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會的場所最好選擇圓桌式場所,或便於大家圍坐在一起的環境,這樣的環境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像傳達文件或授課環境下有高低或主次之分。
2.1.2 座談會的方式
座談過程不僅是調查者與被調查者的社會互動過程,也是調查對象之間的社會互動過程。要使座談會成功,不僅要組織好調查者和被調查者之間的互動,而且要組織好調查對象之間的互動,要求調查者有熟練的訪談技巧及組織會議的能力。有學者結合中國農村的實際,對“羅伯特議事規則”進行了簡化,在農民參與實踐中進行了應用,這一規則的目的就在於教會農民如何開會、如何進行民主辯論與表決。如“會議主持人”專門負責貫徹本“開會製度”,分配發言權、提請表決、維持秩序、執行程序,但主持人在主持期間不得發表意見,也不能總結別人的發言;會議討論的內容應當是一個具體明確、可操作的行動建議;發言也要講究一定的規則,如發言前要舉手,誰先舉手誰優先,但要得到主持人允許後才可以發言,發言請起立;別人發言的時候不能打斷;隻能對著主持人說話,參會者之間不能直接辯論;討論不能跑題,主持人應該打斷跑跑題的發言、被打斷的人應馬上停止發言;主持人應盡可能讓意見相反的雙方輪流得到發言機會,以保持平衡。這些原則用於指導座談會獲取高質量的信息和提高農民的參與能力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在實踐中,座談會進行的方式有三種:
第一,頭腦風景法。座談會主持者首先把參會人員集中在一起,以明確的方式闡明所要解決的問題,並說明座談會的規則,然後請大家圍繞問題自由發言、暢所欲言,以產生新思想、擬定備選方案的方法。頭腦風暴法常用於明確問題、分析原因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案,其目的是獲得更多的解決問題方案,這就需要盡力營造暢所欲言、融洽輕鬆的座談氛圍。在發言過程中應遵循以下規則:①聲明所有的發言沒有對或錯,不許批評、評論和自謙。無論發言多麼荒誕離奇、不合理,所有人都不能對他人的發言進行評論和批評,但允許補充和改進,形成新的設想和方案。同時也不允許“謙虛”的自我批評,因為它同樣會破壞暢所欲言的氛圍。參會者隻有在充分放鬆的心境下,才可能集中精力開拓自己的想象力。②主持人應不斷地對發言者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勵他們說出更多的想法。“對,就是這樣!”“好主意!這一點對開闊思路很有好處!”禁止使用下麵的話語:“這點別人已說過了!”“實際情況會怎樣呢?”“這是不可能的!”“你的想法陳舊了一點!”“就這一點有用!”。③記錄人員應完整地記錄所有的方案,最好寫在黑板上,讓所有人都看見。既能體現參會人員一律平等,激勵大家提出獨創性的想法,又便於隨後對方案的整理、分析和評價。④主張大家獨立思考,不允許私下交談,以免幹擾別人思維。
第二,哥頓法。座談會主持人開始並不讓參會者了解會議的具體目的,而是提出與此相關或相似的題目,讓大家自由地發表見解,當討論到一定程度後,再把具體問題揭開,以獲得創新的思想和方案的方法。哥頓法與頭腦風暴法相似,都要求參會者自由發表意見,會議主持者不發表意見,不允許對別人的發言內容進行批評或評論,都想通過營造暢所欲言的會議氛圍,發揮群體智慧達到方案創新的目的。二者的區別是:頭腦風暴法要明確提出座談會需討論的問題和達到的目的;而哥頓法不讓參會者知道具體討論的問題,主持人把問題抽象化後向參會者提出,讓大家討論與具體問題相關或相似的某個問題,當大家的討論有助於解決具體問題時,主持人再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和真實意圖向大家說明,把已提出的設想與需解決的問題結合起來,尋求最佳方案。其目的是避免大家的思路受到具體問題的限製,使大家能跳出常規的思維去分析和思考,產生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但哥頓法對座談會主持人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抓住問題的實質,決定討論的議題,而且必須能將大家提出的觀點與真實問題結合起來,使大家的討論向問題的實質發展。因此,要求領導者有豐富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