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信仰是人的同義語,所以,“後信仰時代”和“前信仰時代”都是不存在的。人的時代永遠是信仰的時代。世界永遠被有信仰的人所支撐著。中國人要想迎來一個擁有充分民主和自由的新世紀,就必須學會真正地信仰什麼。信仰對於中國人來說絕不是某種精神上的奢侈品,而是走向新世紀的必備素質和前提。我們要時刻擁有判斷善惡的真正尺度,就必須學會從最高的高處和最遠的遠方看問題。新時代要求每個中國人都成為頂天立地和高瞻遠矚的人:他必須達到足夠高的高度以便能夠時刻審視自己的處境整體,正如他必須看到足夠遠的遠方以看護不斷誕生的未來。這種達到足夠高的高度和看到足夠遠的遠方的能力隻能通過信仰獲得,所以,學習信仰是21世紀中國人的必修課。隻有信仰的力量才能使我們存在下去並且日益強大和高貴。
進取心是一種美德
隻要你留意,你就會發現,每一個成功者都有著勇往直前,不滿足於現狀的進取心。可以說,他們沒有人對自己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大多數人都表示要繼續努力。這就是一種進取心,是推動人們進行創造的動力。
個人進取心,是你實現目標不可少的要素,它會使你進步,使你受到注意而且會給你帶來不斷成功的機會。
進取心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什麼事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
對於一個有進取心的人來說,他即使屢遭失敗但仍舊十分努力。在他看來,隻有能克服不可思議的障礙及巨大的失望的人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美國發明家布卡·T.華盛頓說:“我明白了,成功的大小不是由這個人達到的人生高度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的障礙的數目來衡量的。”
哈羅德·雪曼寫過一本書,名叫《如何反敗為勝》。作者在書中列出八種進取精神:
(1)隻要我堅信自己正確,我決不放棄;
(2)我深信,隻要我堅持到底,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3)在逆境中我會充滿勇氣,決不氣餒;
(4)我不允許任何人用恫嚇或威脅使我放棄目標;
(5)我會竭盡全力克服生理障礙與挫折;
(6)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的事;
(7)知道了成功的男人和女人都曾跟失敗和逆境搏鬥之後,我會獲得新的信心與決心;
(8)無論我麵臨什麼樣的障礙,我決不向失望與絕望低頭。
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決不應低估了進取心的重要性。進取心是為了戰勝失望而必須培養的品質之一。
個人進取心是不需要別人提醒,而能主動去做需要做的事情。雖然這是美國人的各種個性中最優秀的一項特質。
當你在工作上一直致力於要求最佳表現時,就必須洞察每一種情況。無疑的,在工作中必然會出現一些超乎尋常的事情,你的努力有一部分就在完成這些較特別的工作,而這就是意味著你在工作中,已注入個人進取心的力量。
著名的財務軟件公司——用友公司總裁王文京就是一個不滿足現狀,具有不斷進取精神的人。他大學畢業後分配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作,在單位他還是個工作骨幹。他負責起草的中央國家機關行政會計製度一直沿用到1990年之後。在單位,王文京還曾負責實施了中央國家機關行政會計電算化工作。
王文京在單位可算是個“紅人”,他曾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並曾在全局幹部大會上作先進事跡報告,“如果在機關發展可能會很有前途”。但王文京並不滿足於現狀,他認為他還有很大的能量有待於開發。於是,在他24歲的時候,決定到實業界去發展,到經濟生活的第一線去。王文京意識到辦企業才是他個人的長遠選擇。他認為:“計劃經濟中機關是最好的單位,但市場經濟中企業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