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帝還經常采取陰謀手段秘密殺人。明初文人解縉曾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是名聞朝野的人物。但後來不知道怎麼得罪了皇帝,被關到監牢,百般拷打。過了幾年,皇帝偶爾興起,要來囚犯的登記簿翻看,見了解縉的名字,問道:“他怎麼還活著?”於是指使人請解縉喝酒,等他喝醉後,把他埋在雪中凍死。
朱棣的姐夫梅殷,曾說過反對他的話,他便記恨在心。幾年後,他舊恨重提,悄悄地指使人在上朝時把梅殷擠到橋下淹死。朱棣的姐姐查出凶手。凶手供認說是受皇上指使。朱棣當即惱羞成怒,一掌打掉了凶手的兩顆牙,又命力士當場把凶手殺害,鮮血染紅了地麵,好幾天都洗不掉。
像明成祖朱棣一樣,明世宗朱厚!明崇禎帝朱由檢等都是剛愎自用、嗜殺成性。崇禎帝在位17年,所殺的大臣不計其數,僅總督就有7人,巡撫11人。著名的抗清英雄袁崇煥就是被皇帝冤殺的。史學家們稱這為“明人自壞長城”,殘暴的統治終於斷送了大明王朝的江山。
南宮複辟漆黑夜,皇權顛倒人間事
發生在明宮裏的皇權鬥爭,既有諸王兄弟骨肉相殘的傳統節目,有叔侄相攘釀成全國內戰的創新節目,還有父子相互猜忌請大臣來斷家務事的滑稽節目。其中最為精彩的,是明宮裏皇帝對皇帝的廝殺。這就是發生在景泰年間的“南宮複辟”。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明英宗在與瓦剌軍的交戰中失敗被俘,被掠到漠北。明廷為了粉粹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企圖挾持英宗以討價還價的幻想,當即宣布由留守北平的禦弟朱祁鈺為“監國”,不久又即皇帝位,取代了英宗。同時,朱祁鈺采納了著名將領於謙的建議,向敵人展開反擊,解除了瓦剌軍的威脅,並使也先被迫撤退。
朱祁鈺登基後,改年號為景泰,尊英宗為太上皇。這位空有崇高頭銜的太上皇,在也先手裏也就變得毫無價值。於是也先便派人傳話給明廷,表示願意送英宗回朝。景泰帝並不願意讓他哥哥回來,以免剛剛坐熱的皇帝寶座又要拱手讓給別人。但是迫於群臣的壓力,景泰帝隻好同意接英宗回來,但有兩個條件,一是不能由德勝(得勝)門入城,二是不能回紫禁城當皇帝。
明英宗回到北京後,被送到他父親宣宗從小使用的南宮。在他見過群臣之後,南宮的大門就被緊緊地關上了,等待英宗的,是漫長的幽禁生活。景泰帝為了預防有人翻牆進去與英宗聯係,下令把南宮院中所有的高樹統統砍掉。據說英宗的飯食每天都是由專人從牆洞裏遞進去的,並不經過大門。由於飯菜很差,英宗吃不慣,他的妻子錢皇後便天天繡花,請人拿出去賣了換點好吃的給英宗解解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當年他當皇帝時也曾大力修繕過南宮,沒想到如今卻變成了自己的囚牢!英宗在南宮一呆就是七年。
景泰八年正月,經過一番周折,武清侯石亨、都督張車兀等終於派人到南宮向英宗通報了一個消息:景泰帝病重,他們準備擁立太上皇複辟。“辟”,就是皇帝的寶座,所以複辟就是回到皇帝的寶座上。在南宮裏過了七年囚禁生活的明英宗聽到這個消息,激動得一夜都睡不著覺。
正月十七日,剛過四更天,關閉了七年的南宮崇質殿的大門被撞開了。石亨、徐有貞等“看清形勢”的大臣一擁而入,跪倒在英宗麵前,同聲高呼:“請陛下登位!”英宗又驚又喜,竟全身發抖不能行走。眾人攙扶著他登上車輦,前後簇擁著朝東華門走去。
到了東華門,守門衛士不讓入內。英宗在輦上高喊:“朕太上皇帝也!”這朕字一出口,衛士不敢拒絕,緊閉的大門徐徐開啟。
步輦踏著黎明前的黑暗,轉過兩道彎,來到奉天門外。入了奉天門,接下來就是奉天殿了。就在此時,這夥人遭到了衛兵的襲擊。英宗眼看金鑾寶殿就近在眼前,心中忽然來了力量,大聲把衛士喝退,迅速闖進了奉天殿。這時的奉天殿還是昏黑一片,金鑾寶座在混亂中也不知道放在什麼地方了。眾人點上蠟燭,將寶座肩扛手推,安放在大殿正中。英宗迫不急待地一屁股坐上去,眾人急忙去鳴鍾鼓召集百官。
正月十七日這天正好趕上早朝。按照慣例文武百官在五更前就排隊等候在午門外廣場。忽然,午門城樓上鍾鼓齊鳴,午門徐徐打開。徐有貞站在宮門前高聲宣布:太上皇已經複辟,大家立即入宮朝賀。
目瞪口呆的大臣們還沒有搞清是怎麼回事,就被徐有貞等人帶到奉天殿丹陛下。在徐有貞的逼迫下,大家一齊跪倒,山呼萬歲。在晨曦中,英宗端坐在金鑾寶座上,俯視著殿外三拜九叩的群臣,心中充滿著說不出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