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有氧運動健身,可因地製宜,量力而行。運動時間可每周3次,每次20-30分鍾或更長;強度則因人而異,20-30歲的,運動時心率維持在每分鍾140次左右,40-50歲的心率每分鍾120-135次,60歲的心率每分鍾100-120次為宜。
從幾千年前的上古起,人們就一直在苦苦探求防禦疾病、延長壽命的奧秘。進入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人們更加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而重視追求生活的質量,健康的地位和價值也隨之在提高。世界衛生組認定健康是人類的一項基本權利。目前,健康水準己成為衡量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社會文化水準的重要標尺。現代科學研究揭示在所有運動項目中,以有氧耐力項目最利於人們的健康。國外有資料表明,運動狀態下的人體吸入的氧氣可比安靜狀態時多8倍,也就是說有氧代謝運動(耐力性運動)可使人體獲得最佳攝氧量。
有氧運動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中青年人長期進行有氧運動,同樣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那些上班族,很少有時間進行鍛煉,如果每天抽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的時間跑跑步,或練練健身操,基本上就能達到健身的要求了。
有氧運動對於腦力勞動者非常有益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健康教育家萊斯通過對800人的長期觀察和300多個有關實驗發現,當人們感到大腦疲勞時,到室外跑步,可以使大腦的功能恢複到58%,而不做運動改吃藥的話,大腦的功能隻能恢複到40%到50%。有人便總結出來,慢跑是最佳有氧運動,對醒腦有奇效。
另外,有氧運動還具備恢複體能的功效。這種積極的恢複方式,如果在非常疲勞的時候,加入到一個令人興奮的健康群體裏進行健身運動,對未來的情緒及體力的調整最為明顯。如在健身房中伴著優美的音樂做有節奏的健身運動等。
有氧運動對物質能量代謝的影響
有氧運動的代謝主要依靠有氧代謝,即在有氧情況,糖、脂肪、蛋白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代謝過程釋放能量合成ATP,構成骨骼肌肉有氧代謝供能係統。糠、脂肪和蛋白質稱作細胞燃料。
其中糖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占人體能量來源的70%之多,以糖元的形式存在。有氧運動時首先消耗肌糖元,當肌糖元不足時由血糖補充,肝糖元又不斷補充血糖。長時間鍛煉能改善運動時血流分配,使肝血流量增大,流經肝髒的糖異生基質量增多,被代謝用的機率也相應升高。
細胞燃料中脂肪是體內最大的能源貯備,也是運動中補充能量的一個重要來源。在較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中脂肪氧化供能超過糖的供能。在運動的開始階段,有部分糖酵解供能,因而血乳酸濃度稍有上升,隨著進一步運動,呼吸循環係統供氧能力和線粒體利用率的能力提高後,血乳酸逐漸恢複到安靜時或稍高於安靜時水平,同時脂肪酸供能的相對比例隨運動時間延長而增長。這一過程從一個角度來講,可以有效防止脂肪在體內過多貯存。
耐力訓練適應後,有氧運動可使脂肪酸供能的比例提高,例如經12周耐力訓練的人,運動中脂肪酸供能比例(53%)明顯比對照者(40%)高。這引起運動肌吸收和利用血糖的比例降低,使運動保持較高水平的血糖。這種適應性變化的意義在於提高維持血糖正常水平的能力,有利於保持長時間運動能力和抵禦血糖症的發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