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旺盛生長階段的兒童,還必須攝入適量脂肪和膽固醇,用於合成髓鞘磷脂、腦磷脂、糖脂、糖蛋白、脂蛋白等,參與細胞核代謝,組成神經髓鞘等。卵磷脂也是重要的脂質,可合成乙酰膽堿,促進大腦興奮、提高瞬時和短時記憶。
(三)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鈣、磷是最重要的無機鹽。鈣能激活新陳代謝酶,如蛋白質分解酶、脂肪酶、琥珀酸脫氫酶等,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磷合成磷脂、核酸和鱗蛋白,維持腦細胞的興奮性和喚醒功能。與腦代謝關係密切的微量元素有鐵、銅、錳、碘等。鐵是幾十種生物氧化酶的輔酶,與智力發育關係密切;銅負責維護腦組織和髓鞘的正常結構功能,缺銅可導致腦的生物氧化過程受阻;錳是多種酶的激活劑,長期單一使用純淨水的兒童,可應缺錳而導致神經係統紊亂,出現共濟失調。碘合成甲狀腺素,控製腦能量代謝和氧化磷酸化過程,缺碘引起的最典型變化是導致智力低下。適量吃炒花生、核桃仁、葵花子等硬果類,是增加卵磷脂攝入的有效途徑,對促進腦神經元和髓鞘組織的合成、修補、更新,新陳代謝等都有很大幫助。
(四)足夠的熱量和優良蛋白質
首先要合理安排熱量攝入。年齡越小,餐次應越多,熱量分配最好是早餐+點心,35%;午餐+午點,40%;晚餐,25%。
三大供能營養素的比例應是蛋白質25%~30%;脂肪15%~20%;碳水化合物50%~55%。優良蛋白質應占蛋白質總量的50%。魚類、雞蛋、豆製品都是優良蛋白質,內含各種有特殊促進智力發育的必需氨基酸,如:穀氨酸可矯正腦細胞生化缺陷;酪氨酸參與神經環路建立;色氨酸合成5~羥色胺,發揮抑製性中樞神經遞質作用,增強注意力和記憶力。這些必需氨基酸若攝入不足,將導致腦的發育遲滯,影響腦組織的更新和修複,降低腦細胞的代謝速度和興奮性,對智力發展不利。
(五)科學安排早餐
按生物鍾規律,兒童在上午的學習思維活動最為活躍。因此,讓他們吃好早餐,對促進智力發展有重要現實意義。營養豐富的早餐能使體內血糖水平保持穩定。成年人饑餓時,身體會優先將能源物質送到大腦,自動削減對其他部位的血糖供應,此時腦的血糖水平下降,但降幅不大,不至影響智力活動。兒童則不然,年齡越小,腦對血糖下降的耐受性越差;血糖稍有下降,注意力就明顯渙散,長時記憶力下降,對學習內容不易理解,理解了也容易忘記,而且不能舉一反三。集體機構兒童臨近中午時學習注意力容易渙散,做小動作多,不應被簡單看成是“多動症”之類的行為問題,實際上是身體在腦血糖水平降低時出現的一種保護性適應。
合理安排早餐,需要克服現實生活中的許多製約因素。如:早晨剛起來,胃腸消化功能未恢複,消化液分泌少,食欲差;早餐千篇一律,讓孩子見而生厭;家長忙,沒有時間做早餐。
解決這些問題須依靠綜合措施,例如:應通過營養知識宣教,讓家長明白早餐的意義,做到每天改變食譜,經常翻新花樣,激發小兒食欲;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讓孩子早些起床,活動10分鍾後再吃飯,食欲會明顯改善。早餐的準備須快速、簡便,熱度不宜過高。充分利用食物成品和半成品,做到合理搭配。
(六)第五、礦物元素是兒童智力的催化劉
礦物元素中的鐵、鋅、銅、硒、鈣等對大腦的輸氧、思維、安全、興奮與抑製起著重要的作用。
另外,鉛含量高對孩子腦發育很有影響,在日常飲食中家長要注意早餐可以吃些紅羅卜、蛋黃,晚餐要安排海帶湯、豆腐皮,兩餐中間補充含維C的水果,如橘子、橙子、大棗等,土豆、南瓜、西紅柿等紅色蔬菜要讓孩子多吃,味精、雞精、食用色素、甜味劑、人造奶油、黃油、蛋糕、乳飲料、果汁、橙汁、娃哈哈等這些東西要讓孩子少吃,孩子記憶力不好,先從生理方麵找原因,在從飲食方麵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