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快有力。
選擇最佳的運動時間
運動健身是要把握時間的,在一天當中,健身並不一定需要連續進行,間斷的運動同樣有益。重要的是,每天你要拿出至少30分鍾的時間來做運動,因為與你骨骼相連的肌肉有四百多塊,隻有花費30分鍾以上的時間進行鍛煉才能使你所有的肌肉都得到伸展或收縮。為了使你的鍛煉效果不會迅速消失,在48~72小時後,你必須再次鍛煉才能保持效果。這就意味著至少每周鍛煉三次(隔日一次)才能保持正常的健康水平。
根據運動生理學的研究,人體活動受“生物鍾”控製,按“生物鍾”規律來安排運動時間對健康是極為有利的。
早晨陽光初照,空氣新鮮,在這段時間運動可以增強肌體活力,提高肺活量,對呼吸係統大有好處。下午則是強化體力的好時機,肌肉的承受能力跟其他時間相比要高出50%,特別是黃昏時分,人體運動能力達到最高峰,視、聽等感官較為敏感。晚上運動有助於睡眠,但要記住,運動必須在睡前3~4小時進行,而且強度不宜過大,否則反而容易導致失眠。
下麵提到的幾個時間段是不宜運動的。
進餐後:這時較多的血液流向胃腸道,以幫助食物消化吸收。餐後立即運動會妨礙食物的消化,時間一長會招致疾病;體質較弱的人餐後立即運動會導致血壓降低,被稱為進餐後低血壓;另外患有肝、膽疾病的人此時鍛煉還會加重病情。因此,飯後最好靜坐或半臥30~45分鍾後再到戶外活動。
飲酒後:酒中的酒精很快會被消化道吸收入血液中,並進入大腦、心髒、肝等器官,在這段時間運動,會加重這些器官的負擔。與餐後運動相比,酒後運動對人體產生的消極影響更大。因此,與朋友喝過酒後,最好不要選擇劇烈的娛樂或健身活動。
情緒不好時:運動不僅是對身體的鍛煉,也是對心理的鍛煉。當你生氣或悲傷時,不要到運動場上去發泄,盡管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鏡頭,但你千萬不要效仿。運動醫學專家的解釋是:人的情緒直接影響人體機能的正常發揮,進而影響心髒、心血管及其他器官。不良的情緒會抵消運動帶給身體的健康效果,甚至產生負麵影響。
偶爾健身等於暴飲暴食
不少人利用雙休日進行集中式健身以彌補鍛煉的不足,殊不知,不喜歡運動會傷身害體,而偶爾運動更會害體傷身,無異於暴飲暴食。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喜歡參加體育運動的人的死亡率為偶爾參加體育運動的人的一半。對於那些不能長期堅持運動的人們來說,偶爾運動一下,將會加重生命器官的磨損、組織功能的喪失而致壽命縮短。30歲後,人的各項生理機能以每年0.75%~1%的速度下降,而偶爾運動和坐著工作的人,生理機能退化的速度是經常鍛煉者的2倍。運動和不運動者,同是35歲,其衰老程度可相差8年,到45歲可相差20年,以後每過10年,差距遞增2年。
周末集中健身者大多是一星期前五天在辦公室裏坐著,基本沒有運動,身體實際上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周末突然拿出許多時間集中鍛煉,反而打破已經形成的生理和機體平衡,其後果比不運動更差。經常進行適度的而不是偶爾的健身鍛煉可以延長壽命,且對心理健康也有積極的作用。專家認為,健身效果主要是鍛煉痕跡不斷積累的結果。所謂鍛煉痕跡,即運動後留在健身者機體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時間間隔過長,在鍛煉痕跡消失後才又進行鍛煉,每一次鍛煉都等於從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