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威 (二 上)(2 / 2)

“派人去看好邊令誠那廝,還有宮裏邊的大小太監,沒本帥的命令,不準他們隨便出門。順便替本帥寫一封奏折給皇帝陛下,就說本帥這裏兵力急需增補,否則很難再向西攻城略地!”孫孝哲根本不在乎降官們的感受,繼續發號施令。

眼下長安以西,基本已經不存在成建製的大唐兵馬了。如果安西采訪使王洵肯率部前來投降的話,大燕國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取得京畿和隴右兩道,甚至可以將影響力直接擴張到河西、安西。屆時,整個北方,就隻剩下郭子儀和的朔方軍在苟延殘喘。大燕國的幾路兵馬前後夾擊,頃刻間就可以將它碾得粉身碎骨。

與即將獲得的收益比起來,邊令誠個人的犧牲,簡直微不足道。況且邊令誠這老太監毫無廉恥之心,今日迫於形勢背叛了大唐,難保哪天不會再調過頭來反咬大燕國一口。

如意算盤打得精細,可惜局勢變化遠超孫孝哲的預料。征西將軍蔣忠撲到了醴泉,還沒等找到合適目標,就聽聞了汾、寧、涇、慶四州降而複叛的消息。而這一切的幕後推動者,正是孫孝哲認為對大唐沒有多少忠誠的安西采訪使王明允。眼下安西軍的前鋒已經抵達了永壽,距離醴泉隻有半步之遙。

強敵在側,征西將軍蔣忠當然顧不上再找平頭百姓的麻煩,立刻將兵馬縮進已經荒廢多日的醴泉,據城而守。同時派遣信使向孫孝哲告急。至於新任禮部尚書宇文德,本來就沒膽子去充當使者,在孫孝哲的威逼下磨磨蹭蹭地走到了鹹陽,聽聞前方形勢不妙,立刻抱著腦袋跑了回來。

“這廝......,欺人太甚!”這回,孫孝哲再也笑不出來了。王洵的膽子真夠大,做事也真夠出人預料。帶著區區萬把人,居然就敢把爪子伸到長安邊上。老虎不發威,你真當孫某人是病貓麼?

是可忍,孰不可忍?孫孝哲惱羞成怒,立刻點起一萬五千兵馬,親自領軍殺向了永壽。為了提防身後有變,他將邊令誠、崔光遠、蘇震等一幹降官都帶在了身邊,同時任命自家侄兒孫畫為長安留守,統領一萬兵馬維持地方治安。

沿著平坦寬闊的官道,大軍隻花了半日功夫就趕到了醴泉城。休息了一夜之後,又迅速撲向了永壽。為了防止敵方使什麼奇招、陰招,孫孝哲派出了大量斥候,搜索前後左右方圓五十裏範圍內一切可疑目標。卻驚詫地發現,愣頭青王洵居然壓根兒沒動出奇製勝的心思,帶著麾下所有兵馬,沿著官道緩緩迎了上來。

正麵對決,孫孝哲可是從來沒怕過任何人。當即親筆寫了一封戰書,派遣死士給王洵送了過去。而王洵的回答則再度顯示了他的狂妄,居然當著死士的麵兒,在戰書末尾批了“明日上午巳時,永樂原”九個字,將戰書丟了回來。

如果您覺得《盛唐煙雲》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