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歲月滄桑天安門!天運人事盡其中(6)(3 / 3)

在有形無形的折磨中,宮女們有的不堪忍受,隻能一死以求解脫。但是被逼上死路的宮女,卻還要受到處分,連累家人。清朝嘉慶年間的《欽定宮中現行例則》中規定:“凡太監、女子,在宮中用金刃自傷者斬,立決;欲行自縊自盡,經人救活者絞,監候”。在宮內自縊自盡而死的,其親屬要受到處罰,發配到邊疆“給兵丁為妃”。在這麼殘酷的規定下,宮女們連“自戕”這條路也被堵死了。

在明朝,除了偶爾有過一兩次放出老年宮女外,大多數宮女都是在紫禁城內終身服役,直到死亡。到了清朝,規定每年選一批宮女,服役滿10年以後才許出宮婚嫁。但苦苦煎熬的宮女們在耗盡青春之後,得到的報酬卻微乎其微。服役在15年以上的,賞銀30兩;服役在15年以內的,賞銀20兩;服役不滿10年的,隻給銀10兩。這點銀子對於家在江南、湖廣的宮女,連回家的路費也不夠。這就是皇帝給她們的全部報酬!

紫禁城裏盡閹宦,閹宦權熾與受氣

太監,又稱宦官,俗稱“老公”,是封建專製社會的一種畸形產物。從戰國時代開始,宮廷內侍奉皇帝及家族的就有這些失去性功能的奴仆。

曆代宦官人數,以明代為最,號稱有10萬之多,實際上有9萬人。整個紫禁城成了太監的天下。在宮廷裏設有司禮、內宮、禦用、司設、禦馬、神宮、尚膳、尚寶、印綬、直殿、尚衣、都知等十二監。另外還設有惜薪、鍾鼓、寶鈔、混堂等四司,以及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麵、司苑等八局,總稱“二十四衙門”,都是宮廷內專為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機構。這些機構由專役掌印太監提領,實際上是紫禁城內一切事務都由太監管理。後來,太監的權力逐漸擴大,成為明代的一大弊政。

清代把太監的人數減到9000.後來,太監的人數還在逐漸減少。乾隆時期有2866人,嘉慶朝有2638人,光緒時隻有1989人,到宣統退位以後,太監隻剩下800餘人了。慈禧太後專權以後,破壞了太監不許幹預朝政的製度,授太監李蓮英二品頂戴,李蓮英因此而“貴敵王侯,富甲天下”。他公開結交官員幹預朝政,慈禧卻不聞不問。繼李蓮英之後的張蘭德,也就是“小德張”,聲勢之顯赫,連隆裕皇太後也懼他幾分。

紫禁城內的數千太監,除了個別人憑借著他們的手腕,取得統治者的信任,得以作威作福以外,絕大多數都處於被奴役、被壓迫的地位,生活清苦,勞役繁重,特別是思想苦悶至極。正如西漢的司馬遷所言:“禍莫慘於欲利,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行,詬莫大於宮刑。”

紫禁城裏的太監也是一級壓一級,等級森嚴,統治得十分嚴密。上層太監生活享受和皇族幾乎沒有什麼差別。除了在主人麵前獻殷勤、討歡心之外,沒有正經事情可幹;而下層太監們則終日勞苦,還要常常受到汙辱甚至被折磨致死。清朝針對太監的日常行為,製訂了詳細的處分細則條例,並在內務府設慎刑司,專掌宮中太監的刑罰。因為挨打是太監們的家常便飯,所以他們每人都特備兩塊牛皮,當班時捆在大腿上,叫作“護身佛”。

皇帝根本不把太監當人看。康熙皇帝玄燁就在上諭中說“太監最為下賤蟲蟻”。生活在紫禁城內的帝後們,既離不開太監的服侍,每時每刻都和太監發生聯係,又對太監實施殘酷的折磨和壓迫。清朝末年,慈禧就曾以“氣斃”之刑,即用白綿紙蘸水,一層層封住口和鼻,把珍妃宮中三十幾個太監活活處死,造成迫害太監的一大慘案。但這些毫無人格的“蟲蟻”們,又有誰為他們伸冤呢!

長春宮裏龍枕石,隻有叮嚀思聖母

西六宮之一的長春宮,是清代乾隆時孝賢皇後的寢宮。長春宮庭院比其他宮院顯得空闊開敞。舉目向西南望去,雨花閣樓頂的飛龍仿佛直奔庭中。於是宮中就傳說,有一天雨花閣上的飛龍來到長春宮庭前的銅缸裏喝水,喝完之後,就枕著庭中的一個石枕睡起覺來。於是,這個石枕就被叫作“龍枕”,一直放在原地,以待飛龍再來時使用。如今,這個龍枕石仍然在長春宮庭前的銅缸下。

長春宮的出名,與孝賢皇後有關。孝賢皇後,姓富察氏,在雍正五年時嫁給當時身為皇子的乾隆為妻。乾隆登基後,她遂被晉封為皇後。

孝賢皇後美麗賢慧,仁孝恭儉,是一個教養很深的女子,很受乾隆皇帝尊重,二人建立起很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