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何為取民心,何為真豪傑(3 / 3)

“你能有這樣的看法,其實也還可以了。”

朱振無奈的笑了笑,“天下梟雄、豪傑,即便是強如陳友諒,張士誠也不知道生產囤積糧食,一個靠搶劫,一個靠手下人在地方搜刮,你雖然說得不是很準確,但是大抵貼進了,但是卻也隻能是貼進。”

“還請勞士吉賜教。”

茹太素在一旁拱手道。

朱振如何不知道茹太素心裏怎麼想的,不由的歎了一口氣說道:“爭奪天下本質就是爭取民心,那句古話得民心者,得天下一點兒都不假。

讀書人認為他們便是民心,其實這是錯的。

太平年景,老百姓安居樂業,有口飯吃就不折騰,這天下確實是讀書人說了算,但是這亂世,卻不是這樣的。

亂世動蕩,百姓最為被影響,有了糧食,隻能是讓百姓不折騰,但是如何讓他們支持我們呢?

起碼要有衣服穿吧?”

“所以爵爺一直在改良織布機?”

茹太素麵露欽佩之色,“這點兒跟葉兌先生所言差不多。

老天生說男耕女織,乃是天下最大之事。”

“葉兌老先生說話高屋建瓴,但是卻也陷於讀書人的視角,百姓吃飽穿暖也不是就這樣完了。

他們還希望掙點兒銀子,買幾畝地,蓋套好房子,家裏有口鐵鍋,過節能吃上兩個雞子,還希望孩子長大了,能說房俊俏點兒的媳婦。”

茹太素點點頭,陷入思考。

朱振知道,茹太素有過處理政務的經驗,這些對他來說,不是很難理解,隻是很多時候他考慮問題是從讀書人的角度考慮罷了。

而讀書人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想當然。

在朱振看來,茹太素對於百姓的理解還是少的。

便止不住多說了幾句,“最基本的生存滿足之後,人還會追求美,追求心靈。

西方有個哲人,曾經提出了一個叫做馬斯洛需求理論,人在吃飽飯之後,便有更多的需求,精神的,江湖啊,朝堂的,這些都是民心。

爭天下,便是爭民心,可是民心卻是世界上最難統一,最難爭的。

當然,這個比壞的時代,能讓百姓吃飽,就已經很優秀了。

起碼打造二三百年的帝國,還是有希望的。”

“您說的很有道理,在下佩服。”

茹太素慨歎道:“和您和國公相比,張士誠也好,陳友諒也罷,都是連糧食都不知道積攢,而我們這邊兒呢?

國公雖然處於四戰之地,但是卻廣泛屯田,軍山雖小,卻靠商貿大肆的獲取糧食,開礦建廠打造兵刃鎧甲,又掌握著香煙和繃帶等諸多巨利買賣,幾乎全天下的財富都在往我們這裏走,其實從力量對比來看,我們是越來越強,而敵人卻是越來越弱的。

所以我們可以禁得起一次兩次的失敗,可以禁得起敵人一次次的進攻,但是敵人卻不行,國公尚未真正反擊,張士誠便慌慌張張的開始加固平江,就是因為他心裏清楚,他沒有多少本錢了。”

“果然讀書人的腦袋快。”

李進讚歎道:“爵爺,茹太素先生說的對嗎?”

“對,也不對。”

朱振看了看茹太素,兀自笑道:“天下的豪強並不止張士誠、陳友諒,還有北元,還有王保保,還有高麗,甚至東瀛,就拿北元來說,一旦他們被我們趕走,便是另外一種模式,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之間的爭鬥,若是不妥善處理,我們即便是再強大,也是極其麻煩的事情。

當然,即便是趕走之前,隻要北元清醒過來,開始學習我們,建立幾個根據之地,休養生息,耕地種田,我們想要對付,也不容易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