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 / 3)

“快節奏綜合征”的自我心理調節

首先,要對“快節奏”要有一個正確的思想認識。社會向現代化發展,作為社會的主人,更應該和著社會的脈搏,適應社會的需要,拋棄一切陳規陋習和一切落後的、懶散的生活、工作方式,積極從思想上來迎接“快節奏”的到來。認識到“快節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後,在“快節奏”到來時或處於“快節奏”之中時,對“快節奏”所帶來的種種不適就有了心理準備,這樣,其預防效果也必然較好。

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現代生活,雖紛繁複雜、瞬息多變,但若合理安排,對自己的心身健康也是無妨的。所謂合理,即根據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實際情況,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身體的健康狀況及對工作、學習的因應能力要安排好一天、一周、一月的生活內容。明確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什麼事應該什麼時候做,不隨意變動。當然,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可以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但重要的還在於使合理的生活成為一種製度並加以落實,使之成為習慣。

要有勞有逸,勞逸結合。盡管法定的八小時工作時間內使人應接不暇、頭暈眼花,但八小時之外還是自己的自由天地。不論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當一天的工作結束以後,應該有讓精神和體力恢複的時間,每周也應有一至兩天這樣的休息時間。休息還應切實體現精神與體力的輕鬆愉快,可以聽聽音樂、看看影視、散散步,切忌在休息娛樂的時間裏再增加大腦的負擔(如參加競爭性很強的娛樂、看驚險緊張的影視等)。有節奏地調節勞逸有益於心身健康。

要有豁達開朗的精神和樂觀無憂的情緒。平時不可為一些細碎瑣事而耿耿於懷,也不可為一時的緊張忙碌而心事重重。這樣,在進入快節奏的生活、工作、學習中時,就有了自我消除緊張狀態的鬆弛術。

如果說,“忙裏偷閑”是消除“快節奏綜合征”給身體和精神帶來不適的一種手段,那麼“苦中作樂”就是消除“快節奏綜合征”的一種自我心理解脫方式。

拋棄快節奏,享受慢生活

大工業時代延續至今的“快文化”,使全世界每百人中就有40人患上“時間疾病”。患這種病的人身心整日被工作的忙碌和焦慮充斥,而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休息時間放在次要位置,導致身心超負荷運轉,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

鑒於這種現狀,最近許多國家掀起了抵製做“時間奴隸”的運動,號召人們讓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讓生活更加人性化。

反對快節奏生活的運動最早誕生於1986年的羅馬,是為抗議在西班牙廣場紀念碑的台階旁建立快餐店。相對於“快餐”,反對者們以“慢餐”命名自己的組織,提倡放慢腳步,享受生活,慢慢品味食物的美味。他們還從“慢餐”出發,提出建立一種“慢城市”的城市模式。在這裏,有更多的空間供人們散步,有更多的綠地供人們休閑娛樂。此外,他們還號召人們以時速20公裏的速度駕駛汽車。隨著“慢城市”的興起,應運而生的是“慢學校”。這些學校提倡沒有競爭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間,反對填鴨式教學,授課時間靈活,並根據學生的需要設置課程。

由美國一位記者創建的“找回你失去的時間”運動,近年來每年都要舉行時間大會,並向美國國會建議將每年10月24日命名為“官方無手表日”。他們號召人們扔掉鬧鍾和手表,找回那些被工作擠占掉的業餘時間,尋求一種悠閑的生活方式,享受高科技文明的便利,而不是做時間和技術的奴隸。

SOHO一族的生活方式

SOHO(SmallofficeHomeoffice),即在家辦公。SOHO一族從本質上講,不是地域空間的標誌,而是一種思維觀念。對於SOHO一族來說,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能力非常重要。從這個角度來看,SOHO一族比普通上班族更需要懂得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SOHO一族,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必須是一個能主動工作的人,在沒有外界壓力的情況下也能及時地完成手頭的事情。

——應該是一個能夠獨立完成工作的人,能在沒有同事協助的前提下開展工作。

——必須是一個做事計劃性很強的人,懂得維持工作與生活方麵的平衡,不會因為在家工作而導致生活秩序大亂,並能很好地控製工作的進展程度。

——應該是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人,並且擁有很強的管理事務的能力,對行政、財務、行銷等方麵的工作也能應付自如。

——具備出眾的專業能力。沒有專業知識與能力就等於缺乏競爭力,根本不可能有所作為。

——有幕後的支援:財力。錢雖不是重要的因素,但也是不可或缺的支持力,有穩定的財力作後盾,會使你創業的初期無後顧之憂。

隨著自主擇業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隨著自由、個性在職業中具有越來越高的價值,SOHO一族正逐漸從保守觀念中的“不務正業者”轉變為令人羨慕的“不受束縛者”。但是,SOHO一族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大多是心理問題,比如患上自由綜合征,即所謂的“自由病”。

當個自由撰稿人是SOHO一族中不錯的營生,靠賣文為生,賺得也並不少。但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因為不再朝九晚五,早上從此取消了鬧鍾,可是,每天早上卻要為“起床還是不起床”的問題考慮上半個小時,然後,又為“今天是寫稿還是休息”的問題再考慮上個把小時。拖到晚上,好不容易決定開始工作,朋友的一個電話又引發苦苦思考:“今晚是去泡酒吧還是趕稿?”因為沒有什麼可以或者不可以,反而心裏沒了主意。

從心理角度分析,這類所謂“自由綜合征”的形成,與其職業的特點有著相當的關係。作為SOHO一族,除了自己,沒有別人會來對你的工作指手畫腳,自我管理能力成了自由職業者惟一的約束力。一覺睡到下午兩點,也沒人會扣你工資。

在自由職業者的心理問題中,生活壓力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也是最現實的。近一點的壓力是這個月能否賺到糊口的錢,遠一點則要考慮今後的財源是否穩定可靠等等。即便是目前小有成就的人也會時常擔心如果自己某一天生了大病怎麼辦,自由職業者沒有醫療、養老保險,生活的壓力到一定程度就成了重負。當初在選擇這條路時,他們充滿信心,認為憑自己的才能,不愁沒有出頭之日,但自由了也就失去了穩定、有依靠的感覺。SOHO一族一定要在自由的生活中,引入健康的生活方式,使生活更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如何放鬆並減輕壓力所造成的負麵影響?這裏有幾個簡單、可迅速減壓的方法,即使你正埋首於公事堆中、坐在計算機前工作,甚或是等公車、塞車、排隊時……都可以隨時隨地做一下,你會在短時間內放鬆減壓。

從腹部做深呼吸當你開始感到緊張、焦慮時,先暫時停止手邊的工作,緩慢地深呼吸,同時想像腹部是顆汽球,隨著吸氣逐漸慢慢地膨脹,直到飽滿為止。接著再一點一點慢慢地將氣吐出,並想像腹部的這顆氣球隨之逐漸縮小,直到氣完全吐出為止。腹式呼吸法是簡單的放鬆減壓方法,且無論站著、坐著、躺著都可隨時隨地進行。

按摩腳部當你因過多的壓力而感到疲倦或緊張時,不妨試試腳部按摩。從腳趾搓揉到腳板、後腳跟,再按摩到腳脛,接著再從腳板反方向按摩回腳趾;然後將腳板拱成弓狀,盡可能伸展,壓壓你的腳脛,再將腳趾扳開。隻要重複上述動作按摩幾分鍾,就可令你感到輕鬆舒暢。

扭轉在計算機前工作過久,經常會感到肩膀、背部、頸部酸痛,這是現代計算機族的通病。長期承受壓力與緊張,會使得頸部不自覺往上緊縮,導致頸椎的錯位,並波及整個脊椎,造成椎間盤脫出而壓迫到周圍的神經,引發疼痛。此外,壓力也會讓肌肉緊繃僵硬。

適當地扭轉身體,伸展脊椎、刺激血液循環,可以達到解除壓力的效果。找一張有靠背的椅子坐下來,雙腳平放在地上,右手放在左大腿上,往下伸展到左膝蓋外側並吐氣;接著扭轉下背部並吸氣,左手越過右肩膀抓住椅子最上端;然後一邊吐氣一邊慢慢回複到正麵,再換另一個方向重複上述步驟,如此左右兩邊交換扭轉各十次(或更多次)即可。

補充維生素和水分美國人喜歡一大早吃水果喝柳橙汁,就身心健康而言,其實是很好的習慣,因為早晨喝柳橙汁可補充豐富的維生素,有助於減少壓力。此外,在繁忙工作中,憑借喝水的機會緩衝一下,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善用精油芳香的能量精油芳香的氣味能夠緩解壓力、振奮精神、平穩情緒,如熏衣草、鼠尾草、艾草、檀香、薄荷,以及其他含有麝香的精油等。當你感覺到緊張、焦慮、精神不濟時,不妨試著將精油塗抹在太陽穴上,並輕輕按摩一下,可迅速達到舒緩壓力情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