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尼·卡許早有一個夢想——當一名歌手。上大學時,他買到了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把吉他。他開始自學彈吉他,並練習唱歌,他甚至自己創作了一些歌曲。畢業後,他開始努力工作以實現當一名歌手夙願,可他沒能馬上成功。沒人請他唱歌,就連電台唱片音樂節目廣播員的職位也沒能得到。他隻得靠挨戶推銷各種生活用品維持生計,不過他還是堅持練唱。他組織了一個小型的歌唱小組在各個教堂、小鎮上巡回演出,為歌迷們演唱。最後,他灌製的一張唱片奠定了他音樂工作的基礎。他吸引了兩萬名以上的歌迷,金錢、榮譽、在全國電視屏幕上露麵——所有這一切都屬於他了。他對自己堅信不疑,這使他獲得成功。
然而,卡許又接著經受了第二次考驗。經過幾年的巡回演出,他被那些狂熱的歌迷拖垮了,晚上須服安眠藥才能入睡,而且還要吃些“興奮劑”來維持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他開始沾染上一些惡習——酗酒、服用催眠鎮靜藥和刺激興奮性藥物。他的惡習日漸嚴重,以致對自己失去了控製能力。他不是出現在舞台上而是更多地出現在監獄裏了。
一天早晨,當他從佐治亞州的一所監獄刑滿出獄時,一位行政司法長官對他說:“約翰尼·卡許,我今天要把你的錢和麻醉藥都還給你,因為你比別人更明白你能充分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幹的事。看,這就是你的錢和藥片,你現在就把這些藥片扔掉吧,否則,你就去麻醉自己,毀滅自己,你選擇吧!”
卡許選擇了生活。他又一次對自己的能力作了肯定,深信自己能再次成功。他回到納什維利,並找到他的私人醫生。醫生不太相信他,認為他很難改掉吃麻醉藥的壞毛病,醫生告訴他:“戒毒癮比找上帝還難。”
卡許並沒有被醫生的迷信嚇倒,他知道“上帝”就在他心中,他決心“找到上帝”,盡管在別人看來幾乎不可能。他開始了第二次奮鬥。他把自己鎖在臥室閉門不出,一心一意要拒絕毒癮,為此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經常做惡夢。後來在回憶這段往事時,他說,他總是昏昏沉沉,好像身體裏有許多玻璃球在膨脹,突然一聲爆響,隻覺得全身布滿了玻璃碎片。當時擺在他麵前的,一邊是麻醉藥的引誘,另一邊是他奮鬥目標的召喚,結果他的信念占了上風。九個星期以後,他又恢複到原來的樣子了,睡覺不再做惡夢。他努力實現自己的計劃。幾個月後,他重返舞台,再次引吭高歌。他不停息地奮鬥,終於又一次成為超級歌星。
樂觀向上,不懼失敗
完成交易需要專業技巧。你的交易對象是精明的生意人,他們知道你所有的技巧,也曉得如何應付。因此你必須更勝一籌。
何曼道是美國著名雜誌《科學文摘》的發行人,同時也兼顧推銷的擴展。多年來,何曼道的推銷成績一直很突出,但他總忘不了剛出道時的窘境。“我十八歲開始工作,賣廣告。”何曼道說:“有一天,我沮喪地回到辦公室,遞給經理一張紙條,上麵列滿了顧客不買廣告的理由。推銷經理說:‘他們是專業采購人員,而你是專業推銷人員;他們怎麼會不買?而你怎麼會賣不出去?’”
“就是這幾句話,讓我堅定信念。也使推銷成為我的第二生命,讓我樂在其中。我喜歡對別人說:‘你好,你大概不認識我,我是何曼道,讓我告訴你,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假如連續六位顧客不買我的產品,我一樣不灰心,照常進行第七位客戶的言談。因為總是有人買、有人不買,沒什麼了不起。我幹這一行太久了,我知道不能成交是很正常的。”
“當然了,顧客中也有人說什麼都不買,認為我的產品不適用、不喜歡等等。我也不在乎,心態不懼失敗。然而我渴望成功的幾率卻高過其他推銷員。保持樂觀向上,一定把現有的產品賣出去,做有信心的金牌推銷員。”
挫折——“負麵的恩典”
心理學家陳怡安把“挫折”形容成“負麵的恩典”,是幫助我們豐富人生的教育材料。跌倒,是爬起來的契機;有苦,才襯得出甜的滋味;有輸,我們才有機會再贏回來。日本有一句話說得很有意思:“武士一出門,就有七個敵人。”這個意思是指,我們每個人在每天的生活中,難免都要麵臨許多的抗爭。而這些抗爭,就像是一場又一場的循環賽,永遠無休無止。
隻要是戰爭,就會有輸有贏,而我們很難保證自己能夠打贏每一場。所以,沮喪、憂傷、挫敗……種種打擊,總是如影隨形地跟在我們左右。雖然說,沒嚐過失戀、冷板凳、病痛等這些滋味的人,不容易出人頭地;雖然說,逆境創造英雄,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是從挫敗中站起來的。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是一旦真正麵臨挫折的時候,很少人能甘之如飴,用坦然的心去麵對。
有一部著名的電影“意外的人生”,故事中的主人翁亨利在一次意外事件中挨了兩槍,幾乎致命,在康複的過程中他突然對人生大徹大悟,拋棄了過去的自私、冷漠、貪婪、變得熱情、開朗、有同情心。對他而言,那兩顆子彈原本應該是很大的創痛,結果反而成為改變他整個人生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