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式問題就是在提出問題的同時,給出若幹個可能的答案,供回答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中選擇一個作為回答。其優點是回答方便,對文字表達能力無特殊要求,回答者花費時間精力較少,所得資料集中後便於進行統計處理和定量分析。其缺點是所得資料失去了開放式問題的那種自發性和表現力,往往漏掉有價值的問題,回答中的偏誤也難以發現。

問卷法問題的設計常見的問題表現在以下方麵:

第一,問題含糊,即問題的含義不清楚,不明確或有歧義;例如:您覺得村民近幾年的收入情況怎樣?①幾乎沒有什麼變化;②變化不大;③變化較大;④變化很大。這一問題沒有明確說明詢問的是哪些人的收入,是什麼收入?

第二,概念抽象。例如:請問您家屬於下列哪一類家庭?①單身家庭;②核心家庭;③主幹家庭;④聯合家庭;⑤其他家庭。這裏所列的家庭類型都是社會學的專業術語,一般的被調查者並不明白什麼樣的家庭才是核心家庭、什麼樣的家庭又是主幹家庭或聯合家庭。

第三,問題帶有傾向性。例如:你認為村幹部有腐敗行為嗎?你是否認為目前的征地補償標準很低?這些問題帶有明顯的誘導傾向,很容易誘導回答者選擇某一傾向的答案,影響調查結果的客觀性。

第四,雙重含義問題。例如:你認為村集體土地流轉程序和流轉收入的分配是否合理?①合理;②不合理;③不知道。這裏實際詢問了兩件事,即“土地流轉程序是否合理”和“流轉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程序合理與否並不與收入的分配與使用是否合理聯係在一起。因此,當二者不統一時,就無法回答這一向題。

第五,問題提法不妥。一般不用否定形式提問。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某些特殊情況外,人們往往習慣於肯定陳述的提問,而不習慣於否定陳述的提問。

第六,問題與答案不協調。您最希望的土地流轉方式是:①家庭承包;②出租;③合作社。這些答案中家庭承包與合作社並不是土地的流轉方式。

第七,答案設計不合理。首先,答案的設計要做到具有窮盡性和互斥性。窮盡性是指答案包括了所有可能的情況。如:您的性別①男;②女。對於任何一個被調查者來說,問題的答案中總有一個是符合他的情況的。互斥性是指各答案之間不能相互重疊或相互包含,即對於每個回答者來說,他最多隻能有一個答案適合他的情況,如果一個回答者可同時選擇屬於某一問題的兩個或更多的答案,那麼這一問題的答案就一定不是互斥的。如“您的職業是什麼?”①工人;②農民;③司機,等等,“工人”與“司機”屬於不互斥。其次,要根據研究的需要來確定變量的測量層次。

第八,題目太多。題目太多容易使被調查者厭倦,經驗表明,最適合的問卷篇幅是2頁,一般以回答者能在30分鍾內完成為宜。

第九,所問內容不適合問卷法。一些敏感問題和難以計算的問題不適合采用問卷法,如許多研究者習慣通過問卷調查農民的收入,往往難以得到可靠的結論。此外,一些適合個案訪談或可以獲得準確統計數據的資料也不要采用問卷,如你們村裏有多少畝等地?耕地數量是個確定的數據,不需要采用問卷法來獲得數據。

2.3.2 樣本抽取

從研究對象的整體中選出一部分代表進行調查,然後用所得結果推論和說明總體的特性。這種從總體中選出一部分的過程就是抽樣,所選出的這部分代表稱為樣本。

1.抽樣的基本程序

第一,界定研究總體和調查總體。研究總體是理論上界定的包括研究內容、研究範圍、單位、時間等的集合體。如“集體建設用地流轉相關利益者態度的調查”,這裏的研究總體是所有該集體的成員(實際上也應包括土地流轉單位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但是集體成員作為研究群體還不是調查群體,因為符合這一定義的所有個體很難均能有機會被選為樣本,如死者、限製行為能力者等。實際上樣本是從調查總體中抽取的,調查總體是抽取調查樣本的個體的集合體。調查樣本的確定需要對研究總體進行進一步的限定。如“對本村戶籍人口16~70歲村民的調查”就構成了調查總體。

第二,確定抽樣單位,編製抽樣框。直接抽樣所使用的基本單位稱為抽樣單位,抽樣單位可以是農民個體、也可以是農戶或企業組織,依據調查內容而定。對樣本單位進行編號,排列成供樣本選擇的清單,稱為抽樣框。

第三,設計和抽取樣本。包括確定樣本所包含個體的數目,選擇抽樣的具體方法。

第四,評估樣本並對總體進行估計。樣本對於總體的代表性問題始終是抽樣中關注的中心問題。

2.抽樣的方法

抽樣主要分為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兩種。概率抽樣是建立在統計學發展基礎上的,在抽取樣本時通過某種隨機化過程使總體中的每一個單位都有選中的機會,而且這種機會是可知的。非概率抽樣是根據研究任務的要求和對調查對象的分析,主觀地、有意識地在研究對象的總體中進行選擇,因此每個個體進入樣本的概率是未知的,而且由於排除不了調查者的主觀影響,因而無法說明樣本是否重現了總體的結構,用這樣的樣本推論總體往往是不可靠的。這裏僅介紹概率抽樣中的簡單隨機抽樣、係統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和多階段抽樣等。

簡單隨機抽樣是使總體中每一個體都有平等的被選機會進人樣本,而且樣本中每一個體是被單獨選出的,是一種元素抽樣。簡單隨機抽樣有重複抽樣和不重複抽樣兩類,在重複抽樣中,已被選中的個體仍放回總體中。在不重複抽樣中,被選中為樣本的個體不再放回總體中。根據抽樣理論,重複抽樣比較完善,不過當總體足夠大時,通常使用不重複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