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兄弟間偶有不相愜處,即宜明白說破,隨時消釋,無傷親愛。看大舜待傲象,未嚐無怨無怒也,隻是個不藏不宿,所以為聖人。今人假借怡怡之名,而中懷仇隙,至有陰妒仇結而不可解,吾不知其何心也。兄弟雖當親歿時,宜常若親在時,凡一切交接禮儀、門戶差役及他有急難,皆當出身力為之,不可彼此推諉。
——(明)姚舜牧《藥言》
白話
兄弟之間偶然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就應該及時把話說明,當時就化解矛盾,不要傷了和氣。看那大舜對待傲慢的兄弟象,未必就沒有怨恨,可是他能做到不記仇,所以成為聖人。現在的人們表麵上顯得兄弟和睦,而心中卻彼此怨恨,甚至成為不共戴天的死對頭,我不知道這些人心裏是怎麼想的。兄弟之間,及時在父母去世後,也應當像父母在世時一樣親密無間,一切來往禮儀、鄉裏攤派之事,或者對方遇到急難之事,都應當挺身而出,全力去做,不能相互推諉。
家訓史話
西晉鹹寧年間潁川發生瘟疫,庾袞的兩個哥哥都死了,還有個哥哥庾毗也生命垂危。此時瘟疫正是最厲害的時候,父母及幾個弟弟都居住在外,躲避瘟疫,庾袞獨自留在家裏,不肯離去。家裏的人強迫他走,他說:“我不怕染病。”他在家親自侍候哥哥庾毗,晝夜不眠。期間他還為已死的兩個哥哥守靈,從未停止過祭祀。這樣過了一百多天,瘟疫漸漸沒有了,家人才返回來。這時庚毗的病也好了,庾袞也安然無恙。
鄉親們都說:“這人真是不同尋常,能夠堅守他人不能堅守的崗位,能做他人所不能做的事情,天氣寒冷才知道鬆柏比其他樹耐寒,而瘟疫也似乎不能傳染給好人。”
古訓今鑒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可見兄弟之間團結的力量之強大。其實不隻是親兄弟之間,如果能夠團結互助,互幫有愛,那麼任何困難都能克服。“四海之內皆兄弟”,天下人都是一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力倡導的精神。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中,中國各族人們盡力支援災區,災區重建工作進展順利,人民很快得到安置,這也是國人見骨肉同胞的兄弟之情。一家之訓,推而廣之就是一國之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