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山西宅院與北京四合院(2 / 3)

當然,北京一些王府的宅邸總歸要比山西宅院更講究一些。2001年7月底,筆者與老同學張慶傑、王靈善、何瑜等人同遊王家大院,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的何瑜教授說,王家大院整個就是一座王宮,太宏偉了。明清山西宅院中,榆次車輞常家莊園、陽城的陳廷敬相府等等,從建築規模和建築等級看,都與靜升王氏不相上下。清人筆記中,記載著乾隆寵臣和珅被抄沒家產之後的住宅清單,提及和府宅院裏僅中間的一路,就有13進的院子,這就意味著一條中軸線上,有13座大四合院相連相通。這種大四合院,平均每進深10丈,粗略計算一下,總深度約為130丈,實際還遠遠不止。也就是說,僅僅從正院筆直進去,就有四五百米長。由此可以看出昔日權相邸宅的規模之大,建築之複雜了。

單進與多進院

皇城根下,民間建築的規矩就特別多。北京的四合院,一進、二進的居多,布局上非常相似。20世紀80年代初,我在好友李玲的家裏住過兩天,李玲大我10多歲,她那時寄住在婆婆的四合院裏,門牌號是西單大沙果7號,離民族文化宮和北京郵電大樓很近。我們去西單商場閑逛,也在附近買菜回去做飯,路過的幾條胡同,看到的大體都是結構相同的院子,當然那一帶也都是清末民初有錢人住的地方。扁寬的院子,水暖設備不太齊全,卻也讓人覺著安寧和舒坦。20世紀80年代末,因為撰寫《戰動總會史稿》的原因,去了一位抗戰初期曾經參加過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統一戰線組織戰地動員委員會、後來擔任過國家郵電部部長的成安玉先生家,當時成部長住在崇文門內小報房胡同5號,那是一處兩進的四合院子,因為隻有成先生一家人居住其中,顯然是比大沙果的那個院子寬敞許多。當然北京也不乏四進、五進院落的,畢竟那是昔日京城王公貴族們的府邸。

北京四合院大多比較低矮,按照工部頒布的營造法則,民房必須低於皇宮建築,所以京城裏的四合院,也就都是平房,而不能建樓。等而推之,普天之下各縣城的民居建築,也隻能低於知縣衙門。北京四合院的圍牆,除了故宮10多米高的圍牆嚴嚴實實地將紫禁城封閉以外,通常不單另修建圍牆,每個四合院的房屋後背就是一堵天然的圍牆,大概有丈餘之高。《大清會典》中對修建第宅有這樣的規定:“雍正十二年議準:京師重地,房舍屋廬,自應聯絡整齊,方足壯觀瞻而資防範。嗣後,旗民房屋完整堅固,不得無端拆賣。倘有勢在迫需,萬不得已,隻許拆賣院內奇零之房,其臨街房屋,一律不許拆賣。”為了整齊劃一,為了輦轂之下的體麵,北京四合院的建築規模、建築格式大體上也就趨於一致,北京四合院較之山西宅院少了些變化。

與北京四合院結構單調有很大的不同,明清山西宅院由於地形地貌的關係,也由於明清山西人資財積累的緣故,像故宮圍牆那般高大的宅院並不罕見,山西多有兩層、三層的樓房建築,如晉中的統樓、牌樓在內的城堡式建築,晉東南和晉西北那些依山建勢、錯落有致的靠崖式建築,也都有高大厚實的圍牆護院。一些城堡式的建築中,另外還加建了防護短牆,真正是銅牆鐵壁、森嚴壁壘的民居建築群。而且因為地形地貌的變化,組合形式也呈現多樣化。所以山西宅院在感觀上更加封閉,更加堅實,曆史感、滄桑感也更加厚重一些。

布局和功能

山西宅院經常是比較狹長的院子,南北長,東西窄,這與北京四合院落的方方正正,有時甚至是東西寬、南北短的扁寬結構截然不同,比較而言,北京四合院的采光條件好一些,這是由於北京四合院統統是清一色的平房的緣故。清代建築的最高成就,就是修造有山水襯托的園子,皇家大興園林,達官貴胄乃至於一般的富有者都在競相仿效,因而北京的庭院建築文化較之山西豐富一些。占地麵積大的人家修建專用的花園,供家人休息賞玩,占地小的也可以在寬敞的院子裏,通過花牆、影壁、儀門一類的集裝飾和實用為一體的建築佩物或構件,得到與自然溝通的諸多樂趣。許多建築師稱北京四合院的庭院,就是屋外的起居室,四周圍豎向的麵是房屋的簷廊和門窗,地上磚麵鋪砌,可以鋪出一些幾何形的圖案,隻有朝天的一麵是開敞的。這個空間是有形製的,是一處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空間,家人可以在院子裏聊天、看報,可以種花、養魚、養貓、養狗,中秋賞月,冬天堆雪,過節放炮,對內開放,對外封閉,關起大門,自成一體。一位三四十年代在北京生活過的人文學者鄧雲鄉,他在《北京四合院》一書中,詳細描述了進入他視野中的標準北京四合院:一塊寬5丈、長8丈的長方形地皮,可以蓋建一處很標準的四合院。這個地方應在街道的北麵,坐北朝南,臨街5大間,開間每間1丈,一色磚牆。最東頭一間是大門,大門西麵第一間是門房,房門開在大門洞中,是看門人的居室,應門時隨時開門關門。大門一打開,迎門看到的是什麼?磨磚的影壁牆,這是緊貼東屋南麵的山牆砌成的裝飾建築。在影壁前往左手一轉彎,就是南房窗前,按照標準格局,在轉彎處,有一個圓形的月亮門,四扇綠色屏門,兩扇終日敞開著。進來以後三間南房,外麵看和裏麵看並不一樣。外麵看中間一間開門,左右各一間,進屋一看,則隻有西麵一間,東麵是牆,因為這間已做了門房,房門由大門洞出入了。南屋進去,一般兩間掏空,長方形,大約20來平方米,西牆有門,通到裏麵一間,十分幽靜。南屋的屋門,正對著通向裏麵的垂花門,垂花門左右兩麵,短短的牆垣,接到兩邊月亮門的短牆上。這就是“一宅分兩院”,把裏麵的北屋、東屋、西屋和外麵的南屋分開。在垂花門與南屋之間,形成一個丈把寬、3丈長的長條院落,這是外院,進了垂花門,則是裏院。裏院是一處正方形的院子,近百平方米。正麵3間大北屋,東屋3間,西屋3間,如果北屋有廊子,東西屋沒有,便在北屋左右和東西屋山牆之間,有短牆連接,各有一個月亮門,和外院的月亮門一樣,也各有4扇綠油漆的木板門,上油4個紅鬥方,或4個飛金漢瓦紋。這格式都和外院一樣。北房中間三間格外高大,兩邊兩間比較矮小,這就是習慣上說的“三正兩耳”。北房是作為正房的。一座大四合,房間總數,以兩柱一檁的自然間計算,北屋三正兩耳五間,東西房各三間,南屋不算大門四間,連大門洞、垂花門洞全部計算在內,共17間。如以每間11—12平方米計,則全部建築麵積為200平方米。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