實。
9月2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給董其武等複電,原文是:董其武將軍及在貴將軍領導下的綏遠軍隊全體官兵、政府工作人員和各界同胞們:
看了你們9月19日的聲明,你們的立場是正確的。自從傅作義將軍領導北平和平解放後,人民表示歡迎,反動派表示反對,反動派還企圖破壞綏遠軍民和平解放的努力,但是終歸失敗。你們已經率部起義,脫離反動派,站在人民方麵了。希望你們團結一致,力求進步,改革舊製度,實行新政策,為建設人民的新綏遠而奮鬥。
毛澤東 朱德
1949年9月20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政委薄一波,也給董其武發了複電:
董其武將軍暨綏遠起義全體將士、各級行政人員:
接讀9月19日通電,宣布脫離依靠美帝國主義的將介石、李宗仁、閻錫山等反動派殘餘集團,參加人民革命陣營,使綏遠獲得和平解放,我們於欣慰之餘,特致熱烈的祝賀。從此華北全境之內國民黨反動派所妄圖作為最後掙紮的據點宣告掃除,這對全華北今後建設的事業和華北軍民支援全國解放戰爭最後勝利的事業,均極為有利。國民黨反動派殘餘集團完全消滅之期在邇,開創中國五千年曆史新時期的嶄新的人民共和國業已誕生。尚望團結部屬,與華北及全國解放區軍民親密合作,安定地方秩序,肅清反動派一切殘餘勢力。並以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教育部隊,改造思想,改變作風,力求進步,把綏遠建設成真正的人民解放區,把軍隊改編成真正的人民解放軍,為建設新綏遠、新華北及徹底解放全中國而奮鬥。
聶榮臻薄一波
9月20日
千山萬水皆踏遍,生活儉樸猶百姓
新中國成立之後,傅作義先後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他除了處理北平起義部隊的善後和建設新綏遠的工作外,便是積極地致力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工作。他鑒於農業生產是國家建設的基礎,水利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意義,所以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征詢他願意參加人民政府的何項工作時,他毫不猶豫地要求去做水利工作。在這以前,他曾表示過希望能做農田水利工作。此時,他還說:“這樣才能為人民做點具體的實際工作。”中央人民政府同意了他的要求,先後任命他為水利部長、水利電力部長。他在這個工作崗位上,盡忠職守達23年之久,直到1972年才因病誠懇地辭去這一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