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法與發放調查表是民意調查的常用方法,其目的在於反映相關利益群體的需要和願望。訪談法中訪談者和被訪談者雙方直接互動,整個訪談過程靈活可控,這種方式適用於被調查人數較少或一些特殊利益根關人員的情況。訪談者與被訪談者之間具有更多的對話式的輕鬆的交流。訪談的種類很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把訪談分為不同的類型。如根據訪談內容的開放程度可以分為結構式訪談、半結構訪談和無結構訪談;根據訪談對象人數可以分為個體訪談和群體訪談。下麵介紹幾種常見的訪談類型。
2.2.1 結構式訪談
結構式訪談又稱標準化訪談,它是一種對訪談內容和過程高度控製的訪談類型。這種訪談的對象必須按照統一的標準和方法選取,一般采用概率抽樣。訪談的過程要求高度標準化,即對所有被訪談者提出的問題,提問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對被訪談者回答的記錄方式等是完全統一的。為了使這種統一性得到保證,通常采用統一設計、有統一結構的訪談提綱,訪談過程中所有調查員都必須嚴格按問卷上的問題發問,不能隨意對問題作解釋,當被調查者表示不明白時,隻能重複一遍問題或按統一的口徑進行解釋。通常這種類型的訪談都有一份訪談指南,其中對問卷中有可能發生誤解問題的地方都有說明,這些說明規定了訪談者對這些問題解釋的口徑。
結構式訪談對訪談者要求如下:
第一,設計詳細的訪談大綱和調查表;
第二,準備必要的訪談工具如錄音筆、紙、筆等,有時候為改善交往氣氛準備一些小禮物也是必要的;
第三,對訪談大綱進行檢查和練習,包括內容和表述方式;
第四,選擇調查對象,選擇那些與訪談內容相關人員為訪談對象;
第五,立即撰寫詳細的訪談記錄;
第六,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並提出相應的假設。
結構式訪談的優點在於訪談結果整齊一致,便於量化,可作統計分析。能夠控製調查過程,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來自被調查者方麵的誤差,提高調查結果的可靠程度。適用於調查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並可選擇性地對某些特定問題作深度調查,因而大大擴大了應用範圍。與自填問卷相比,訪談回收率高、問卷的應答率也高,但費用高、時間長,因而往往使調查的規模受到限製。此外,對於敏感性、尖銳性或有關個人隱私的問題,訪談的效度也不及自填問卷。由於結構式訪談采用統一的訪談提綱或表格進行調查,這種統一的表格顯然無法包括問題的全部,故而隻能選取幾個方麵調查,這就決定了結構性訪談很難觸及到社會生活的深層及其變化過程,難於綜合性的多層次的把握問題,使調查結果僅僅限於表麵的狀態描述,由於不知道有關的社會背景情況,而無法進行恰當深人的解釋。
2.2.2 無結構式訪談
無結構式訪談又稱非標準化訪談,它是一種無控製的訪談。事先不需要準備固定格式的訪談表格,也不規定嚴格的問題程序,隻給調查者一個題目,由調查者與被調查者就這個題目自由交談,調查對象可以隨便談出自己的意見和感受,而無需顧及調查者的需要,調查者事先雖有一個粗線條的問題大綱或幾個要點,但所提問題是在訪談過程中邊談邊形成,隨時提出的。無結構訪談最大的優點在於訪談內容彈性大,能充分發揮訪談者與被訪談者的積極性,可以根據訪談者的興趣、所關心的問題等在某方麵進行深化。運用無結構訪談還可以討論其他方法不宜討論的一些敏感問題,有助於訪談者對所訪談的問題作全麵、深入的了解,進而獲得有關被訪者生活與行動及其所處環境的生動地感知。比如我們在征求農民對耕地征收補償的意願時,就可以通過無結構訪談了解農民的補償意願及其支配這種意願的深層次原因。這種訪談法特別適用於一些特殊個體,如老年、兒童、婦女、殘疾人,以及特殊利益相關人。這些特殊個體往往麵臨著大多數人所不具備的困難和環境製約,通過無結構的深度訪談了解這些特殊情況和特殊原因,避免決策時的“一刀切”,對保護農民的權益和決策的順利實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