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砥洎城(1 / 1)

1999年10月29日下午三四點鍾,在蒙蒙細雨中,我們來到了位於陽城縣城東13公裏處潤城鎮的砥洎城。天色微暗,殘破的明清村落幾乎沒有行人,更顯出了幾分淒清和落寞。在一位熟悉當地人文地理的砥洎城村民張安民先生的帶領下,踏著被歲月磨礪震蕩得坑窪不平的石板巷道,秋雨中探訪幾百年前的宅院建築,生出一絲尋幽探古的情趣,更不乏曆史滄桑之感歎。

砥洎城也稱小寨村,全城占地麵積約6萬平方米,修築在一座小山嘴上,南依街鎮,北臨沁河,呈一半島之狀。遠望其城,如砥柱般聳立山間,周築圍牆圈起,猶如中世紀的歐洲城堡。取名砥洎城,一說是因為小城如中流砥柱一般。也有人說沁水古稱洎水,但沒有發現確鑿的史料。還有人說,是因為當年抵禦李自成農民軍才修建了砥洎城,意為築寨抵禦李自成起義軍。

砥洎城始建年代不詳,堡寨裏原有的黑龍廟碑文記載著:“明正德十二年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複修”,可見修築砥洎城來抵禦李自成農民軍的說法純屬憑空臆想,無端猜測。城中遺存的明代建築文昌閣的台基上,尚存有《山城一覽》碑碣,是明崇禎十一年(1638)楊載簡所作。石碑高54厘米,長86厘米,圖中詳細標出砥洎城的方位與建築分布,標明每宅的占地麵積和巷道甬路,這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罕見的明代小城鎮建築規劃實物史料。小城原為楊姓所有,有楊氏族人楊載簡、楊載業(曾任宛平縣令)為證。後來楊家衰敗,轉手賣給張姓人家。從此張氏族人一直寓居此地,生息繁衍。

砥洎城呈橢圓形的城堡式建築,依土山而砌築了磚牆,牆高10米,厚度1—2米,臨河一麵的城牆達到20餘米高。城牆上設有城垛、炮台,防備外來入侵勢力,現已塌毀多處。堡中開有南北兩門,也稱旱門和水門。正門南向,為旱門,額書“砥洎城”三個大字,引人入勝。堡人通常由旱門出入,晚上堡門緊閉,白天有專人看守,外來者不得輕易進入。城北沿著石梯階而下,可通往水門,堡人由水門乘舟楫而行至城外,堡中婦人淘米、洗衣也常常來到這裏。小寨依八卦而建,四周環形道,街巷規矩整齊,城內十大街坊,宅院門門通達,生活設施齊全。大都是丁字巷道,陌生人是很難辨認的。堡內建有一座座當年富貴人家的院落,多為二進院,院裏的屋宇大多分兩層,大部分還設置有樓道。正房甚至也有三層的建築,但屋身大都偏矮,想必是建在山頂上的屋子通風采光都好一些的緣故。巷頂架設的過街樓,是砥洎城最有特點的地方,如此便院院相通,房房相連,交往起來特別方便,也有一家人的親近感。堡中人家通常在廂房或不顯眼的地方開設暗門,使得整個堡寨可以相互串通。門窗、樓道、柱拱、屋簷、瓦脊大都經過了精雕細刻。由於地勢的關係,院落大都比較狹窄,但卻不失古樸典雅,也有清幽華麗之風。院內客廳、臥室、廚房、廁所一應俱全,起居非常方便。砥洎城的小巷裏,每每有房屋高大的牆背在牆基一兩米高的牆角上,被削去一角,既有方便車馬出入的建築要求,也蘊含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生活哲理。

牆高巷深,小徑通幽,傳說每一坊中都留有暗門,今天已不為人知。雨不停地下著,無法在這裏拍到理想的相片。在一座額枋間書寫著“有恒居”的四合院裏,領略了砥洎城建築藝術的一鱗半爪,砥洎城的四梁八柱、四門八窗,也極具時代特色。祖籍潤城鎮的明朝官員張慎言,於崇禎十三年(1640)曾給家鄉的宅院題詩:“但索有窗皆映竹,須教無檻不臨花。日均空翠來湘箔,篆嫋青煙出絳紗。”門窗雕花,楣檻刻字,翠竹環映,絳紗為帳,是那個時代的建築風格,也是家族富有的標誌。當地民謠稱:“郭峪三莊上下伏,進士舉人兩千伍,如要不夠,小城寨上打湊。”這裏的小城寨就是我們說的砥洎城。砥洎城現存的幾十處院落,大部分懸掛著“文魁”、“亞元”、“德重儒林”這類的匾額,說明當地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傍晚時分,離開砥洎城,臨別時觀摩砥洎城那高大的堡牆,還有用煉鐵的坩堝砌築的牆體,更加深了對建築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的認識。坩堝直徑約20厘米左右,牆的外表用青磚築壁,非常堅固,也有特點。從砥洎城的城牆構築,也可反映出明清時期澤、潞一帶的冶煉、鑄造業已經十分發達,城內居民大多經營鐵貨生意,經濟富裕,治家有方,所以有實力修建這樣的住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