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青壯年免疫係統較好,在消滅外來病毒的過程中,其所產生的發燒、發炎現象也較嚴重;免疫係統過度反應可能會導致細胞激素風暴 (Cytokine storm),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受損;如果發生在肺部,則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神袐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的辨認。
剝奪生命的狂魔:登革熱
又名:骨痛熱。
登革一詞由英語Dengue一詞翻譯而來。Dengue由來也眾說紛紜,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原自斯瓦希裏語(Swahili)中的Ki-dinga pepo,意思是突然抽筋,猶如被惡魔纏身。在台灣被稱為“天狗熱”或“斷骨熱”。目前,對這種病的最早來源仍然眾說紛紜。
人類最早記錄,是在晉朝時,有文獻記錄了類似骨痛熱症的病。
近代曆史上,登革熱疾病的醫學文獻記錄是:
1779年於開羅發生
1779年於巴達維亞(今雅加達)發生
1780年在菲律賓也有相似的疾病發生
1780年在美國的費城也發生
1780年在印度的馬得拉斯也發生
1873年在台灣的澎湖縣發生
1897年在澳大利亞出現
1910年在貝魯特出現
1916年-1931年之間在台灣相繼發生
1917年中國海南省也傳出疾病發生,據資料顯示,可能是第3型骨痛病毒造成的。(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1928年在希臘出現,造成約一千人死亡
2009年9月在中國浙江省義烏市義亭鎮出現登革熱,有4個村200多例疾病發生。從此以後,世界各地相繼傳出發生骨痛熱症。
至今登革熱的名詞已有二百多年的曆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登革熱在東南亞地區造成日本軍隊和盟軍的傷亡人數增加後,日本和美國科學家便積極投入研究,1943年日本科學家首次發現登革熱病毒,美國也相繼發現這病毒。其病因學直至1944年才被了解,1952年登革熱病毒首次被分離了出來,也依血清學方法定出一型登革熱病毒(dengue 1 virus)及二型登革熱病毒(dengue 2 virus);1956年在馬尼拉從患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身上分別分離出三型登革熱病毒(dengue 3 virus)及四型登革熱病毒(dengue 4 virus)。
除了人類埃及斑蚊(Aedes mosquitoes)外,登革熱病毒的自然宿主尚有低等靈長類(黑猩猩、長臂猿、彌猴),1931年Simmons等學者首先證實登革熱病毒可經由猴子傳播猴子或經由猴子傳播給人,1978年Rudnick學者於馬來西亞森林區捕獲之Aedes (Finlaya) niveus plex分離到四型登革熱病毒,1984年Yuwono等學者於馬來西亞、越南、高棉、印尼及菲律賓森林區彌猴身上發現四型登革熱病毒抗體。
1987至1990年南台灣大流行時,由捕獲之成蚊埃及斑蚊(學名Aedes aegypti)體內分離到的骨痛熱病毒,證實為台灣型之登革熱感染病毒;而白線斑蚊(學名Aedes albopictus)卻一直SM未分離到登革熱病毒,但1983年Rosen等學者證實四型登革熱病毒(dengue 4 virus)能借由SM白線斑蚊垂直傳播給下一代。
1993年Chen W-J, Wei H-L, Hsu E-L, Chen E-R等學者也證實白線斑蚊確實具有傳播一型登革熱病毒(dengue 1 virus)之能力,白線斑蚊在台灣之分布較埃及斑蚊廣,且大部份地區密度均高於埃及斑蚊,故白線斑蚊仍為不可忽視的登革熱病媒蚊之一。
自1953年開始,於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印度、斯裏蘭卡、緬甸、越南等地,陸續發現一種變異型之登革熱,主要侵襲對象為3至10歲的兒童,會造成嚴重且致命的出血性登革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 DHF)或骨痛休克綜合症(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其死亡率達12%至44%。什麼是登革熱(dengue fever)
20世紀,登革熱在世界各地發生過多次大流行,病例數百萬計。在東南亞一直呈地方性流行。我國於1978年在廣東流行,並分離出第Ⅳ型登革熱病毒。此後,於1979、1980、1985年小流行中分離出Ⅰ、Ⅱ、Ⅲ型病毒。
第二大的流感刺客:亞洲流感
亞洲流感是一種最初於1957年在中國爆發的流行性感冒,該病 隨後在同年傳遍全世界(包括美國)。病毒一直持續到1958年。是人類第二次威脅性的大流感是“亞洲流感”。這次流感因首發地為亞洲而得名,應稱為甲2(H2N2)亞型流感。8個月內席卷全球。發病率在15%~30%左右,病死率並不高。
亞洲流感是A型流感的H2N2病毒(H2N2的H與N是代表病毒中的血凝素與神經氨酸酶蛋白質),流感疫苗在1957年被研發出以對抗病毒爆發。據信全球共有至少100萬人死於該病毒;美國相對死亡較少,隻有大約72000人死亡。
亞洲流感病毒稍後進行了抗原轉變進化為H3N2,即所謂的香港流感,其在1968年至1969年導致了死亡較少的流感爆發。
從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共3700個1957年病毒測試包被從美國病理學院(CAP)錯誤的發往世界各地。大多數含有這個流感病毒的測試包未被收件人看重,因此從加拿大的一個實驗室中一個包的內容泄漏。美國病理學院的任務在於幫助其它試驗室鑒別未被鑒別的病毒樣品,但是當時它的一個合作的私人試驗室錯誤地將1957年的病毒當作新的流感A係病毒送出了。美國政府將1957年的病毒看作是致命性的,因此呼籲收件人銷毀這些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