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之徒擁有了資本和技術的物質條件,加上現有的經濟製度的不完備,它們共同為虛假票據的泛濫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土壤。
現在我們再說信息的不對稱。
不法之徒在暗處,我們在明處,他們在暗處肆無忌憚地為所欲為,我們在明處跟在他們的後麵茫無目的地猜謎語、捉迷藏。他們很容易獲得國家的各項規定,因為民主的國家政令都是公開的;相反,這些違法分子的內部秘密卻是極度保密的。他們獲取法律製度的信息是唾手可得的,我們想要了解他們的秘密卻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代價。這就是信息的不對稱。
信息的不對稱導致虛假票據的製造成本、銷售成本都非常低廉;警察想要發現他們卻要臥底、要偵察、要證據,成本極高。假設虛假票據的製售者10次製售虛假票據的行為,有一次被抓到的機會,10次製售虛假發票可能獲得上千萬元的收入,但是抓到後罰款50萬元就完事了。他的機會成本太低了,利潤太高了,根本就不對等,所以罰款完事之後他還要繼續自己的“事業”。
所以跟在後麵抓是抓不完的。要在製度的建設和設計上下工夫,研究出一套嚴密的管理製度,建立科學的稅收管理體製,資金監控手段,使各項經濟製度達到一環扣一環的嚴謹程度,讓不法之徒無機可乘,讓人們拿到這寫虛假的票據、證件也無處使用,隻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禁止虛假票據、證件的泛濫。
像現在增值稅所采用的一係列製度就是這樣,人們也許能夠購買到虛假的增值稅發貨票,但是沒有用,虛假增值稅票據在接受計算機檢驗的時候無法獲得通過。
其實一般的票據也一樣,這些虛假票據的存在所引起的一係列後患,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也不一定比虛假增值稅發貨票要小,它的危害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映,後果無法估量。尤其是它導致人們道德品質的喪失,這種後果可能對經濟環境的影響是更為深遠的。
每一個人都具有機會主義傾向,每一個人掌握的信息都是不完備的。所以人們的經濟活動,都存在著潛在的不確定性,都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要想方設法在經濟活動之前把一切可能的後果都考慮得完備一些,所謂先明後不爭,親兄弟明算帳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總是礙麵子,憑感覺辦事情,吃虧的隻能是自己,因為當一件事情發生之後,人們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隻要有機會,人們就會利用這個機會,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機會主義在市場經濟裏是無處不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