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盤出現以後,人們充分挖掘它的潛力,創造出多種功能的激光唱機和唱片。1983年,美國和日本分別研製成嶄新的數字錄音唱片。這種唱片完全擺脫了傳統唱片的製作和重播方式,為唱片開辟了一個全新的境界。這種數字唱片所采用的灌錄技術,原理和人造衛星上裝置的電腦輔助攝影機相同。首先,灌錄音使用一種特製的電腦,以每秒鍾可以收錄44000個音響單位的速度,把聲音收入電腦。然後,電腦把這些音響轉譯成數字。這些音響數字,被記錄在一張直徑14厘米的膠片上。數字唱片重播時,使用一台特製的唱機。這台唱機是利用激光照射記錄在唱片表麵上的數字,用一句數字唱片的術語來說,那就是利用激光去“重讀”這些音響數字。激光把數字讀出之後,再經過唱機和音響擴音器,便可以把音響播出。這種數字唱機,有幾項重要的優點是任何傳統唱片所不及的。激光在唱片上“讀出”的是數字而不是音響,因此不怕唱片上塵埃或靜電的幹擾,沒有雜音。這種數字唱片,在存儲技術等方麵都有重要的用途。
激光影碟機是“綜合信號激光盤係統”中的一種。它的工作原理與激光唱片、激光唱片機相同,隻是它所錄製、讀取和播放的信號包括音響、靜止動態畫麵及文字等多種信號。這種綜合信號激光盤用於教學、娛樂等。在激光影碟機的發展中先後出現了LD、CD-G、CD-V、VCD、DVD等。
1988年荷蘭菲利普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CD-Video(簡稱CD電視唱片)機。CD-V唱片是在碟片上記錄了20分鍾左右的數字音頻信息與5分鍾左右的帶數字立體聲伴音的NTSC製活動圖像模擬視頻信息(或6分鍾左右的PAL製帶數字立體聲伴音的活動圖像模擬視頻信息)。CD-V是錄有數字音頻加模擬視頻信息的唱碟(音像碟),活動的畫麵比CD-G更為誘人。日本JVC公司推出第一台激光唱片加圖形的唱機。這種新型激光唱機使用一種新穎的音頻——視頻激光唱片。這種唱片含有音樂、文字、照片和圖形,以數字方式存儲。在聽音樂時,同時還能從電視屏幕上看到歌中的表演和歌詞。
1993年下半年VCD視盤(Video-CD,也稱CD視盤)新技術付諸實用。它是采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1991年最終認定的MPEG壓縮編碼技術的新秀,可播放74分鍾的全屏幕、全動態、立體聲影片。VCD的視頻壓縮和解碼技術是美國人發明的,通過壓縮把一部電影的動態圖像和聲音壓縮到1.2G信息容量左右的光盤中去,並通過數字解碼技術把壓縮的電子信號重新播放出來。
然而,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機(實驗用機)卻是由中國安徽現代電視技術研究所於1992年12月研製成功的。1993年9月取名“萬燕”的第一代VCD機(產品)麵世。在短短幾年裏,VCD市場即達到巔峰狀態。另外,VCD盤也可在電子計算機上播放;使用在計算機上的CD視盤不僅可以存放、錄像等,它還可以存放電子遊戲。人們可以通過操作計算機來達到雙向交流,不但能看到精彩的畫麵、聽到動聽的聲音,還可以參與其中扮演角色,從而給人們帶來了更大的樂趣。
1994年新機種數字視頻光盤機(Digital Video DISK,簡稱DVD)誕生。從原理上來說,DVD與VCD沒有本質的不同,DVD也是對電影畫麵進行視頻壓縮,將壓縮的圖像儲存在光盤上。播放時DVD影碟機對光盤上的數字信號進行解碼,還原出圖像在顯示器上播放。但VCD盤隻能單麵使用,一張光盤隻能儲存640MK的信息,分辨率也較低,而且隻有2個聲道,播放時並不能實現真正的立體聲。和VCD相比,DVD產品在各個方麵都有了全麵的提高。DVD光盤儲存的數據可以達到4G,一個光盤可以儲存多部電影,分辨率是VCD產品的4倍,具有很高清晰度,而儲存的電影具有8個聲道。DVD和VCD相比,播放效果上有了質的飛躍。
激光光盤的誕生,激光在音響設備上的應用,是音響上的一次革命。人們利用激光,以“光針”代替鋼針、寶石針,製成激光唱片。經過發展,激光唱片不僅能夠錄音,而且能夠錄像。激光唱片用來記錄、存儲聲音和圖像,可以說,這是聲像技術上的一次革命,一個偉大的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