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不要讓別人牽著鼻子走(2)(1 / 3)

在賽車訓練學校的課堂上,教練老師說道:“在賽車時你最需要當心的一件事,就是當車輪打滑時要怎麼辦。”(這用在人生中倒是個不錯的引喻,有時我們還真不免會碰上無法掌握的狀況)。他接著說道:“碰到這種情形很簡單,那就是把目光放在你想去的方向,可像大多數人那樣一心隻想車子別撞上欄杆。”你一定聽過這樣的事,某人一路上順順當當地快速開著自己的跑車,可是不知怎麼回事,車子突然失去了控製。在高速公路上,差不多要好幾英裏才會有一個電話亭,可是這些失控的車子往往就偏偏撞上去。究其原因,乃是當車子失控時,駕駛人都力圖避開碰上什麼,結果越是盯著不想撞上去就越是會撞去。原因就在於,我們的行動方向乃是朝著我們的想象中所擺放的位置。

當老師說完上述道理後,就對羅賓說:“現在我們要進行車輪打滑的反應訓練,我這裏有一台電腦,當一按其中一個按鈕,有一邊車輪就會騰空,造成車子失控麵亂滑。這時候你可別盯著路旁欄杆,而要盯著希望車子駛去的方向。”

“沒問題。”羅賓滿懷自信地說道,“我聽清楚了你所說的。”

頭一次駕著車出場,羅賓一路上尖叫個不停。隨之,老師就按了那個按鈕,而車子便突然打滑並失控,你可知道羅賓的眼睛是盯著何處嗎?一點沒錯,就是路旁的欄杆!眼看著車子就要撞上去。羅賓心裏害怕得要命,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老師迅即把他的頭扳向左側,逼著他看向應當要去的方向。雖然車子還是不時打滑,而羅賓也一直擔心會撞上欄杆,可就是硬被老師逼著隻看車子應當去的方向。最後,羅賓終於把意識擺對方向,而方向盤也能順勢轉向。當訓練結束時,羅賓停好了車子,重重地吐了口氣。

美國成功學大師羅賓指出:當生活中發生了什麼問題,要把精力放在尋求解決在讓你害怕的方向上。

凡事至少有三個解決方法。

對事情隻有一個方法的人,必陷困境,因為別無選擇。

對事情有兩個方麵的人也容易陷入困境,因為他製造了左右兩難,進退維穀的局麵給自己。

有第三個方法的人,通常會找第四、五個,甚至更多的方法。

有選擇就是有能力!所以,有選擇總比沒有選擇好;至今不成功,隻是說至今用過的方法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而已。

沒有辦法,也隻是說已知的辦法都行不通而已。

其實世界上尚有許多我們過去沒有想過,或者尚未認識的方法。

隻有相信尚有未想到的有效方法,才會有機會找到它並使事情改變。

不論什麼事情,我們總有選擇的權力,而且不止一個。

為何不使自己成為第一個找出辦法的人?

讓生活之舟駛向你要去的地方

現今工商界中,做一個隨波逐流的人,要比依照自己的鼓聲節奏前進的人要容易得多。要做到無論何時都能夠把握住自我,不管大家現在都做些什麼,也不管目前正好流行什麼,是需要相當的自信與獨立的。

勞夫·瓦多·愛默生在他一篇談自信的文章中曾經寫道:“要成為一名頂天立地男子漢,就必須不隨波逐流。”當你在攀登頂峰時,你是站在某個“機構”的最上頭;它可能是某個部門、某家工廠、某間公司、或者某個代理商。愛默生同時指出一件事,那就是每個商界人士必需認識到的:“一個機構就是一個人加長的影子。”

當然,許多人通常都會需要也很歡迎別人在他需要的時候伸出的援手。在你攀登頂峰的路上,你不要拒絕別人的幫助,但要記住,長遠來看,你依然是自己那艘船的船長,掌舵的是你,而這艘船是駛向你要去的地方——你必須是發號施令的人。畢竟,你未必喜歡他人的目的地。你絕對不能隨著他人的節拍起舞。同樣的,因為你未必喜歡他人那種音樂。牢記:“付錢給風琴手的人才有資格點歌。”你必須信任你的直覺,感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當初哥倫布的船上船員都力促他返航,但他不為所動,繼續他的航程。你必須學著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它與自信非常相似,但不全然相同;它與狂熱也相近,而狂熱正是獨立自主的持續動力。

在你一路攀向頂峰時,很多時候當你環顧四周,會發現自己竟然是如此地孤獨,就像人們所形容的:“高處不勝寒”。你可能突然想到:“我要依靠誰?我要與誰同行?誰會領著我走過艱辛的一程又一程!”答案隻能是:你自己。現在你一個人正步履蹣跚地朝著目標前進,而你所依恃的正是那份獨立自主的能力。所以去他的“人雲亦雲”!拒絕“一窩蜂”,要不斷努力去做你認為是對的事,那些你在內心裏相信應該去做的事。

即使你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孤獨,如此的與眾不同,你仍然應該為所欲為。別人可能會要你向大家看齊,但想想看,如果大家都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那這個世界會是多麼單調乏味。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指紋是相同的,也沒有哪兩個人的聲波是相同的,就連雪花也片片不同。

你所要遵守的規則就是:當你獨自在事業以及生活的領域裏站穩腳跟時,要確定你不會阻礙別人擁有相同的權利。讓他們也保有他們的立足點,同時如果有必要,要讓他們協助你保有你自己的立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