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是大人才有辦法培養的,小孩根本沒有這種特質?如果您是這樣的想法,可就大錯特錯了!謙虛不隻是好品德的根本,孩子從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在學習謙虛了。擁有謙虛的品德,對於各項能力的發展都具有正麵幫助,但是想教導出謙虛的好孩子,家長本身的心理調適與教養方式,便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驕傲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狀態,孩子特別是聰明的孩子常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父母應該給予積極的引導,使其心理健康發展。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往往由於學習成績較好或者某方麵有特長而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表揚,這種太多的表揚常常會誤導孩子,使他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於是就會滋長驕傲情緒。他們會因此誇大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身上的問題,而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他們聽不進別人的善意批評,總是處於盲目的優越感之中,就會逐漸地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因此導致成績下降,表現也就不再那麼優秀了。如何讓孩子成為謙虛和順的乖寶寶?
讓孩子認識驕傲的危害。盲目驕傲自大的人就像井底之蛙,視野狹窄,自以為是,嚴重阻礙了自己繼續前進的步伐。科學家巴夫給青年人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切勿讓驕傲支配了你們。由於驕傲,你們會在應該統一的場合固執起來。由於驕傲,你們會拒絕有益的勸告和友好的幫助。而且由於驕傲,你們會失掉客觀的標準。”
當然,父母要讓孩子分清楚自信和驕傲的區別。自信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它能使人樂觀上進;而驕傲是對自己的不全麵認識,是盲目樂觀,常會讓人不思進取。對於父母來說,應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但不能讓他們滋長驕傲自滿的情緒。形式上兩者有很大的相似性,常會讓人迷惑,孩子們常會把自己那點小得意看做是自信的表現,這時父母應該讓孩子分辨出兩者的區別。
家長應該讓孩子認識到驕傲也是健康成長的絆腳石,任何成績的取得隻能是階段性的、局部的,隻能作為一個起點。在學習上,知識是無邊的海洋,如果一時一事領先就忘乎所以,恰恰是知識不夠、眼界不寬的表現。“滿招損,謙受益”,家長應有意識地給孩子介紹一些成功者的經驗,告訴他們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為的人都是在取得成績後仍能保持謙虛奮進的人。
幫助孩子全麵認識自己。孩子產生驕傲往往源於自己的某方麵特長和優勢,父母應該先分析這種驕傲的基礎:是學習成績比較好、有某方麵的藝術潛質,還是有運動天賦什麼的。然後應讓孩子認識到,他身上的這種優勢隻不過限定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內,放在一個更大範圍就會失去這種優勢;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積極進取,而不是驕傲懈怠;並且優勢往往是和不足並存的,同時應該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父母要教育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確實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但是不要忘記這裏也包含著家長的培養、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
另外,不正確的比較往往也容易滋長驕傲情緒。在班集體中,若以己之長與別人之短相比較,這樣比較的結果,自然容易沾沾自喜,自以為什麼地方都比別人強,因而看不起別人。父母應該開闊孩子的胸懷,引導他們走出自我的狹小圈子。帶他們到更廣闊的地方走走,陶冶他們的情操;讓他們了解更多的曆史名人的成就和才能,以豐富的知識充實頭腦,使之變驕傲為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