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丁村老院(1 / 2)

襄汾丁村不僅以發掘出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化石而聞名中外,還以擁有明清宅院建築群,而吸引著眾多愛好古建築古文化的遊人。在老同學張青、楊治平二位的陪同下,參觀了襄汾丁村民居,特別是聆聽了當年參加過發掘丁村遺址的丁村民俗博物館館長的精彩介紹,使我在很短的時間裏對這裏的建築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了解和認識。

丁村民居宅院在時間跨度和建築規模方麵,都是中國現存民居建築的佼佼者,其中丁村的明代宅院,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步入丁村,古巷古街,高牆高門,曆史感、滄桑感油然而生。丁村宅院從元代末期開始修建,明清時期形成較大規模,主要建築為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至清代鹹豐年間(1851—1861)所建。總計有院落40座,現存院落20餘處。明代的宅院6座,房屋83間;清代宅院19座,房屋272間,其中雍正年間(1723—1735)修建院落3座,嘉慶年間(1796—1820)2座,鹹豐年間(1851—1861)3座,宣統年間(1909—1911)1座,未發現紀年但建築風格屬於清代的有10座。丁村宅院明代修建的多為單體四合院,清代以後的院落以二進院為主。

丁村清代宅院的山牆則多為硬山頂,簷柱鬥拱,裝飾華麗,門楣額枋,雕飾多種。院牆壁立,院落齊整,四梁八柱,四門八窗,廂房為閣樓式建築,頗有江南民居的特色。丁村民居的廳堂和樓房都不住人,廳堂主要用來供奉神位,接待賓客,樓房則主要用來儲藏糧食和雜物,人們的主要宿處是廂房。廳房的門窗,裝修考究,工藝精細,木雕石刻玲瓏精美,形象生動。廳堂的鬥拱、欄板隔扇,都雕有喜慶吉祥的圖案,像“百壽萬福”、“春臨門庭”、“蓮蓮有喜”、“吉慶有餘”、“連中三元”、“喜祿封侯”、“屢進錢財”,還有許多宣揚忠、勇、仁、孝的曆史故事,如“嶽母刺字”、“周仁獻嫂”、“司馬光砸缸”等等。“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是孔夫子的說教,以“坦蕩堂”來命名的宅子裏,門樓匾額上雕刻著“璞玉渾金”的字樣,“門第清高九世德,衣冠簡樸古風存”的楹聯,不失宣揚純真質樸美德的功用。丁家“敦倫”、“飭紀”一類的高大建築,既顯示出主家的財力,也在炫耀著宅主人的文化修養。

丁村是以丁氏族人聚居而得名,所以丁村大多是屬於丁氏家族的。丁村宅院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院子中有一處是乾隆十年(1745)所建,這是一個兩進的院子,正房兩層3間,東西廂房各3間,采用四梁八柱的傳統承重建築方法,抗震性能良好。前院客廳隻做會客、留客之用,其後門可以通往後院,當地人稱之為“二門”,平時關閉,隻有喜慶節日方才打開,增添喜慶氣氛,也供家人出入。不過,女眷、仆人則仍從兩旁的偏門出入,回避客人。在這樣的住宅裏,才能真正體現出大家閨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風俗。院主人丁坤曾捐官職到“州同”,從六品銜,分掌水利、糧務事宜,丁坤的先人因此被追封為“宣德郎”,於是鹹豐五年六月二十四日(1855年8月6日)這裏立起了一座“宣德郎”牌坊,因為丁坤的官是捐來的,這座牌坊隻能修在大門以裏,卻不得修在村裏街道上。丁坤祖父的院子建於雍正元年(1723)。與丁坤是同族弟兄的丁國安兄弟四人,最早做中草藥買賣,後來糧食、布匹買賣一應俱全,於雍正八年(1730)建成了明三暗五的主宅。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成的一座兩進院子,後院為三層五間建築,取明三暗五營造之法修建,院落寬敞,設施齊全,從東西小門的額書“迎車”、“設榻”字樣,不難想象這裏當年人來人往的熱鬧場景。據說,東西小門出去的幾處規模不大的建築物,是為女兒回娘家時帶的仆人休息專用的。前院門廳,有丁村唯一的戲台子,院門一關,大門廳也就成了個小舞台,戲台子的做工非常精致。綜觀丁家曆史,家族裏沒有什麼高官顯貴之人,據丁氏家譜記載,清代丁家隻有一名八品官,一名拔貢生,兩名舉人,一名武舉,一名典史,一名州同,其餘則大多經營些買賣,經商的範圍幾乎遍及半個中國。光緒年間(1875—1908),一次算賬,丁耀一人分得利銀5000多兩,可見丁家還是有相當經濟實力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