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要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4)(1 / 2)

我們的心理就好像我們的仆人。我們對它們有什麼希望和要求,它們就會滿足我們的希望和要求。如果我們信任它們,依靠它們,它們就會給我們最好的回報。如果我們擔憂、恐懼,它們也會擔憂和恐懼。

消極被動的人總是等待事情的發生。他們覺得某些事情無論如何也會發生。他們仿佛對此無能為力,不可能改變這種局麵。

使自己更有彈性

人生是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失敗有時並不是由於你的能力、常識不足,而是由於你錯誤地選擇了目標,而失敗正是給予了你一個重新思考,從錯誤中解脫的良機。

如果你看過《動物世界》或《東芝動物樂園》,你一定清楚,蜘蛛猿是一種很有趣的動物,它是生長在中南美洲、很難捕捉的一種小型動物。多年來人們想盡方法,用裝有鎮靜劑的槍去射擊、或用陷阱捕捉它們,都無濟於事,因為它們的動作實在太快了。後來,有人想了一個辦法,在一個窄瓶口的透明玻璃瓶內放進一顆花生,然後等待蜘蛛猿走向玻璃瓶,伸手去拿花生時,你就可以逮到它了。

因為當時蜘蛛猿手握拳頭緊抓著那顆花生,所以它的手抽不出玻璃瓶,而那個瓶子對它來說又太大了,使它無法拖著瓶子走。但它十分頑固,或者是太笨了——始終不願意放下那顆已經到手的花生。就算你在它身旁倒下一大堆花生或香蕉,它也不願意放開手中那顆花生,所以,這時狩獵者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抓到它。

有些時候,為了追求蔓適合自己的目標,你就必須先放下手中的“那顆花生”。這不是見異思遷,而是你願意改變一些習慣,使自己更有彈性,願意在嚐試新的方法之前,先放棄一些現有的利益。

人生是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失敗有時並不是由於你的能力、常識不足,而是由於你錯誤地選擇了目標,而失敗正是給予了你一個重新思考,從錯誤中解脫的良機。

美國著名的不動產經紀人安德魯最初是葡萄酒推銷員,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他不知道還能幹什麼,於是他認為自己的目標就是“賣葡萄酒”。最初他為一個賣葡萄酒的朋友幹活,接著為一名葡萄酒進口商工作,最後同另外兩個人合作辦起了自己的進口業務,這並非出自熱情,而是因為,正如他自己所說:“為什麼不?我過去一直在賣葡萄酒。”

生意越來越糟,可安德魯還是拚命抓住最後一根稻草,直到公司倒閉。他不改行,是因為他不知道還能幹什麼。

事業的失敗迫使他去上一門教人們如何開業的課,他的同學有銀行家、藝術家、汽車修理工,他逐漸認識到這些人並不認為他是個“賣葡萄酒的”,而認識他是個“有才能的人”、“多麵手”,他們對他的看法使他拋棄了原來的目標。

他開始猛醒,仔細分析,探索其它行業,檢查自己到底想幹什麼。最後,他選擇了和夫人一起開展不動產業務,使他取得了推銷葡萄酒永遠不能為他帶來的成功。

不用偏激的心理對人對事

成功的一個最大法寶——創造好人緣。

五十年前,隻要腦筋靈活、有魄力,不讀書照樣可以創立一個大企業,可是現在不同了。如果不能具備吸收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術的能力,就難得有很大的發展,尤其像沒有資金的人,就更難以立足了。

推銷員成功,又失敗了,現在又變成一無所有,但在感受上,跟當年的窮困煎熬完全不同。那時候仿佛是置身於深淵中,正在掙紮著向有光亮的地方爬,而現在卻是由希望的高峰跌入了深淵,一點點光亮也看不到。

跌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去了爬起來的勇氣。

你的言行,不管是對員工、對客戶都能給人一種信任感,明明你的處境極險惡,但人們相信“你可以渡過難關”。這種印象的形成,可以說是你在創業階段的最大資本。

對一般人來說,貪心不足不是什麼好事,但對做生意的人來說,貪心卻是擴展的最大原動力。

事實上,買不到的不是推銷員那種使員工“動起來”的才能,而是一個推銷員所不易見的哲學修養——麵臨任何重大的決策,都能“靜如泰山”。

當你立定一個大目標之後,那種堅定不移的決心,從容不迫的神態,給所有跟隨你工作的夥伴一種強大的鎮定作用,使人們無形中會產生這樣的信心:“一個人隻要立定目標,勇往直前,沒有達不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