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缺乏自信心,除了輕視自我外,也與“內功”不夠有關,就是說,他的知識儲備、實踐能力還有欠缺,因此常常會表現得“底氣”不足。這就要求我們要努力充實自己,“有了金剛鑽”,就“敢攬瓷器活”了。張儀敢到各國君王處遊說,是因為他曾經曆過一番苦讀,研究過當時各國的情勢。因此才能說動驕傲的君王,采納他的意見,哥白尼敢於向“地心說”挑戰,是他廣泛而深入地鑽研天文學、數學和希臘古典著作,並在30多年裏孜孜不倦地觀測天象的結果。有著厚重的知識功底,他才能寫出偉大的《天體運行論》。“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阿基米德有這樣的豪言,是因為他掌握了科學知識。拿破侖自信地說:“不可能”的字眼,隻存在於愚蠢人的字典裏。”他如果沒有非同尋常的軍事才能,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沒有紮實的知識功底,沒有刻苦鍛煉出來的才幹,要自信,隻能是自欺欺人。
自信心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自信心,首先就會束縛了自己發展的手腳,也不會得到別人的敬重和信任。但自信必須有知識作後盾,這是我們應該牢記的。
讓自立主宰生命
“自立者,天助之。”這是一條屢試不爽的格言,它早已被漫長的人類曆史進程中無數人的經驗所證實。自立的精神是個人一切真正的發展與進步的動力和根源,它體現在眾多生活的領域,成為國家興旺強大的真正源泉。從效果上看,來自外在的幫助隻會使受助者走向衰弱,而來自內在的幫助則必定使自救者興旺發達。
如果你能夠做到自強與自立,那麼你就能找到一條布滿荊棘的成功之路。所謂自強與自立,就是要敢於堅持自己的權力和見解,這不僅表現在同別人交換意見時,而且要見諸行動,或通過某種暗示來表明自己的權利和主張。
一個人要學會擺脫別人試圖強加在我們頭上的支配力的途徑和方法。惟有敢於堅持自己的權力和見解,才能使你克服和避免受人支配。
自立精神的張揚乃是人類逐漸認識自我,尊重自我的結果,這一過程的一個裏程碑就是十四世紀發生在歐洲的文藝複興運動。
偉大的文藝複興運動,提出了一係列讓前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口號,“平等”、“自由”、“博愛”,從那時開始,從群體的人的意誌逐漸走向了自我,人才開始真正認識自我,尊重自我。
人的命運是把握在自己手裏,貝多芬,天才的音樂家,創作出許多經典的作品,影響著乃至以後也會影響著我們這個世界,他有一句不朽的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對一個人來說,聽覺太重要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聽覺無疑是生命,但他最終在耳聾之後還創造出一係列不朽的音樂,這就是與命運鬥爭的人格魅力,這就是把握自己人生的最好注解。
如果你讓別人決定你的人生,內心永遠感到不踏實,掌握自己的思想,把握自己的人生,讓自立主宰你的生命,是每個人至高無上的權利,也是人類最大的奧秘,一定要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掌握自己的人生,擁有自己的想法,尋找自己的道路。
隻要有自己運用自己的這項權利,那麼無論你在哪個領域,都會取得成功,所謂的天才,不外乎是自己的個人奮鬥再加外在的機遇,機遇也不是可遇不可求,遙不可及的,“機遇隻重青於有準備的人”,隻要你奮鬥了,正常地發揮自己思想、努力地以此指導自己去行動了,你一定會成功。
我們聽到了很多名人的故事,他們或在逆境中崛起,或飽受磨難而矢誌不渝,或化阻力為動力,將絆腳石一塊又一塊踢開,最後名利雙收,成為了工業巨子,如福特、愛迪生、卡耐基等。
除了這些名人之外,那些能正確把握自己,沿著自己道路探索的人同樣可敬,在別人看來,他們可能默默無聞,他們可能一事無成,但他們同樣過得幸福,同樣過得滿足,幸福不同於富裕,富裕是一種客觀的,外在的衡量尺度,而幸福的衡量標準在每一個人的內心,人人心中有杆秤。
請記住,自立的精神,正如它在充滿活力的個人行為中所表現出來的那樣,它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是追求成功者所擁有的一個令人側目的特征,它是我們生命輝煌的真正源泉。
不斷挑戰自己,才能超越別人
不斷挑戰自己,超越別人,崇尚競爭,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如果你是一位經濟實體的領導,你一定會明白:市場經濟中的核心內容是競爭。同時,這也是世人皆知的道理。人們所欣賞的那些成功人物都是通過競爭而逐漸脫穎而出,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的。他們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堅韌毅力,勇於拚搏,不斷進取。真可謂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