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主義者也是對華的積極侵略者。它在1912年2月23日給美國政府的照會中就明顯的暴露出它要以承認政府來脅取特權的野心,它說:“列強承認新政府時,須得承認一切權利利益及特權之保證,同時應向新政府取得借用外債之預約”,因之提議“列強采取共同行動主義,以上述為承認任何新政府之條件”。日本的侵略政客大隈重信甚至公然表示侵略中國是“日本國民之天職”。日本帝國主義者當時侵華方針是從容撥弄於兩種勢力之間,而坐收漁人之利。例如“二次革命”後,孫中山等逃亡日本,日本帝國主義者一方麵容留他們,並允許他們進行政治活動;另一麵又正式向袁政府表示“日政府確有‘取締’亂黨之意”,隻要袁政府有“交換利益”,即可滿足“希望”。袁世凱很嫉視“二次革命”後孫中山等在日本的活動,於是“二次革命”剛剛解決,他便派孫寶琦、李盛鐸為特使訪問日本,表示願出“相當報酬”,請求日本政府承認“中華民國”,取締國民黨在日本之活動。並公開宣稱:“今日國家外交以近交政策為要,其第一即親日。”孫、李在日所進行的秘密賣國外交活動的主要內容是關於日本帝國主義者所提出的滿蒙五路要求。由於袁世凱的蓄意賣國,這項秘密交涉進展很快,1913年10月5日即由日本駐華公使與袁政府外交總長進行秘密換文,即“滿蒙五路借款修築預約辦法大綱”。日本根據這個秘密換文取得了滿蒙五路的特權。五路是:
一、開海鐵路:起於開源,經西豐、西安、東豐至海龍,全長123英裏;
二、四洮鐵路:四平街至洮南,全長230英裏;
三、長洮鐵路:長春至洮南,全長180英裏;
四、熱鐵路:起於洮南,經開魯、赤峰至承德,全長470英裏;
五、吉海鐵路:吉林至海龍,長全110英裏。
日本根據秘密換文取得了前三路的借款權和後二路的優先借款權,二者文字上雖有不同,實際上獲得了五路的全部承築權,不過把掠奪步驟分成前後罷了。四洮路於1917年部分修成(四平街至鄭家屯之間)通車,其餘四路均未動工。
這次秘密交涉內容,雙方相允守秘,一直到歐戰結束後才由日方公布。
日本獲得五路承築權後,如同把一束吸血管插在滿蒙心髒,暢所欲為地吮吸著中國的資源,所以當時日本駐瑞典公使說,日本獲得五路承築權是“獲得萬裏長城以上之金城鐵壁在滿蒙之野”。由此可見日人的重視了。袁世凱由於出賣五路承築權而獲得日本帝國主義者的支持。
美帝國主義者則是這些國家中采取隱蔽、偽善的方式而進行陰險侵略的一個國家。辛亥革命以後,以美國為首的六國銀行團,先以支持袁世凱政權為手段,展開控製中國金融財政為目的的經濟性掠奪,進行借款活動。六國銀行團的作用,正如當時列寧在《中華民國的巨大勝利》一文中所揭露的,它是“力圖使中國破產以便削弱和破壞該共和國”。1913年3月,威爾遜繼塔虎脫任美國總統,由於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美國退出了銀行團。美國退出銀行團,並不像它自己所說的那樣善良:“是怕影響中國主權”,而是別有用心的,正如威爾遜在退出銀行團的宣言中所說:美國政府“願以合法方法,援助中國商人、工廠、建築家及工程師,給以必須之銀行及其他財政的便利”。換言之,美帝國主義者是要借此擺脫銀行團的束縛,以便乘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緊張的國際局勢,獨立地對中國進行各種經濟侵略。果然,美國在退出銀行團後,即以“導淮借款”“滿洲農業開發計劃”“海軍借款”等等名目,進行各方麵的經濟掠奪。其中“海軍借款”則是實現它自清末以來所籌劃的一個經濟侵略陰謀。原來清政府在其末年為實行“皇族集權”,加強中央的兵力,曾於1910年8月派載洵到美國“考察海軍”。載洵也在這時代表清政府與美國海軍部所支持的伯利恒鋼鐵公司進行了一樁罪惡勾當,初步擬定了“海軍借款”的計劃。次年秋,伯利恒鋼鐵公司經理哇泊來華作進一步的磋商。不久,武昌起義爆發,美國資本家不僅沒有停止活動,反而以更大速度促其實現,1911年10月21日(武昌起義後第11天),雙方正式簽訂“海軍借款”秘密合同。合同規定,美國代中國製造兵船,並派軍官教練中國海軍。隨著清政府的覆滅,這個計劃隻好暫時擱置起來。1913年秋,正當袁世凱鎮壓了“二次革命”,積極圖謀建立賣國獨裁統治的時候,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副經理詹司敦又到北京進行活動,企圖使這個計劃死灰複燃。這時袁世凱正需要美國的支持,所以很快地就在當年12月27日正式承認了這個合同有效,接著又經過實地調查和具體磋商,在1914年3月9日雙方簽訂了一個新的合同。合同內容的要點如下:
一、借款用於由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負責修建三都澳軍港船廠,包括護港的重炮炮基。
二、借款總額為3000萬美元,年利五厘,實收九二,償還期35年,以福州(馬尾)船廠全部財產為擔保。
三、本合同簽字三個月內,公司先付給中國政府1000萬美元,其餘2000萬美元則專充修建三都澳軍港廠之用。
四、修建工程隻限於聘任美國工程師及使用美國材料;中國海軍部如用他國工程師及他國材料,則當付給伯利恒鋼鐵公司一定數額之罰款。
這個合同的簽訂使袁世凱得到1000萬美元;美國則買到三都澳軍港和馬尾船廠的“修建”特權。
由於這個合同的內容牽涉日本的勢力範圍――福建,因此日本以極大的力量反複向美國和袁世凱政府抗議,使美國和袁世凱政府又不得不暫時擱置一下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