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南安軍(1 / 1)

元至元十六年五月初四日,文天祥被元軍押解北行出大庾嶺,到達南安軍。南安軍:今江西大庾縣。軍:宋代行政區域名稱,與府、州、監同隸屬於路。這首詩是作者被押經過南安軍時所作,表達了作者身陷囹圄而經過故鄉時的複雜心情,同時表達了作者與元人不共戴天的意誌。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出嶺誰同出,歸鄉如不歸。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餓死真吾事,夢中行采薇。

梅花南北路,風雨濕征衣——“梅花”句:大庾嶺上多梅花,故又稱“梅嶺”。又是南北交通要道,在江西大庾縣之南,廣東南雄縣之北,過嶺即是所謂的“嶺南”。征衣:遠行時穿的衣服。這兩句是說:由南而北經過大庾嶺口,風雨把衣服都淋濕了。

出嶺誰同出,歸鄉如不歸——出嶺:指走出大庾嶺,到達南安軍。如不歸:作者到南安軍離家鄉已經不遠,但作者當時身為俘囚,隻是經過故鄉,所以說“如不歸”。這兩句是說:走出大庾嶺後,誰同我一道呢?隻是經過故鄉而已,就像根本沒有回故鄉一樣。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山河:參見前選《渡瓜洲》“眼前風景異山河”句注釋。“城郭”句:假名陶潛撰《搜神後記》載:“漢道士丁令威,得道後化為仙鶴歸遼,翱翔空中。歌道:‘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十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去?空伴塚累累!’”此句即由此化出。這裏用來說明宋朝江山易主,已被元人侵占。這兩句是說:山河萬古千秋不變樣,但眼下已經落入元人之手中。

餓死真吾事,夢中行采薇——餓死:此處語義雙關:一是指作者絕食一事。作者在將要到達南安軍時,即開始絕食,希望在到達廬陵時餓死,這樣就能死在家鄉,成全上一首詩中所說的“首丘”之誌;二是與下句“采薇”相關聯,意思是要像伯夷、叔齊那樣寧願餓死也不食周粟。采薇:見前選《張元帥謂予:“國已亡矣,殺身以忠,誰複書之?”……》“商亡正采薇”句注釋。這兩句是說:寧願餓死在家鄉,也不與元人合作,為此,我常常夢見自己像伯夷、叔齊一樣在首陽山采山菜。

前麵說過文天祥德祐以後的詩歌,總的說來隻有一個主題,那就是愛國救國,堅貞不屈。前選《生朝》一詩,是作者就自己的生日表達了自己“吾心在首丘”的堅貞思想。這一首則是作者就故鄉而表達了自己“餓死真吾事,夢中行采薇”的忠貞不貳的故國依戀情懷。詩雖以議論為主,但其間真摯的情感,哀婉的口氣,舒緩的韻律節奏,卻感人至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