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和尚分粥(1 / 2)

破敗不堪的古廟,坐落在風景秀麗的群山之中。古廟四周古木蓊鬱濃密,蒼翠欲滴,清風掠過,樹葉婆娑自語。一條歡快的溪流從古廟的東側環繞而過,溪水清澈而甘美。放眼而望,山腳下是一塊不大不小的田地,這正是寺廟眾僧賴以生存的田地。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這座古廟占據這塊風水寶地也已經有幾百年了,由於遠離塵世,香火不旺,和尚們依靠寺廟周邊的幾畝薄田聊以度日,所以也養活不了太多的和尚,目前一共有七個和尚在這裏伴隨著青燈黃卷艱難度日。糧食有限,遇到饑荒年景還要接濟周邊逃難的百姓,所以這裏的和尚每餐都吃不飽,七個和尚每天都要為撐不起來的肚皮彼此斤斤計較。

盛粥有先有後,粥有稠有稀,有多有少。為了填飽每一個人的肚皮,多少年來大家嚐試了很多種分粥的方法,但是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方案。

開始,大家想到的是最原始的分粥方法,抓鬮來決定分粥人,每天輪一次。於是乎大家隻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渾渾噩噩地混日子,說不上什麼時候能吃上一頓飽飯。因為七個人抓鬮,每次輪到自己分粥的機會隻有七分之一。如果點背,可能一個月也輪不到自己分粥,那可就慘了,天天都要餓肚皮。大家對此直搖頭。這饑腸轆轆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日子在艱難的境況下這樣對付著,簡直是煎熬,大家都希望能找到一個更好的辦法來。

後來大家決定推選出一個德高望重、大家都認可的人出來主持公道,為大家分粥。開始一段時間還不錯,大家都能吃得飽,主持分粥的人也能公平地對待大家。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大家又發現了問題,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主持分粥的人關照一下自己,所以人人都挖空心思去討好主持,賄賂主持分粥的人,最後隻有主持分粥的人撐得要死,而大家還是吃不飽,而且這隻有七個和尚的寺廟被搞得烏煙瘴氣,大家不斷內訌,寺廟的名聲很不好。

大家終於認識到了,在吃不飽的前提下,什麼道德約束,什麼德高望重,全是白扯,肚皮要緊!絕對的權力必然產生絕對的腐敗,要想根除腐敗就必須根除強權。

於是,大家絞盡腦汁,再次坐下來想辦法。這次大家為了避免強權、獨裁,選舉了一個三人分粥小組,同時由剩下的四個人組成評選小組。每頓飯由三個人主持分粥,由剩下的四個人對三個人的分粥工作進行集體評議。開始大家覺得這個辦法不錯,七個人都有了參與決策的機會,每一個人都有了發言權,大家的肚皮也得到比較公平的對待。可是時間長了之後,大家又發現了這個辦法的弊病:首先,為了一日三餐,大家總要不斷地互相攻擊,不斷扯皮,等到分粥過程結束,吃到嘴裏的粥全是涼的了,夏天還可以,冬天可就不好過了,天天吃冷粥早晚不得生病嗎?其次,一天三頓飯,大家三次坐下來分粥,時間都被分粥這件事給消耗掉了,什麼事情都幹不了,累不累呀?再說了,什麼敲木魚呀,誦經呀,研究學問呀,這些事都什麼時候做?大家再一次抱怨起來……肚皮似乎比以前鼓了一點點,但是什麼娛樂都沒有了,大家覺得精神越來越疲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