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廣大的Rouge,在生產高峰期曾有10萬人同時工作,可說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城市。要令這城市運作正常,廠內自設16台火車、長達160公裏的軌道、定時的公車服務,以及24公裏長的柏油路,使員工可快捷地四處走動。另外,基本設施方麵,還有多個消防局、警察局、雇有全職醫護人員的醫院,以及5,000個負責廠房維修的工人。1920年,廠內更加建了一座巨型發電機供ROUGE及Highlandpark兩廠同時使用,其發電量之高,福特甚至每日要將數千萬瓦剩餘的電力供應底特律市使用。
亨利 福特雖然對Rouge有非常高的期望,但其實在車廠經營的日子中,卻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徹底的自給自足,福特亦從沒有依賴過少於6,000個供應商,但這已離他的最終理想不遠。
濃煙代表生產力
其實,由Rouge出廠的第一部汽車,並非亨利 福特希望能大大減低成本的T型車,在T型車的生產線還未完全由HighLandPark轉到Rouge之前,亨利 福特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將廉價汽車惠及農民;於是一部大量生產的拖拉機Fordson就成為由Rouge出產的第一部交通工具。實際上,由於亨利 福特在很長的日子中不斷地將新的改進、新的意念改用到工序上,無人能清楚地指出Rouge的T型車流動生產線是何時正式成立的。
有員工憶述,Rouge可說是一連串亨利 福特的“新嚐試”,Rouge的演化,並非一個大計劃下的完成品,而是亨利。福特在卷起衣袖“想到就做”之下的一係列試驗品。
1927年,舉世期待作為取替T型車的全新福特汽車——A型車,正式在Rouge出廠。A型車是第一部被亨利 福特喻為“由原料至完成”都在Rouge進行的大量生產汽車。1928年,整個Rouge可算終於完成興建工作,但廠房卻從未因此而停止發展。隻要有新的而又有更高效能的機器出現,亨利 福特就會不惜工本地買下來,然後將整個部門重建以遷就這些新設施。
經Rouge出產的汽車,繼A型車之後,30年代有V8、B型車,以及期後數不清的Deluxe、Mainline、Cresline、Fairlane、Thunderbird、Mercury的Cougar及林肯Lincoln)等,還有現時仍正投產的Mustang、這也是目前唯一由ROUGE出產的福特汽車。
自亨利 福特於1947年與世長辭後,福特汽車已逐漸演變為一個環球化的車廠,在全球23個國家共有35條福特的生產線,而Rouge仍然扮演著福特“中心”的角色。
不過,自60年代開始,福特的高層已經開始察覺到社會在轉型,在美國工業發展的早期,由工廠煙囪冒出的濃煙,才是生產力高漲的象征,但當世界工業發展成熟後,政府以至世人就開始認識到黑煙的真正意義——汙染,Rouge的存在便開始受到挑戰。
前途不明
政府訂立了空氣及水質管製條例,如一處廠房內的設施愈多,其整體排汙量便愈高,這亦間接令福特要相繼關閉或出售部分廠房,繼而倚賴外界的供應商。到80年代,原先由福特擁有的船塢和製鐵廠已先後被賣掉,Rouge的占地亦減少了45%,工作量和雇員人數同時大幅下跌,在經濟壓力下,更多廠房麵臨關閉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